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3章 西表軍器局

  • 夢回覆清
  • 進士及第占用
  • 1596字
  • 2019-07-10 15:30:00

軍器局的修造又持續了兩天,主體架構終于完成,占地面積約1.5畝(1000平方米),大概有兩個多籃球場那么大,由于島嶼面積過小且全島人數加起來不到1000人,就沒有造的面積過大,目前軍器局的場地已經被我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用來儲存原材料,另一部分則用來加工生產槍械,等到建好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問題,這里沒有鐵匠……

靠!這就很尷尬了,來到這里兩天竟沒一個人想的起沒有鐵匠沒法澆筑槍械,沒辦法了,只能從臺灣或大陸招聘了,于是我吩咐楊明章帶著手下的人去招聘鐵匠以及能把軍械所運營起來的人,他們走了我們也不能閑著啊,我決定和他們探討下槍械的改造。

“我前幾日于夢中聽聞清廷戴梓發明了一種名叫“連珠火銃”的武器,也叫二十八連珠火銃。銃背是彈匣,可貯存28發火藥鉛丸。銃機有兩個,相互銜接,扣動一機,彈藥自落于筒中,同時解脫另一機而擊發。它的形狀很像琵琶,能夠連續射擊28發子彈,你們可知此人此事?”想到戴梓我突然想起他好像還活著,好像是被發配到遼東?便交給楊明章他們又一個任務,去遼東尋找戴梓,哪怕綁也得給我綁回來!

底下的人面面相覷“我等未曾聽聞!”

也是,這是信息不發達的古代,他們怎么會知道?純屬多此一舉。我決定換一個話題。

“那你們有誰知道火銃發射的原理???”

“什么是原理?”底下人不明白我的意思。

“就是原本的道理,火銃為什么能發射?你們有誰知道嗎?”

“小老知道!”底下一個大約五六十歲干瘦的老者答道。

“哦?那你說說是何原理?”

“就是利用槍管封閉火藥爆燃產生的高溫高壓之氣流向前方噴發,推動彈丸向前。”

“不錯,不錯,就是這樣,你理解的很透徹,那你知道現在火銃有什么弊端嗎?”竟然有人懂,我十分驚訝,不過轉念一想,古代人也不是傻子,人家畢竟也是個火器匠人呢,這個在不知道白干了。

“嗯……精度差,由于制造工藝的問題,彈丸不能與槍管完全嵌合。還有就是裝填速度慢?!?

“哪有何優點呢?”

“之前火銃因為使用火繩點火,有很多缺點,受環境影響極大,只要風雨天氣就會導致不能發射;有時還會出現沒有瞄準好就過早誤放的情況,現在的則是扣板機龍頭下壓,因彈簧的作用與火石磨擦發火。這樣,不但克服了風雨對射擊造成的困難,而且不須用手按龍頭,使瞄準較為準確,隨時都可發射。燧發槍配有火石自動打火裝置,不怕風雨并不須事先火繩點火,發射速度與精確度大為提升。”

“嗯,不錯不錯??!你叫什么名字?”我沒想到這個老者竟然將問題看到這么透徹,而且回答起來條理清晰,我本來還想秀一把優越呢。

“小老名叫孫開光?!?

“你之前是做何營生的?”

“小老之前為為鄭家打造過火器,后來清廷來了,限制火器,小老就成了佃戶了,前幾日聽聞少爺招募火器匠人,小老覺得有用武之地了所以才隨少爺到了琉球。”

“哦!”我點了點頭“你看的果然透徹!”

“少爺過譽了!”

“我這幾日也端詳了許久這些火銃,我提出一下建議諸位看下是否可行?”我不想再問他們了,我還是直接說比較好。

“少爺請問!”

“三個問題,第一,我們目前火銃是前裝彈丸,如果改為后裝是不是會好一些?第二,如果在槍管內刻一圈螺旋狀的線,讓彈丸經過槍管螺旋發射出去會不會力度更大些?第三,如果在在火銃前端加裝一把可拆卸的刺刀,端槍可刺,卸下可砍,你們以為如何?”

底下人聽完,交頭接耳了一會,依然是那個老者,說話了:“少爺,我們覺得此事可行就是難度太大了,火銃一直是前面裝填,從未試過后方,其二,在銃管內刻畫線條工期也會加長,而且難度也極高,再次如果要在槍管加裝刺刀的話,刺不如長矛,砍不如大刀,這樣不是多此一舉嗎?”

你個杠精!剛夸完你。

“沒有試過就要勇敢去嘗試,科技就是在一次次的實驗中進步的,我沒有別的什么,但是你們需要的我會盡全力支持你們!不要怕失敗,也不要怕開始和面對新事物,只有你們能想到的就勇敢去嘗試還有火藥,彈丸,你們去嘗試怎么搭配,怎么制造現在就開始吧!你們誰的貢獻最高,我任命他為軍器局掌事!”

“那小老們先退下了!”

“去吧去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鄢陵县| 休宁县| 漳州市| 潢川县| 庆云县| 阿克苏市| 三河市| 泗水县| 土默特右旗| 玉屏| 宁乡县| 江津市| 收藏| 西华县| 合山市| 楚雄市| 沙田区| 准格尔旗| 福安市| 项城市| 阳春市| 晴隆县| 灵山县| 合川市| 东莞市| 建始县| 时尚| 民勤县| 囊谦县| 九寨沟县| 蕉岭县| 黄山市| 抚宁县| 怀柔区| 永福县| 蚌埠市| 仪征市| 永和县| 盐源县| 松阳县|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