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益慈善事業管理(第2版)
- 彭小兵主編
- 597字
- 2019-07-09 11:31:37
參考文獻
[1] 唐鈞. 現代慈善事業:兩條路徑和兩種模式[J]. 現代化之聲·順德視角,2010(7):42-43.
[2] 施昌奎. 北京慈善事業運營管理模式[M].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
[3] 孫倩. 美國的非營利組織[J]. 社會,2003(7):49-51.
[4] 王名,李勇,黃浩明. 英國非營利組織[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5] 鄭遠長. 汶川地震社會捐贈工作對發展我國現代慈善事業的啟示[A].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NPO研究所·中國非營利評論》(第三卷)[C].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130-142.
[6] 中共浙江省委“兩新”工委、浙江省社會組織促進會赴臺考察組,莊躍成,梁星心.臺灣社會組織發展考察報告[J]. 中國社會組織,2013(4):23-26.
[7] 柯少愚,朱建,黃家淑,等. 臺灣非營利組織考察報告[J]. 學會,2012(4):52-57.
[8] 楊團,葛順道. 中國慈善發展報告[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9] 資中筠. 財富的歸宿——美國現代公益基金會述評[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0] 周秋光,曾桂林. 中國慈善簡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 周秋光,曾桂林. 近代西方教會在華慈善事業述論[J].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6-13.
[12] 張文. 宋朝社會救濟研究[M]. 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13] 中華續行委辦會調查特委會. 1901—1920中國基督教調查資料修訂版)[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14] 添地. 中國近代的慈善事業[J]. 中國減災,2005(11):20-21.
[15] 盧錦華. 香港基督教社會工作初探[R]. 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文字事工委員會,2001:34-35,41.
[1]數據來源:The 2014 U.S. Trust Stu of High Net Worth Philanthro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