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為我做嫁衣——王金嶺國畫賞析
王金嶺先生是我見過的畫家中個性最為鮮明的一個人。他淡泊、樸素、與世無爭。說起話來,平和、自在、雍容。他的畫作筆墨濃烈、色彩淡雅、物象豐富,給人以雄肆、隨意、豪放的感覺。

王金嶺
王金嶺是被人稱為最會享受生活的藝術家,生性淡泊,與世無爭,什么事情只要自己努力了就了無遺憾。終南山下,他為自己建造了一座名為“南圃”的院子,從此遠離喧囂,過起了陶淵明式的山林生活。可是王金嶺卻是深受傳統(tǒng)文化熏陶的藝術家,繪畫已經(jīng)融入他的生命中,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繪畫之于他是一個文化人的高檔活法,因為有境界、有追求、有理想、有尊嚴和自由。他的不爭取、不攀比、不后悔的人生態(tài)度,使他的作品里也呈現(xiàn)出一份寧靜、一份清閑。
王金嶺早年畢業(yè)于西安美術學院,后來調(diào)入省美協(xié),專門從事美術研究。從那時起,他就開始對很多不同的領域進行研究,比如筆墨內(nèi)涵、色彩的運用,中國畫程式的理解。對石魯?shù)乃囆g很欽佩,并以石魯、林風眠、八大、齊白石奉為榜樣。

川北(150cm×80cm)

夜泊(局部)
他說過:“中國畫程式,是畫家在自然感受中提煉加工的繪畫語匯,是服從意、理、法、趣的指令而塑造出某形象群的單元畫法。程式往往具備構(gòu)成程式時的簡捷性和運用程式時的疊加性。程式講究筆簡意繁,甚至‘得意忘形’。假若把寫實比作說事,而程式的運用好像詩文的修辭手段一樣使作品更具魅力。因此好的程式特別強調(diào)主觀感受,但又不是脫離現(xiàn)實形象的臆造。”
這些感悟加深了他對國畫中形式美的體察。早年,王金嶺就對中國建筑中的美學關系進行過研究,他覺得建筑中那些錯落有致的亭臺樓閣簡直是美不勝收。如今他所住的“南圃”就是他親自設計建成的。他把他所感受到的美不但運用到生活中也運用到他的繪畫中,使他的畫顯得格調(diào)高雅,仿佛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在幽靜的山谷中,與知音對飲;又似一個高古的文人,在喧囂的城市,與紅顏談心。他的畫筆斷意連,或以破筆潑墨法揮灑;或以水墨相融成奇趣;或減筆大寫,強調(diào)意趣;或恣肆揮灑,抒發(fā)感情。他以濃、淡、輕、重等不同層次的墨色描寫,使畫面層次分明、清新素雅,脫塵不凡。在畫面的處理上,采用平面構(gòu)成分割的形式,在色彩上,以惟妙惟肖的手法,營造一種空間感,吐氣性強,明暗關系透徹。

荷花(180cm×32cm)
王金嶺的山水畫節(jié)奏感強,色差明快,富有韻律;他的花鳥畫講究筆墨意趣,清雅、素凈、含蓄、委婉。他的《寒山》《野鶴》《狐女》《秋荷》具有強烈的西部風格。《仕女》中那色墨混用的沒骨畫法,形象地刻畫了一個女子哀婉的情愁。構(gòu)圖上鳥籠中的小鳥,不正是這個女子待在深閨落寞的寫照嗎?山水小品《冬晨》,以濃重的墨色把幾孔窯洞在冬天晨霧中的蕭瑟、死寂完美地體現(xiàn)出來,但是那崖畔上放牧的農(nóng)夫,卻打破了冬晨的死寂,從而形成了一種希望。
王金嶺的畫質(zhì)地透明、純正,如一杯老酒,耐人回味。他自覺地把心靈的感性意識強調(diào)到筆墨之中,更能把自然的色彩融入自己的繪畫理念中。豐富的筆墨,和在意識處理上的模糊技巧,實行色的模糊、章法的模糊、意念的模糊,使無法無相的佛道思想進一步升華。于是萬物模糊在他那蒼郁的點線中,言情讓抽象的情理升騰在形之上,于是畫的節(jié)律性大大增強,一個新奇的境界由此誕生。
王金嶺是個藝術造詣很高的畫家,他對中國畫有著自己獨到的藝術見解。他認為“繪畫本身是藝術語言,傳達的是人生思想、是意境,它需要一種形式美來體現(xiàn)”。因而,他的作品大都書法用筆,用筆輕松隨意卻放而不流,講究平仄關系,跌宕起伏。對于怎樣用筆墨去表現(xiàn)既簡單又豐富的內(nèi)容,他認為一方面是用筆的灑脫,另一方面要有那種木木的,或是遲鈍的甚至是很蠢笨的感覺,使作品不流于輕浮。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不守舊,不老態(tài)龍鐘,不老調(diào)重彈,把審美里邊很細微的東西盡善盡美地表現(xiàn)出來。過分輕松地去畫,會讓人感到不耐看。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王金嶺的作品給人的感覺不但輕松隨意,而且耐人尋味。對于作品的藝術價值,他認為,藝術家把自己對生活的體悟、對人生的感受、對古典文化的獨到的理解能夠通過自己的藝術作品傳遞給觀眾,這種感受傳遞的多少決定一個人的藝術品位和作品價值,對于自己的作品他認為那些都不是重要的,只要努力了就好。

山水(138cm×69cm)

鴿子(46cm×69cm)
正是這種無為而無不為的生活態(tài)度,使他的作品更為純凈。如今,王金嶺放逐山林,大隱于市,享受這美好的生活,他的生活在順其自然中,變得更加有質(zhì)量。這樣的自由自在使他顯得更加地從容,因為他早就體悟到藝術歷來都是藝術家個人的事情,與名利無關,與別人無關,只有耐得住寂寞才會進入無礙之境。

南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