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DI技術溢出與產業發展:中國汽車產業中FDI技術溢出效應的測度研究
- 張建勇
- 2000字
- 2019-06-19 15:32:05
2.1 全球外商直接投資變化態勢
2.1.1 全球外商直接投資流入量情況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國際資本跨國流動的規模和速度都在加快增長,尤其是 2007 年,全球國際資本的流動規模達到頂峰,絕對量達到1.98萬億美元。在國內外研究文獻中,通常都采用聯合國貿易和發展委員會(UNCTAD)對國際資本所做的范圍界定,其中外商直接投資是國際資本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在 UNCTAD 對外商直接投資的介紹中,常常采用流入量(Inward Flows)、流出量(Outward Flows)及存量(Stocks)來刻畫一個國家或地區的FDI變化趨勢。下面按照UNCTAD對外商直接投資的統計口徑,分別介紹其流入量、流出量和存量的變化趨勢。
據 UNCTAD 最新統計數據,1980—2011 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流入存量已經達到20.44萬億美元。2011年全球FDI的流入量達到1.52萬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了21%,比1970年增長了114倍。在此期間,外商直接投資的年均增長率為14.46%。2000—2011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年均增長率為0.77%。其中,2000—2007年,年均增長率高達5.04%。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外商直接投資的規模和增速從2007年開始快速下降,到 2010 年又緩慢上升。2011 年外商直接投資的增速快速上揚,這充分表明,雖然當前世界經濟總體形勢并不確定,但國際資本流動仍較為活躍,2011年全球FDI的流入量甚至超過了金融危機以前的平均水平。2000年以來,全球外商直接投資分年度流入量情況如圖2.1所示。

圖2.1 2000—2011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分年度流入量情況
2.1.2 全球外商直接投資流出量的變化趨勢
以1980年為起點,截至2011年底,全球外商直接投資流出存量(Outward Stocks)已經達到 21.17 萬億美元。從單獨年份來看,2011年流出量為1.69萬億美元,比1970年增長了近120倍,在41年間年均增長率為12.38%。2007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流出量達到最高峰,規模為2.2萬億美元。從2000年以后的情況來看,2000—2011年外商直接投資流出量年均增長率約為3%,低于過去41年間的平均水平,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兩方面:一是受2008年以來金融危機的影響,外商直接投資流出量下降;二是2000年的外資流出量的基數很大,進一步提高的空間較小。同比來看,2011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流出量比2010年增加了 2430.31 億美元,增長率為 16.75%,比過去 41 年間和最近11年間的年均增長率分別高出4個和14個百分點。2000—2011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分年度流出量情況如圖2.2所示。

圖2.2 2000—2011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分年度流出量情況
2.1.3 全球外商直接投資的流向考察
前面考察了全球外商直接投資的總體存量情況及分年度的流量變化趨勢。下面主要就外商直接投資的流向進行研究,其主要目的是明確外商直接投資的地區分布。按照UNCTAD的數據,將外商直接投資流向主要分為發展中經濟體、轉型經濟體和發達經濟體三類。本書使用年度流入、流出的流量數據及年度流入、流出的存量數據4項指標。
從外商直接投資的規模所占比重來看,截至2011年底,流入發達經濟體的外商直接投資占全球的比重達到49.06%,流入發展中經濟體的比重達到44.90%,流入轉型經濟體的比重達到6.05%,外商直接投資的主要部分流入了發達經濟體(見表 2.1)。另外,從外商直接投資的流出規模來看,2011年流出發達經濟體的占73.04%,流出發展中經濟體的占22.65%,而流出轉型經濟體的僅占4.32%。
表2.1 外商直接投資分地區流量占比情況(單位:%)

數據來源:UNCTAD出版的《世界投資報告2012》
但是,從外商直接投資的流向來看,近幾年來,發展中經濟體的流入占比一直處于上升態勢,從 2005 年的 33.37%上升到 2011 年的44.90%,6年間增加的比重超過了10個百分點。發達經濟體的外商直接投資恰好相反,近幾年一直處于下降趨勢,從 2005 年的 63.49%下降到2011年的49.06%,比重下降超過了14個百分點。而對于轉型經濟體,外商直接投資的流入與流出總量并不大,但是所占比重則上升迅速。2005年轉型經濟體的外商直接投資流入量僅占3.15%,到2011年則上升到了6.05%;從外商直接投資的流出量來看,2005年轉型經濟體占1.61%,2011年則上升到4.32%。
因此,從外商直接投資在不同經濟體之間的流動來看,發達經濟體的規模最大,但近年來進入這些國家的外資占比迅速下降,流出快速增加。發展中經濟體對外商直接投資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轉型經濟體也得到了國際資本的青睞。
從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近幾年流向發展中經濟體和轉型經濟體的外商直接投資加速增長,而流向發達經濟體的比重雖然仍然較大,但是從時間序列來看,這一比重逐年迅速降低。因此,可以預見,未來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主要陣地將從發達經濟體向發展中經濟體和轉型經濟體過渡。當發展中經濟體和轉型經濟體吸引的外資越來越多時,外資的效應將逐漸顯現。外商直接投資的效應有多種表現形式,如資本積累效應、技術積累效應及技術溢出效應等。其中,技術溢出效應是國內外學者研究的重點領域,他們將研究的著力點放在這樣一種假設前提之下,即當外商直接投資從發達國家進入發展中國家后,除為發展中國家解決建設資金不足及轉移相應技術以外,還將對發展中國家企業的技術進步產生促進或抑制作用。在研究外商直接投資技術溢出效應的文獻中,國內外學者通常將參與投資的外國企業所在的國家稱為母國,也就是外商直接投資流出國;同時,將接受外商直接投資的國家稱為東道國,也就是外商直接投資流入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