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看就懂:膠印領機實戰(zhàn)手冊
- 莫國新
- 6808字
- 2020-04-22 16:48:19
1.3 印刷裝置
印刷裝置主要包括三個印刷滾筒和氣動離合壓機構。操作該裝置的要領就是講究膠印中傳統(tǒng)的“三平”和清潔,講究滾筒包襯的標準化和理想印刷壓力,如果能夠持之以恒地做到這幾點即可。
1.3.1 印版滾筒背膠的粘貼
過去的印版滾筒包襯大都用紙,在水、墨對印版的不斷侵蝕下,襯紙經(jīng)常是又臟又濕,使得印版滾筒的邊緣總是銹跡斑斑,腐蝕嚴重,滾筒包襯當然就無法平整,成為影響印品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印版粘貼背膠的方法很快贏得大家的普遍認可,盡管其價格在200元/張以上,但仍被迅速推廣開來。可是,也有許多操作者不懂得粘貼方法,常把印版背膠粘貼得歪斜、起皺、不平整、脫膠等,造成了不應有的損失。實際上,粘貼印版背膠的關鍵是要認真仔細,方法得當,只需麻煩一次,就可長期受益(3~6個月),使用效果是非常好的,具體做法如下。
(1)首先要選擇好厚度、大小都和本機臺相符的印版背膠(海德堡102機的背膠厚度是0.35mm,小森LS40、L440機的背膠厚度是0.20mm)。
(2)要把印版滾筒表面清洗得十分干凈,不能有水、油、灰塵等殘留物,如圖1-12所示。

圖1-12 印版滾筒表面的清潔
(3)把機器中間的踏板鋪好紙張,兩個人各站一邊,把印版背膠的塑膠封口略撕開一點點,照著印版滾筒的拖梢末端1mm處貼上,注意左右位置居中并平行。
(4)預先加大靠版墨輥對印版滾筒的壓力,合上干凈的靠版墨輥,反點機器,并順手撕扯下印版背膠里面的塑封。這個動作必須一氣呵成,絕對不能停頓。否則就會有氣泡、折痕等問題產(chǎn)生。
(5)點動機器,仔細查看印版背膠的粘貼情況,如有個別小氣泡,可用針尖刺破,再用刀片修平。此外,還要把其上、下端的邊緣用刀片修平,不能留有硬口。
(6)粘貼后幾個色組的印版背膠時,一定要統(tǒng)一貼準位置,以保證各色組在印刷套印時,圖文位置都能出齊一致,不缺角斷劃。
(7)印版背膠的有效使用期限一般為3~6個月,到期應予更換,以始終有效保護印版滾筒不受侵蝕。
1.3.2 印版版夾
印版的版夾看似簡單,其實很復雜,下面舉例說明如何正確地運用印版版夾來很好地把各色組印版套準。
案例
曾有一臺小森四色機的四色版套印一直有這樣的問題:無論印刷什么紙張,產(chǎn)品的來去方向(軸向)可以打準,但大小方向(周向)總是不太準,經(jīng)多次檢查印版滾筒或橡皮滾筒的包襯,卻都是一致的,面對這個問題,能不能有意改變某一印版滾筒的包襯呢?由于我沒有開過小森機器,對帶有半自動裝版功能的機器也不熟悉,不能立馬回答。于是我就帶著這個問題,仔細觀察了他們裝版、校版的全過程,查看了印刷下來的產(chǎn)品,情況也確實如此。簡單分析了一下后,我想把最后一組的印版圖文拉長一點,以實現(xiàn)套準,就準備拿扳手手工拉版。但他們又告訴我說:這個機器的版夾是靠偏心自動繃緊的,無須拉版,版夾上下的8顆螺絲我們從來都不拉,除非印版有點歪了,才拉一點。我一聽,就頗感意外,若真如他所說,這版夾上的8顆螺絲還有什么用呢?于是,我仍舊上去把這8顆螺絲拉緊,然后再重新開印,發(fā)現(xiàn)套印情況一下子好了很多,接著,我又利用該機器拖梢版夾分為三段的優(yōu)勢,分別把頂版螺絲稍微頂了一點,圖文套印就更加準確了。由此可見,不管多么簡單的東西,一定要真正地了解和掌握各個零部件的作用,才能夠正確使用。
有臺機器需對印版版夾做保養(yǎng)工作,我就順便拍了一張照片,如圖1-13所示。

圖1-13 海德堡半自動快速版夾
這是從海德堡速霸CD102四色機拆下的一副快速半自動印版版夾,主要由上、下版夾,偏心軸,調節(jié)螺釘?shù)冉M成,從這副版夾的受損情況來看,主要是臟和銹。由于印版和水輥的接觸,潤版液也就會經(jīng)常滲入版夾,使之不斷銹蝕,這是造成版夾損壞的主要原因。操作者要注意防范,經(jīng)常用煤油清洗版夾,并加幾滴潤滑油為好。這樣,一來可以防銹,二則會使版夾保持潔凈靈活,如圖1-14所示。

圖1-14 對版夾噴除銹劑
印版版夾使用一定年限后,肯定會有一定程度的磨損,使用時會出現(xiàn)夾不緊印版的情況。對此種情況可采取以下步驟進行調節(jié)。
(1)松開夾版,用3φ的內(nèi)六角扳手松開拉版螺絲端面上的八只止推螺絲。
(2)用平口起子調緊螺釘,并在版夾上試安裝一小塊PS版條夾緊,直至能軋出明顯的條痕,然后再把止推螺絲用3φ的內(nèi)六角扳手擰緊即可。
(3)如果是夾版蓋受敲擊變形,或是夾版齒磨損,則應由機修人員維修。
1.3.3 拉版
對于操作者來說,拉版看似非常簡單,大家每天都經(jīng)常重復操作。但拉版要講究兩點方法,一要“全松再拉”,二要“松多拉少”。因為PS版是金屬鋁基版,四個邊角緊緊包裹在滾筒上,要想拉動一個角,就必須松開其他三個角,否則即使用再多的力氣,也很難拉動,結果肯定是把版子拉裂、扭曲變形。一般來說,只要操作得當,都能把印版基本校準。如果遇到要求特別高的產(chǎn)品,就需要更加精益求精,需要更豐富的經(jīng)驗和技巧,才能把印版進一步套準。關于拉版方面的技巧大家不妨嘗試以下幾種方法。
(1)當印品的叼口或拖梢部分的圖文,其左右出現(xiàn)套印不準時,可以用版夾的頂版螺絲進行頂版,使圖文套準。
(2)印品的叼口或拖梢的部分圖文上下套印不準時,可以個別放松或拉緊該圖文部分的拉版螺釘,使印版的局部略有回彈收縮或被強力拉伸,使圖文套準。
(3)如果上述兩種辦法的效果不明顯時,還可以反向操作與之最緊密相關的其他色組的印版版夾,以達到圖文套準的要求。比如,某印品中青、品紅版不準,而其中的青版已無法拉動時,就可以反向調節(jié)品紅版,略微放松點即可。機器或紙張實在太差、太不標準的除外。
(4)萬一印版拖梢的局部被拉斷,或中途開裂,只要印數(shù)不多,可以臨時用透明膠帶把裂口連著印版夾粘貼起來,五千張之內(nèi)不用換版。但要注意查看,如感覺不行,可再貼一次。
1.3.4 借印版滾筒
借印版滾筒主要是由于產(chǎn)品的圖文位置太高或太低時,就需要用套筒扳手松開緊固螺母,使印版滾筒筒體和齒輪脫開,通過旋轉印版滾筒筒體,觀察刻度盤來借高或借低,然后再鎖緊螺母即可。海德堡機器的印版滾筒可以自由借一圈,即360°范圍都可任意調節(jié)。
盡管所有的機器都可以借印版滾筒,但這是對印前制版叼口距離設計不當?shù)囊环N補救措施。我們每借一次印版滾筒,需至少浪費20分鐘,如果每天都頻繁地這樣操作,就有可能鎖不緊印版滾筒,影響套印精度。長此以往,會影響機器的安全和效率,特別是對帶有自動、半自動裝版先進功能的機器來講,影響就更嚴重。因此,此類問題必須在印前制版階段主動地改正,不能總是交由機臺操作人員被動地調整解決。
1.3.5 周、軸向拉版機構
印版安裝結束后,接下來就要把印版校準。不管是自動裝版,還是手工裝版的機器,一般情況下,只要通過電腦遙控各機組的打版電機,就可以把印版校準。如遇到印版歪斜,還可以通過斜拉版電機拉動印版滾筒偏心套,進行微量調整。周、軸向拉版機構的調節(jié)范圍是±2mm,斜拉版機構的調節(jié)范圍一般是±0.15 mm,這么大的調節(jié)范圍,給我們的產(chǎn)品套印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這項工作從表面看似輕松、瀟灑,但其中一些細節(jié)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
(1)拉版電機只在機器轉動時才能工作。工作過程中,千萬不能急停機器,以免拉版電機因經(jīng)常急停而使內(nèi)部零件受損。
(2)海德堡機器的借滾筒螺母旁有個黃色油嘴(圖1-15),容易讓人忽視。這個油嘴位置比較隱蔽,經(jīng)常不加油,使拉版電機嚴重缺油,里面的調節(jié)絲桿齒輪、推力座、推力軸承等活動受阻。我們就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印版滾筒有過輕微的軸向竄動,后經(jīng)向該油嘴注油后,該故障立即消失。所幸這次缺油沒有造成更大的故障,經(jīng)過加油后能及時恢復。

圖1-15 印版滾筒上的黃色油嘴
(3)關于斜拉版機構對角線調節(jié)的應用,的確對印版的套印準確大有幫助,但操作者絕不能完全依賴于此。因為斜拉版機構調節(jié)的是印版滾筒軸承的偏心套,使其一端實現(xiàn)微量的上下拉動。當套印略有不準時,通過該機構是可以把產(chǎn)品的中間十字線套準,但產(chǎn)品的四周角線仍然不會準。對于要求較高的產(chǎn)品,仍然要手工拉版,把印版圖文套準。
1.3.6 橡皮滾筒
橡皮滾筒就是在滾筒外圓表面上,包襯一層較厚的、富有彈性的橡皮布,用以轉印從印版上獲得的圖文印跡。橡皮布滾筒的作用:
(1)轉移油墨;
(2)彌補機器的綜合誤差;
(3)緩沖吸振。
由于正常運轉期間,滾筒表面受很多力的作用,而且力的大小是不斷變化的,也就是說橡皮滾筒始終處于復雜的振動狀態(tài),即橡皮滾筒表面每一接觸的地方,包襯的壓力不能始終如一,這樣把機器振動和機器的加工及安裝誤差造成的壓力變化變成橡皮布的彈性能。接觸時,產(chǎn)生彈性能;脫離接觸時,彈性能就釋放;再一次接觸時,又產(chǎn)生新的彈性能,脫離接觸時又一次釋放。這個過程反復不斷地進行,把機器的沖擊和振動所造成的危害控制到最小。所以,橡皮布滾筒除了轉移油墨之外,還有彌補機器的綜合誤差和緩沖吸振的作用。
現(xiàn)在的多色機一般都采用中性或硬性包襯,在操作中要注意這么幾個方面。
(1)橡皮布的安裝要規(guī)范。首先,橡皮布夾版要嵌進卡簧和保險栓中;其次,要用專用的安裝橡皮布插棍插入夾版的兩個圓孔中檢查,看橡皮布夾版有沒有跟著蝸輪蝸桿的轉動而卷緊,如圖1-16所示。有的操作者粗心大意,沒有把橡皮布夾板完全安裝到位,或者一邊到位,一邊不到位,待使用一段時間后,因為橡皮布不斷蠕變而拉長,夾板突然脫落,觸動了機器的保險杠導致緊急停機。萬一保險杠失靈,肯定會直接軋壞滾筒,后果不堪設想。

圖1-16 橡皮布夾版的檢查
(2)橡皮布包襯厚度的測量要正確、一致,是計算印刷壓力大小的關鍵。由于橡皮布被繃緊后,橡膠層減薄,厚度會降低。我們在計算橡皮滾筒的總包襯量時,一定要把這個因素考慮進去。根據(jù)經(jīng)驗,一般新氣墊橡皮布經(jīng)過安裝繃緊后的厚度會降低5絲(0.5mm)。如果采用一張厚度為195絲(19.5mm)的橡皮布,則只能按190絲(19mm)來計算包襯量。壓縮量計算上的小量誤差會導致印刷壓力的較大改變,不當?shù)挠∷毫乐氐赜绊懙接湍恼_轉移。
(3)橡皮滾筒包襯紙的密度要符合要求,可以選專用包襯紙、銅版紙,卻不能選白板紙、膠版紙。因為后兩種紙的紙質比較松軟,產(chǎn)生的印刷壓力不足,影響產(chǎn)品質量。曾經(jīng)有一位機長,貪圖方便,隨手用兩張白板紙墊在橡皮布里,印完一單較為簡單的產(chǎn)品后下班了,接班的機長在印刷一個樣本時,發(fā)現(xiàn)圖案不夠實在,就加大壓力,還是沒用。只得再檢查墨輥、印版、橡皮布等,當把橡皮布拆卸后,才明白是怎么回事。經(jīng)這么一折騰,白白浪費了好幾個小時。
(4)注意橡皮滾筒的清潔防銹工作。橡皮布的兩邊緣經(jīng)常受到版滾筒傳遞和清洗時帶來的水分侵蝕,使里面的包襯紙張吸水腐爛,滾筒生銹。有的機臺換橡皮布時,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包襯紙爛在滾筒上,操作工只好吃力地用墨刀把紙鏟下來。這樣做,既費時費力,又破壞滾筒的精度。建議大家每次更換包襯紙時,隨手在滾筒兩邊抹一點機油即可。
(5)新、舊橡皮布安裝時,都不能拼命地繃得太緊。否則,會破壞橡皮布的彈性和使用壽命,把一個彈性體滾筒變成剛性體,使橡皮滾筒起不到應有的吸振作用,容易產(chǎn)生墨杠,不利于保持產(chǎn)品質量。在此建議有條件的企業(yè),為機臺購一把扭力扳手,杜絕橡皮布被人為繃得過緊造成的故障。
專題討論
關于如何確定橡皮布包襯紙的尺寸
記得很久以前,我曾看過一本書,里面就有關于橡皮布包襯紙尺寸大小的介紹,建議操作者不管印什么尺寸的產(chǎn)品,都應把橡皮布的包襯紙裁大,把橡皮滾筒包滿,以防止機器在合壓過程中突然卸壓產(chǎn)生周期性的跳動,給印品帶來條杠。
當時我非常贊同這種觀點,并按照這樣的要求去做,但也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一些弊端:
①橡皮布的兩邊和拖梢易堆紙毛、紙粉;
②橡皮布上沒有圖文的區(qū)域,總會有殘余油墨,并且會傳遞到壓印滾筒上,形成污垢,難以清洗;
③容易有飛墨點,影響產(chǎn)品質量;
④當橡皮布被軋時,由于包襯紙?zhí)螅驮龃罅吮卉垑膱髲U的可能性。
為了消除以上的弊端,我們就根據(jù)印刷的實際情況做了修改。凡是產(chǎn)品數(shù)量在十萬份以上的,就要根據(jù)其白紙的尺寸重新裁切橡皮布的包襯紙。和承印的白紙相比,包襯紙尺寸宜小不宜大,只要定位準確,能夠把產(chǎn)品的四周規(guī)格線印出來就行。
盡管這項工作開頭比較麻煩,需花費半小時左右,但磨刀不誤砍柴工,一旦印刷起來,就可以收獲許多實實在在的好處:
①減少橡皮布周邊被壞紙軋壞的風險性;
②減少若干次清洗橡皮布和壓印滾筒;
③橡皮布周邊沒有殘余油墨,就不可能有飛墨現(xiàn)象,也不可能黏附因刀架裁切帶來的紙毛、紙屑,產(chǎn)品質量更有保障;
④保持機器更加清潔,提高整體工作效率。
其實,從理論方面來講,現(xiàn)代膠印機的印版滾筒和橡皮滾筒合壓時都采用走肩鐵的方式,完全可以消除或減輕橡皮布包襯紙未包滿引起的滾筒振動和不平衡,不會因此給產(chǎn)品質量帶來不良影響。
1.3.7 壓印滾筒
從印刷工藝來講,保持壓印滾筒的清潔是十分重要的。根據(jù)每一臺機器的日保養(yǎng)要求,每天下班前,都必須對壓印滾筒清洗一遍。但由于印刷行業(yè)競爭性強,利潤微薄,普遍地實行兩班制,讓操作工確實感到很辛苦,再加之生產(chǎn)任務比較繁重、管理松懈等原因,以至于大家既沒時間也沒有精力堅持每天做這項工作,常常隔兩天清洗一次。但還有的人,純粹是偷懶耍滑,怕臟怕苦,經(jīng)常不清洗壓印滾筒,以至于壓印滾筒上的污垢堆積得老厚,一旦到了迫不得已的時候,就胡亂地找來墨刀、刀片等工具,對著壓印滾筒一頓亂鏟。豈不知照這樣鏟下去,會把其表面的鍍鉻層破壞,留下許多傷痕。如果我們的機長都習慣于這樣嚴重不負責任地工作,肯定會對機器設備、產(chǎn)品質量、企業(yè)財產(chǎn)造成多層危害,真的是罪莫大焉!
此外,我也感覺到一些人有這么一個錯誤的做法:即只要在印刷范圍之內(nèi)的滾筒就清洗干凈,周邊印不到的部分就不礙事,不用清洗,以至于壓印滾筒的拖梢部分污垢堆得很臟很厚。乍一看,這好像有道理,殊不知這同樣有很大的危害。有一次,我們在印刷一滿版實地產(chǎn)品時,發(fā)現(xiàn)中間始終有一道墨杠,由于該產(chǎn)品沒有用水輥,只需要檢查墨輥的故障,可查了半天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問題,再查橡皮布及其包襯也很好。當時我很納悶,想來想去就只有查壓印滾筒。當我掀起腳踏板一看時,心里頓時明白了八九分,趕緊將壓印滾筒上厚厚的一層污垢清洗干凈,再重新印刷時,故障立即排除了。從此以后,我們都要求大家始終要對壓印滾筒全面保持清潔,以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在壓印滾筒上,還有個部件需要操作者高度重視,即叼牙。可以講,叼牙的狀況如何,就決定著產(chǎn)品質量的狀況如何。怎樣保證紙張的準確傳遞,保證產(chǎn)品的準確套印,關鍵是要靠操作者正確地使用和保養(yǎng)好叼牙。一般來說,操作者不應該經(jīng)常去調節(jié)叼牙和牙墊,只要做好清潔和加油工作就行。可有些操作者總自以為是,一旦遇到這方面的問題,就喜歡拿個扳手對叼牙調來調去,結果卻是越忙越亂。我時常想不明白,為什么有的機臺的開牙球總是壞?為什么有的機臺的叼牙不叼紙?歸根結底,主要就在于對叼牙不會正確地使用和保養(yǎng)。我想,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
(1)叼牙千萬不能缺油。叼牙片,叼牙牙軸套、軸座,開牙球等一旦缺油,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就會層出不窮。諸如叼牙的叼紙力不足、紙張的交接時間不對、紙張粘在橡皮布上剝皮、產(chǎn)品套印不準、叼牙和牙軸的銹蝕和磨損等,都是缺油后引起的不良連鎖反應。
(2)遇到缺油的死牙時,千萬不要硬敲硬撬。應先對死牙采取加油、除銹的辦法,然后再用一撬棍小心地來回多活動牙板(用力要小,撬動的幅度也要小,防止把牙板撬彎變形),使叼牙能依靠自身牙座上的彈簧力量自由壓緊牙墊為止。曾有一些機長對死牙采用鐵榔頭等來回敲打,結果卻把叼牙撐簧下面的鑄鐵底座敲斷,把牙片敲得變形,造成了更大的麻煩。我們機臺就曾發(fā)生過類似的人為事故,有個叼牙撐簧的鑄鐵底座被敲斷,直接損失了7000元。對于這種埋頭死干、不講方法的操作方法,應予杜絕。
(3)叼牙和牙墊一定要保持清潔,不能有積垢。機器用了一定的時間后,叼牙和牙墊的表面都會有一層較厚的紙粉,會給紙張的交接帶來不好的影響,必須要經(jīng)常加以清洗。特別是最后一個色組的滾筒叼牙,由于靠近噴粉部位,受其污染最嚴重。叼牙的所有縫隙都被噴粉填滿,和叼牙滲出的油脂結合在一起,牢牢地黏附在叼牙的縫隙當中,嚴重地影響了叼牙對紙張的準確交接,使產(chǎn)品套印不準。對此,我是深有體會,也在操作中經(jīng)常注意這方面的清潔。
(4)叼牙的開牙時間一般無須調節(jié),各個機器的服務商也都不允許操作者隨便調節(jié),目的是防止一些操作者似懂非懂地把叼牙調來調去,使其開閉牙的動作完全不一致,結果使得套印不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因此,要慎重對待叼牙的調節(jié),必須在確有必要、確已肯定故障原因的情況下,才可以調節(jié)。比如:當產(chǎn)品的某一邊、某一角有重影,而確系叼牙的原因造成時,機長也可以經(jīng)反復查看分析后,對查證屬實的個別叼牙進行調節(jié)。具體的操作步驟是:先點動機器,使牙排上的叼牙剛好微微張開,此時最易查看各個叼牙的張開幅度,然后再根據(jù)情況,調節(jié)叼牙片中間部位上的小內(nèi)六角螺釘,直至其開牙的幅度和整體叼牙的開牙幅度基本一致即可。筆者就曾經(jīng)成功地調過兩次,有效地解決了困擾多時的套印不準問題。
技巧提示
海德堡機器壓印滾筒叼紙牙的叼力是由其下面的彈簧力及加工精度決定的,調節(jié)叼牙上的調節(jié)螺絲,并不能增加或減小叼紙牙的叼力,只能改變該叼紙牙的交接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