第27章 七夕
- 明月清渠
- 述風清
- 2041字
- 2019-07-08 23:52:25
“先生和師兄妹們都在前面。”陶然抬手和謝容徵介紹:“我出門前先生布下了課題,到現在他們也差不多快寫完了。”
三人走到二巖居士身邊。陶然與常溪對沈叡行禮后,就入座了。
隨后謝容徵也朝沈叡作揖道:“多日未見,先生一切可安好?”
“哼。”沈叡鼻子吭了聲氣,睜開眼沒好氣地說道:“不過是邀你過來看看,還得三催四請,看來以后得老夫親自登門去請你才肯過來?”
“先生言重了,是容徵愧對先生好意。”
“也是,你們年輕人就是嫌棄我這老頭子。”沈叡側過身,收攏衣袖,又用余光偷偷瞄謝容徵。
謝容徵繞到他面前,一本正經地說道:“先生大才,縱觀天下,無人能出其右。若得先生指點,勝讀詩書萬卷。然近日多紛擾不便外出,故卻了先生雅意,是容徵愧對先生盛情。”
這番吹捧的言論,顯然十分受用,沈叡捋了捋胡須:“那是自然。”
“咳咳!”又覺得自己有些忘形了,沈叡端正了坐姿,對下首的學生說道:“時間差不多了,都停筆,課題交予吳殊。”
有了先生先前的告誡,學生們不敢都說話,井然有序地把課題一一疊收好,傳遞給首座的吳殊。
吳殊起身將這一摞課題放進書盒,而后轉身對座上的沈叡道:“先生,課題已經收置妥當。”
“那就開始吧。”
學生們聽到開始,紛紛站了起來,把桌子擺成并排。
見他們收拾得差不多了,沈叡就想站起來。
無奈,他盤坐久了,雙腿發麻不聽使喚,顫了顫實在撐不住,最后只好把腳又縮了回去。
“嗯哼!”沈叡清了嗓子,看了一眼吳殊,吳殊會意,上前扶他。
沈叡被攙扶著走到前面,揮了揮手示意他回去。
眾人知道先生要訓話了,整衣危坐,不再發出響動。
“今日詩會,特請了我那好友的弟子。”沈叡頓了頓,回頭看了眼謝容徵:“想必你們也有所耳聞,現在也見到了,就站在我身側。”
謝容徵見他點到自己,也就走上前去,與座下的學生們互相行了禮,就算見過。
“你就坐那吧。”沈叡指向右手邊的空位,示意她入座。
謝容徵對座位旁的王之衍微笑頷首。
兩人還未來得及說話,沈叡那邊落了座,宣布道:“人俱已到齊,就把酒都擺上吧。”
謝容徵這才注意到每人的位置下都放了一小壇梨花酒,不由發怵。
聽聞擺酒,學生們都拿起桌邊的搪瓷碗滿上。
“上次你說不能飲酒,衍便擅自做主把你的酒換做白水。”王之衍端坐,一手拿著酒壇,將案邊的搪瓷碗倒滿。
謝容徵本對著酒壇子犯難,聽到他這么說,如釋重負,也將水滿上。放置酒壇時,低聲對王之衍道謝:“多謝。”
“慶人間七夕佳令,辦此詩會,吾自酹梨花酒。”沈叡端起瓷碗,一飲而下。
眾人皆端酒飲下,一時間酒香四溢,梨花香醉人心。
只謝容徵喝的清水,她飲完將碗置于一旁。
都說詩酒人生,她看著其他人酣飲,心生艷羨。
飲罷,學生們開始磨墨。
姚愫君也像模像樣地跟著拿起硯臺研磨。她早知今日會有詩會,前幾日偷偷做好一首。
看其他人都動筆了,她卻不急。
心知自己文思不如同門,若是太早寫好,先生一眼就能看清門道。她和以往一樣,叼著筆,斜眼打量其他人。身邊的陶然師兄已經開始動筆,再看其他人也都是成竹在胸的樣子。姚愫君又偏過頭,看向謝容徵。
見她正提筆凝思,神情專注,從沒見過謝容徵這么認真的樣子,姚愫君手撐住頭,看著看著整個人就呆住了。
“咳咳!”沈叡假裝咳嗽,瞪著姚愫君,可惜她早神游九天了。
陶然看了看姚愫君,又看了眼快要掀桌的先生,用筆戳一下她提醒道:“愫君。”
姚愫君還有些恍然,抬頭正對上眼睛冒火的沈叡,嚇得她一激靈,趕緊落筆寫作。
“先生我已做好。”
陶然將筆放下,對沈叡說道。他所作的詩中規中矩,尋常時候都是等先生評點完其他人之后才會拿出來,斷不會出這個風頭。
此時沈叡正死盯著姚愫君不放,陶然若不站出來,第一個評的就會是姚愫君的詩文。
姚愫君詩文字畫、天文算數都是書院墊底,以先生脾性,雖不會像平日里那般責罵,但是一通評判下來,姚愫君與謝容徵也是臉上無光。
思及此,陶然站了出來,將自己的詩呈上。
謝容徵初來書院,自然不知。可在有心人眼中,陶然的舉動就有些意味了。
接過陶然的詩,沈叡不過看了一眼,就把詩放下。
“這么久了,你仍是沒長進。”
果然,沈叡毫不留情地批判陶然。
“然讓先生失望了。”
從未被先生如此指責,陶然面上羞赧,局促地退下。
“你這是何必。”吳殊淡淡地看了他一眼,搖晃手中的瓷碗,又飲了一口酒。
陶然將詩擱在案下,不再說話。
先生素來看重陶然,連他都挨了罵,其余人更不敢貿然上交,低頭反復刪改。
唯有吳殊將手中的梨花飲盡,筆落詩成:“我好了。”
說完呈了上起。
沈叡本面色不善,見了他所作的詩,臉上才和緩了許多。
“不錯。”他捋了捋胡須,又看了一遍:“等會兒再拿下去傳看。”
見沈叡心情好了不少,眾人也都走了上去。
只是看完一圈,沈叡難免有些失望。
特在七月初七辦詩會,就為了在謝容徵面前展現一番學生的詩才。只不過,這些和他們往常所作的大同小異,并無出彩之處,唯一能拿得出手稱道的也就吳殊的一篇。
等他們交完,謝容徵站起身,也遞上她的。
沈叡直了直身子,接了過來,看了一遍后,不由念道: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