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0章 茶葉蛋

  • 我是大圣師
  • 午后方晴
  • 3659字
  • 2019-07-23 19:33:01

孫嶺村來了不少人,劉昌郝這邊也有不少人,不但各個客戶勞力來了,梁小乙他們也過來看熱鬧,或幫忙。梁小乙說:“我去村里叫人。”

孫耆長臉上出現遲疑的表情。

劉昌郝未回來之前,劉梁村見到孫嶺村的人都開始害怕了。然而現在卻有點兒不大好說,農村人打架,一比人多,二比心齊。僅是劉家便有了二十多個大板漢,在劉昌郝鼓動下,劉梁村人會有什么動態?盡管劉梁村還是心不齊,許多人家與劉家有矛盾,然而面對孫嶺村,以及這道讓整個劉梁村都蒙羞的河壩,恐怕劉四根與梁永正都會幫助劉昌郝PK。

“劉家小郎,你是你家獨子,莫要被打死,讓你家絕種絕根,念你家薄有善名,我饒過爾一遭。”孫耆長說著,帶著大伙回去。

圍觀的劉梁村人不由發出一陣歡呼。

孫耆長說的很惡毒,終是退讓一步,兩個村子爭了幾十年,一直是劉梁村占下風,能讓他退讓,是很不容易的。

劉昌郝皺了皺眉頭。

孫耆長能做耆長,能做大保正,是一個不簡單的人物。

不過這個村子,包括孫耆長本人,太過霸道,讓劉昌郝很不喜歡。

秦瓦匠說:“語毒,可打。”

劉昌郝擺擺手,打什么打。別看自家有十來家客戶,與孫嶺村打架對于劉梁村來說,是政治正確,但真到打的時候,心還未必齊,勝負依然是五五之數。馬上要過年了,萬一有幾人打成重傷,那樣好嗎?孫耆長不敢打,劉昌郝更不敢打。當然,孫耆長真敢動手,那只好開打。

晚上,劉昌郝拿出百來斤魚,幾個叔伯,梁三元,薛勇他們十幾家,一家分上幾斤。

第二天,劉昌郝還準備帶著大伙去捕一些魚上來,結果河面上有許多人,有樣學樣,這個不難,但魚不多,人又多,都不會有好收獲,劉昌郝便停了。卻沒有料到,下午劉梁村居然有人將主意打到他家蓄水塘上,劉昌郝過去,一把抄走他們的漁網,說:“你們以后若再來我家塘捕漁,我打斷你們的腿。”

這口塘有魚,但不會太多,在劉昌郝計劃里,也打算將這口塘漸漸填平,不過未來山塘會正式的養魚,有鴨有魚有水草,塘才會“活過來”,但動不動地有人帶著釣竿、漁網來捕魚,還不念著自家的好,那得多糟心。

劉昌郝一賭狠,幾人立即逃走。劉昌郝想了想,將莊木匠叫來,讓他在木橋這邊做一扇柴門。有門與無門是兩樣的,白天還會將門打開,供大家擔吃的水,澆灌的水,不過不擔水了,你進來干嗎?

回到家,開始寫桃符。就是春聯,但不是寫在紅紙上的,而是寫在桃板上。

不但替自家寫,也替其他人家寫,大伙一起夸好字。

練了幾個月的字,再也不是以前那種的字。離好字還差得很遠,準確地說,應當介于前身與竇建儀之間,比前身略強一點,比竇建儀還差了不小的距離,但放在劉梁村,乃是一流的書法。

然后買豆腐,不須去烏頭渡買,蓋村便有一家做豆腐的。

各個客戶剛回來時,加上請了許多人做工,家里沒有蔬菜,只好買蔬菜,也買豆制品,買的數量還非常多。

看到劉昌郝來了,其家主人立即要給劉昌郝沏茶。

劉昌郝拒絕,帶著豆腐回家,將豆腐放在水里養著,北方現在多是鹽鹵點豆腐,有的老豆腐能直接放在秤鉤上稱著賣,但必須放在水里,才能保存更長時間。

除夕眨眼便到了,一大早,劉昌郝開始做年糕。劉梁村也有人家做,講究一點的加上蜜、棗子、板栗,以及面粉。劉昌郝也加了蜜、棗、栗,但不是加面粉,而是加了黍米粉,黍米就是黃米,能讓年糕顏色更加金黃,甜味更足。這個無所謂,各有各的做法,還有人加入普通的米粉呢。

劉昌郝又加了一些切得很細的咸肉絲,不題營養的什么,咸肉可是一個好東西,無論炒菜、紅燒、做湯,放一些咸肉絲,菜肴馬上就會變得更香。上鍋蒸的時候,劉昌郝又在外面拍了一層芝麻,撒上切細的紅蘿卜皮與蔥花,澆上一點蜂蜜。

苗苗看著美侖美奐的年糕,用手鉤著嘴角,不由地說:“哇,哇,哇。”

論做菜的手藝,劉梁村也罕有人趕得上劉昌郝,無他,物質生活皆不豐富,即便劉四根家也不敢餐餐大魚大肉。但這身做菜的手藝,也就是那兩年生生逼出來的。

劉昌郝刮了一下她的鼻子:“等會蒸好吃。”

蒸好了,先讓謝氏與苗苗吃,等苗苗吃完,用碟子裝著一些年糕,讓她分別送到隔壁秦瓦匠、張德奎、蓋氏與薛勇家。這幾家也在做年糕,但味道不一樣了。

劉昌郝自己也在吃,權當是吃早飯,隨后煮煮雞蛋。煮好后用井水浸,帶著苗苗剝雞蛋。經過熱脹冷縮之后,雞蛋剝起來容易,兩百多只雞蛋剝了一半時,謝四娘將飯碟收拾好過來問:“兒,為何剝許多雞子?”

“阿娘,不多,明天或將其吃完。”

大變后兒子變得古古怪的,問,便說從書上學來的。謝四娘也搞不懂,反而是變好了,便由著劉昌郝,吃的方面她更不管。

劉昌郝拿來一個大的耳鍋,將剝好的雞蛋放進去,加水,加鹽,又將茶餅、香料用紗布扎起來放進鍋里一道煮。這才是正確的茶葉蛋做法,后來車站碼頭邊的茶葉蛋,為了讓客人感覺衛生便連殼一起煮,那做法是不正確的,無論怎么將殼敲碎了,不剝殼如何能徹底入味。甚至圖省錢,直接加醬油、醬色替代茶葉與香料,更加不好吃。

茶葉蛋起于何時,劉昌郝不得而知,但清朝美食家袁枚《隨園食單》里有過一段記載:雞蛋百個,用鹽一兩,粗茶葉煮,兩枝線香為度。如蛋五十個,只用五錢鹽,照數加減,可做點心。

兩枝線香代表著兩個時辰,少于這個時間,茶汁與香料不能很好地入味,可以稍長一點,但太長了也不大好。

開始還好,煮著煮著香味擴散開,張德奎跑了過來,問:“少東家,做了何好吃的?”

“茶葉蛋,還未入味,明早請你來吃。”

劉昌郝在劉梁村傳播了不少后來的美食,如豆腐。

古代有一種讓人往往忽視的經濟,劉昌郝稱它為賣貨郎經濟。不止是賣貨郎與賣日用百貨,有賣豬肉的,有賣豆腐的,有賣果子的,有賣鹵菜的,還有補鍋補鞋修傘的,劉梁村在方圓算一個大村子,甚至會有藝人來到此處討生活。劉梁村本來也有一家賣貨郎,然而……

蔬菜必須讓韋小二或武兆麟去各家各戶買,肉與豆腐未必去烏頭渡買,多是挑上門。

豆制品買的多,老豆腐,紅燒油煎生伴皆可,不過劉昌郝發明了一種做法,他向薛勇家討來陳年臭咸菜水,放在瓷盆里,再放進豆腐,倒上麻油,隨著飯一起蒸。第一次做的時候端上來,差一點將苗苗臭跑掉。然而吃著吃著,各戶人家都喜歡上了這種做法,漸漸地又傳向了劉梁村。

大年初一,劉昌郝換好桃符,挨家挨戶拜年。

他在拜別人的年,別人也在拜他家的年。

一圈跑下來,看到一屋子的孩子。

茶葉蛋不入味也就那樣,一旦入味,卻是一道美食。劉昌郝做的年糕味道也不錯,還有許多美味的果子。

昨晚劉昌郝還準備了一些食物,除正餐的幾樣“大菜”,也準備了小菜,五辛盤不用說了,隨后咸肉切成絲,下油鍋煸黃撈上來,再將腌芥菜、腌大棵青切碎,用爆油翻炒,倒入炒好的咸肉絲,翻兩滾盛上大盆子。這兩種小菜有一門好處,不用乘熱吃,有客人來了,盛上一碟即可。

還有湯圓,先將芝麻炒熟,用小磨磨成粉,沒有蔗糖但有其他的糖,將飴糖稀釋還原成糖稀,再加一些蜂蜜進去,放入芝麻糊,用它們做湯圓餡。當然,劉昌郝會做的也只是一些家常菜與常見的小吃,若是將一盒鮑魚放在他面前讓他做,劉昌郝同樣地會懵逼。

但對于劉梁村與幾家佃戶,已經好吃快到爆炸的地步。

一大群孩子來拜年,有這么多好吃的,便賴著不走。

二妹一邊吃一邊揉著肚子,劉昌郝好笑地說:“其或是雞子,或是糯米食,不易消化,不能吃多了。”

二妹不理他,繼續吃著茶葉蛋。劉昌郝又說:“替我燒鍋。”

二妹指了指她的新衣服,并不能算是新,是劉昌郝最后一批鞭炮去京城時,替她買的二手裘衣,但也不算舊,八九成新。

“不能脫掉嗎。”

“我不脫。”

劉昌郝忽然想起來,以前劉父在的時候,替二妹置辦了一些過冬衣服,女孩子長得快,劉父去世,劉家情況急轉直下,謝四娘只好將自己穿過的毛褐改小讓二妹穿。

去年冬天二妹上工穿的就是謝四娘改的毛褐,已經顯小,但不是賣慘,都是這樣。二妹還算是好的,許多人家過冬的衣服更慘。

二妹漂亮的衣服里面肯定破破爛爛的舊衣服,到了愛臭美的年齡,不好意思脫。

劉昌郝不點破,說:“你繼續吃吧,少吃點。”

他腦海里卻在想,讓他現在去科舉,一萬個人中了都輪不到他中,然而在過冬御寒上,他還是能想出一些主意的。

第二天劉昌郝準備帶著苗苗去拜舅舅家的年。

四嬸突然過來說:“昌郝,你帶二妹去拜年。”

劉昌郝不解地看著四嬸。

古代過繼也很正常,但必須理清楚兩家的關系,正確的打開方式就像二妹一樣。吃在四叔家,住也在四叔家,替四叔家干活,掙的錢上交給四叔,那怕上墳,必須上四叔家那邊的墳,劉昌郝家這邊的墳可以上也可以不上。以后上門求親,媒人乃是去四叔家求親,而不是來劉昌郝家向謝氏求親。二妹兩邊走動可以,謝氏雖是親生娘,只能當成親戚,四叔四嬸才是真正的爹娘。

統治者對過繼的風俗往往也是持著支持的態度,原因簡單,有人子女多養不起,有人無生育能力,兩者調和,便會使許多孩子少有所哺,使許多孤寡老人老有所養。

理清楚這種關系,才能弄明白宋英宗搞的濮儀之爭,為何遭到那么多大臣的反對。

按照禮法的傳統,宋仁宗才是你合法的父親,況且他還給了你一個皇位。你身為皇帝,得做天下人的表率,誰知你不感恩,還破壞禮法,一起學習你,別人家以后還敢不敢收養人家的子女?

同理,劉昌郝的舅舅已經不是二妹的舅舅,二妹拜舅舅年,得拜四嬸的兄弟,而非是謝四娘的兩個哥哥。

四嬸這么做是不對的。

謝四娘在邊上說:“昌郝,你帶二妹去拜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阳市| 霍邱县| 修水县| 措勤县| 凤翔县| 彭州市| 灵山县| 赤水市| 镇平县| 交口县| 专栏| 伊吾县| 夹江县| 如皋市| 伊宁县| 金溪县| 永靖县| 烟台市| 凤山市| 福建省| 山阳县| 梨树县| 浏阳市| 马尔康县| 绍兴市| 双牌县| 平乡县| 鹿邑县| 阿瓦提县| 庆安县| 通山县| 永德县| 内丘县| 丹东市| 顺昌县| 屯昌县| 福贡县| 永昌县| 聂荣县| 永仁县| 乌拉特中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