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案例分析

【案例2-1】英國的“慈善商店”

材料一:英國慈善商店的妙趣所在

來源:筱白.《中國文化報》,2011-08-11(3),有刪節。

在英國倫敦西北部店鋪林立、人潮涌動的漢普斯泰德大街中部,人們的視線很難不被那些店門上寫著“心臟病基金”或“為老人服務”的小屋所吸引。往那些小屋的櫥窗望一眼,能看到琳瑯滿目的服裝鞋帽和家庭裝飾品,大多經過了精心擺放。初到英國時,我還以為是商店的店主急于開張,還沒來得及更換店名。后來才知道,這些都是慈善商店,目前英國全國范圍內已有7000多家這樣的商店,僅倫敦就有數百家之多。這些慈善商店主要是由一些慈善機構,如兒童基金會、癌癥基金會、傷殘軍人基金會等機構開辦。店中出售的物品,小到針線盒、煙嘴、鼻煙壺,大到沙發、鋼琴、家具等,可謂應有盡有,全部都是本地居民無償捐贈的,商店所得收入則全部用于慈善活動。據說,這些小小的慈善商店每年可從社會上募集到1.1億英鎊,在英國慈善事業中扮演著極為重要和活躍的角色。慈善商店里的店員年齡一般較大,60多歲的居多,都是商店所在社區的居民,店員義務工作、輪流值班。有時一個人既是收銀員,又是清潔工。每家店都有一套嚴謹的程序,收到捐贈物后先要認真登記,然后分類處理,定價后貼簽出售,每出售一件物品都要登記。

在英國人眼里,在慈善商店消費是一種美德,是在做一舉兩得的善事,一方面支持了慈善事業,一方面又節省了開支。慈善商店使廢舊物品物盡其用,又幫助了需要幫助的人,既利于民又利于國,在節約資源的同時又保護了環境。對慈善商店的作用有了正確認識以后,我原來的那些偏見隨之消除。漸漸地,逛慈善商店竟成了生活中的一種樂趣。逛這種商店,我多數時候不是捐物品,也不是買東西,而是靜靜地觀察那里的顧客。我曾經看到一個衣著體面的中年婦女提著一大包東西來到店里,義工打開她的包裹,一件一件地登記,有疊得方方正正的窗簾、床單、桌布,還有衣服、鞋襪、玩具、圖書、廚具,所有物品都打理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在這里,我看到的不僅是整潔的物品,而感受到了普通英國公民的愛心和一種平靜、祥和、精細、善良的心態。一個城市不單要有美好的事物,還要有一個地方,能讓美好的事物有機會再次流通,去到真正需要它和喜愛它的人那里。這樣的過程能把美好帶給更多的人,產生的公益籌資能幫助更多的人,這大概就是慈善商店長青的秘訣吧。

材料二:英國的慈善商店

來源:邵寧.《現代工商》,2013年第10期,第50~51頁,有刪節。

溫德米爾是英格蘭北部一個寧靜的小鎮,面對著湛藍的溫德米爾湖。小鎮街道不寬,房子都只有兩層樓高,尖尖的屋頂,仿佛童話世界一樣。房子的底樓開著一間間面包店、咖啡館、糖果店、服飾店,還有一些“創意小店”,很有情調。

我們隨意走進一家小店,里面什么都有,男女服裝、鞋帽、飾品、日用品,還有一些精致的小玩意……商品也挺便宜,如一整套茶具才20多英鎊,一件名牌毛衣十幾英鎊。朋友買了一件衣服,過了半天覺得不合適,想退,卻被告知不能退,只能換其他物品。在處處都可以無理由退貨的英國,怎么還有剛買了東西不能退的?朋友又問店員:“這衣服是新的嗎?”店員答:“不是。”仔細打聽才知道,這家店名中有“Charity”一詞,即“慈善商店”,里面的東西都是人們捐贈的,大多是二手物品,但清洗、整理得十分干凈。由于是二手貨,所以賣得便宜,所得都用于慈善事業;而慈善商店所出售的東西,是不能退的。

回到倫敦,遇到老同學陳冰。她說,英國慈善商店很普遍,出售物品所得款項都注入基金會,而基金會有各種各樣的,有的是關愛兒童的,有的是幫助某種疾病患者的,有的是保護動物的。慈善商店的營業員有很多是不拿報酬的志愿者。她不久前把一個閑置的舊箱子和幾件舊衣服捐給了家附近的慈善商店,過了幾天,收到這家商店的信,告訴她說已有物品出售了,所得款項8英鎊,將捐給救助寵物基金會。英國政府規定,凡是捐贈都可以退稅,但是一般人都不會去退,所以有些慈善商店就會代捐贈人辦理退稅,將所得稅款注入基金會。

倫敦到處可以看到慈善商店,生意很興隆。有的專賣舊書和音像制品,有的店里也出售全新的日用品,估計是企業和個人捐贈的。慈善商店的物品有些可以還價。一次,我在一家慈善商店看中了一個英國女王的紀念瓷盤,標價15英鎊,店員看我有興趣,說可以9英鎊賣給我。

英國的慈善商店有很長的歷史,甚至形成了連鎖品牌,如Oxfam(樂施會)就十分著名,它的慈善目標是消除貧窮和饑餓,是英國最大的二手書店。Oxfam遍布英國及其他國家。

有意思的是,英國人不在意穿別人的二手衣服,所以經過清洗、整燙的舊衣服、鞋子,甚至襯衣、T恤,因價格低,都有人買。在富人、藝術家聚居的諾丁山地區,慈善商店里經常有七八成新的奢侈品包包、皮鞋,甚至可以花很少的錢淘到古董。

開設慈善商店不僅可以募集善款,還有多種效應:八成新的衣服,沒有損壞的家具、箱包、日用品循環使用,可以物盡其用,體現低碳環保的理念;讓有需要的人用低廉的價格買到各類物品,降低了生活成本;還有,身邊的慈善商店可以讓人們隨時隨地奉獻愛心。現在的上海,舊貨商店越來越少,舊書都當作廢品賣,舊衣服、舊家具、舊玩具基本上扔進垃圾箱,十分可惜。

上海的不少社區也開了慈善超市,但里面物品很少,只有企業捐贈的糧油、日用品等,除了生活困難的人員,其他人不會光顧。類似英國的這種慈善商店,其實中國也可借鑒。像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既需要大商場,也同樣需要慈善商店。誰愿意吃第一只螃蟹?

問題

根據上述材料,闡述你對改善中國公益慈善環境與意識的理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宁市| 富平县| 蚌埠市| 贵州省| 高平市| 临城县| 高雄市| 白朗县| 绍兴市| 皮山县| 龙门县| 永清县| 三江| 青河县| 策勒县| 梅河口市| 安龙县| 社旗县| 星座| 修武县| 柳林县| 息烽县| 南华县| 保德县| 萍乡市| 成都市| 苗栗县| 芷江| 平山县| 双辽市| 九龙坡区| 探索| 军事| 灌南县| 邢台市| 奉贤区| 九江市| 汝南县| 龙口市| 武陟县| 余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