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禮儀(三)
書名: 桂院作者名: 一頭熊嬤嬤本章字數: 3023字更新時間: 2019-06-12 20:20:00
“等一下!”道楓起身,一步步地走到章嬤嬤面前,“剛剛嬤嬤說了啥?我竟然沒有聽清。”
章嬤嬤愣了一下,道:“大姑娘怕是聽錯了,我剛才什么都沒有說。”
道楓道:“是嗎?嬤嬤是哪個院子里的,感覺很少見到,覺得有些眼生。”
章嬤嬤道:“我本來是派到外邊閑樂堂當差的,那邊院子如今都關著,用不上什么人。里面倒是人手不夠,便把我叫進來在堂姑娘院子里幫著干些活。”
“怪不得,嬤嬤原先在外面侍候,怕是不太清楚里邊的規矩。”道楓收住笑,正色道:“嬤嬤如今在姐姐院子里,姐姐若要茶水點心,嬤嬤自去茶房要就好了,并不用再另外使錢的。”
這時,有一個婆子喊著:“章姐姐,你可快一點,拿個錢都這么慢。”進來了院子。道楓一看,來人就是自己院里的韓嬤嬤。
韓嬤嬤道:“喲,大姑娘也在呢。這是怎么了?”
章嬤嬤說:“大姑娘正說我呢,說后院里侍候的人找茶房要東西用不著給錢。”
道楓說:“正是呢,韓嬤嬤,我們屋里的人去茶房要茶水點心,也是另給了錢的嗎?”
韓嬤嬤遲疑了一會,笑道:“這個,我到是很少上茶房,并不是很清楚。”
“既然如此,紅薇,你先去我們屋喊春桃姐姐過來,春桃姐姐必是清楚的。然后再去夫人院里,請一位姐姐帶著管茶房的婆子過來問話。就問問她,我們這后邊院子里的,要了幾次茶,收了多少錢?”
說完,道楓轉頭回屋坐著等候。道桐在一旁小聲勸說:“妹妹不必如此生氣,這些子小人嘴碎,她們自抱怨她們的,何必和她們一般見識。再者,我本也就不是這府里的人,她們不樂意被我差遣,想多要些銀子,給她們也就是了。今日是因為弦琴不在,平常也不會理她們。”
道楓想喝茶卻無茶可喝,“姐姐說得哪里的話,這些人若是不知道姐姐是哪里來的,怕是也不知道我是哪里來的了,也未必就把妹妹我當這府里的正經姑娘了。再來我倒不是為了姐姐出頭得罪人,也不是為了她們抱怨。為得是這些人糊弄我們新來年紀小,兩頭騙了蒙錢。”
外面兩個婆子嘀咕了幾句,韓嬤嬤笑著進來了,“姑娘怕是聽差了,這錢不是給茶房的,是給屋里人跑腿的辛苦錢。”韓嬤嬤又道:“大姑娘剛來,府里規矩還不太清楚,原先府里的規矩就是要給跑腿的人賞錢。但是大姑娘畢竟是大姑娘,大姑娘即使沒給這跑腿錢,說要點什么,底下人想著也就端來了。”
道楓倒是笑了,“這原來是我不懂規矩。”
韓嬤嬤說:“這原先就是府里的規矩,京里的大戶人家都是如此行事。”
這時青薔在一邊柔聲插道:“您老別爭著眼睛瞎說了,這地方在府里待過的不止您二位,在旁的府邸里做過的的也不少,不要拉我們下水。”
韓嬤嬤嗆聲:“你這小丫頭也是才來,沒在府里呆過,你懂什么?”又對道楓說,“姑娘要是不信,叫云婆子竇婆子來一問便知。”
道楓剛想嗆回去,“這幾個婆子成日和你們一起摸牌吃酒,當人看不見?”
春桃和夏梨一起進來了。夏梨對眾人說:“夫人已經知道這事了,也已經找人來問過,院里侍候的人都自有月錢,府里并沒有后院的女眷們要茶水點心還要另給錢的說法。”
韓嬤嬤道:“這府里原就是這么干的,月錢是月錢,另給的是跑腿的錢。我待了這么些年,能不知道,其他人待了時間不長,不清楚,凈瞎說。”
夏梨不理她。春桃對道楓道:“夫人請姑娘過去”又對兩個嬤嬤說,“夫人讓你們過去在屋外候著。”
路上章嬤嬤嘴里抱怨:“哪家姑娘不是敬著屋里的嬤嬤,還時不時給點打賞吃茶喝酒。不過要了幾個辛苦錢,什么大不了的事,就如此大動干戈正經來查。”
夏梨在邊上聽見了,笑道:“嬤嬤可是糊涂了。人家府里姑娘哄著嬤嬤,那是因為有著自小奶大的情分在。嬤嬤又有什么情分?再說了,沒得您老嫌棄人家姑娘,人家姑娘還得供著您的道理。”
道楓來到張夫人房中,房中只有何姑姑并何姑娘,其他丫鬟嬤嬤都在屋外候著。
張夫人問道楓,“這是怎么一回事?”
道楓老實說了一遍,又道:“別的就罷了,這倆嬤嬤,被抓到現行了還能現編個原府里的規矩搪塞胡弄,若是留著,還不知鬧出什么事呢。”
張夫人問:“何姑姑,你看這事怎么辦才好?”
何姑姑在一邊默默聽著,這時候見問,便回答:“這事呢,可大可小。”
“要是輕的呢,把這兩個婆子罵一頓就罷了,或是罰一點月錢,或是趕到其他地方當差,這事也就過去了。”
“要是重的呢,便把這兩婆子趕出去,另他人不敢再犯。”
何姑姑停了一下,道:“只不過,若是如今老爺夫人有意,可以借著這件事,嚴明了府上的規矩。”
張夫人問:“這是怎么說?”
何姑姑道:“先閑樂伯在世時,府里的人本來就與老閑樂伯在時相比散去許多。先閑樂伯去后,到老爺前來,中間足有三年,這期間府里的人又散去大半。后來堂老爺和堂少爺過來清點仆役人口,也有先出去的又投回來的。這些留下來的,除了實在沒地方去的,或者真的是忠心不愿另投的,剩下的多半一是想等新老爺來得一筆賞錢,二是想看看新來的主人家如何,畢竟伯府也不是容易進的地方。如今,要是其中有的人覺得新來的主子上沒有什么賺頭,怕是會因為心生怨恨而鬧事。”
“如今夫人不如借著這事召集那些原來留下來老人說清楚,這幾個月來,也是知道府里的情況了。若是不愿意待了,多發點銀子賞錢,由其另謀高就。若是留下來,就得老老實實得當差,不論新人舊人,不管是原先府里的規矩還是其他府里的規矩,一概只按如今閑樂伯府的規矩辦。”
張夫人點頭道:“之前本打算年前添些人進府,老爺后來又說先不添了。家里也比不得別人府上,實在是擺不起什么花架子大排場。這樣下去那些等著的人難免會失望埋怨。不如說開了去,愿留的留,愿走的走。不過,這事需要問過老爺。”
說定后,何姑姑親自去訓了屋外的嬤嬤一頓,令二人不可再犯。張夫人叫道楓不可到處亂說,便讓道楓回去。
第二天,府里就召集了原先留下的老人,說明厲害關系。
如今能拿了銀子自去,倒有不少人來請辭。原先在府里當差的,若是好生放出去,拿著伯府的賞錢印信,去些富商大戶府上另謀一個差事,比在伯府更有臉面也得錢更多。也有那年紀大的,存了幾輪的賞錢,不愿再干侍候人的活,拿錢安心回家養老。
不過出乎意料的是,道楓院子里的沈嬤嬤也來辭了。
沈嬤嬤有些年紀了,一直在道楓院子里當差,本本分分,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也沒鬧出過什么事端。直到道楓復生那一晚,她依然是道楓院子里的嬤嬤,因此道楓一直覺得沈嬤嬤會在府中安度晚年。
沈嬤嬤說:“本來先閑樂伯去后,我就打算辭了家去的。只是在府里待了這么多年,總想著要看下這府邸的歸處才好。如今老爺承襲了這閑樂伯府,我也侍候過了夫人姑娘,算是了了心愿。剛好趕上老爺夫人開恩,我也就辭了回家養老了。”
道楓問:“嬤嬤可有什么去處?”
沈嬤嬤道:“我有一遠房侄兒,就住在津海衛一帶,之前就多次叫我去他家。外邊幾個老姐妹的家是那邊的,這次也辭了家去,已經叫了車來接,剛好一并回去。”
道楓心里嘀咕:“要是那個侄兒靠譜,嬤嬤如何一直留在府中,但是如今嬤嬤特地說要辭了去和家人團聚,人家車馬都備上了,總不能這時候攔著”。
于是說:“嬤嬤辛苦多年,現在年紀大了要回去和家人一起共享天倫也是人之常情。”又讓春桃包上幾塊好料子并一個小荷包,“我也沒什么好東西能給嬤嬤,這里有些料子,還請嬤嬤別嫌棄拿回去做些衣服穿。另外這荷包是我之前做的,里面放了些閑散銀子,雖然嬤嬤不差這些,但是老人家手里多留點東西才好。”
沈嬤嬤接了,道楓又道:“嬤嬤要是回家里過乏了,想回來,還請嬤嬤盡管回來。”
沈嬤嬤起身說:“臨走給姑娘磕個頭。”說著不讓人攔,硬是給道楓磕了幾個頭,“我在府里干了大半輩子,就在這院子里侍候過好幾任姑娘夫人太太的,也算是經過不少事。姑娘,這京里不好待,這府里也不好待,姑娘務必珍重,好自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