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后記
- 實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的歷史使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叢書)
- 張江主編
- 1024字
- 2019-06-06 17:11:59
在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問題及其相關系列重要講話的學習和研究過程中,我們始終堅守這樣一個原則: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的重要論述的核心內容,提煉其精髓,并結合文藝基礎理論和文藝現實實踐進行深度分析,努力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的重要論述的提出背景、深層內涵、重要價值等作出整體框架性梳理,同時也希望通過本研究,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的重要論述為基礎,試圖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理論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構作出嘗試性研究與探討。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問題的系列重要講話,涉及文藝發展的方方面面,內容豐富,為解決當下文藝發展所存在的問題指明了出路,為實現新時代中國文藝的繁榮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中國文論話語體系的最終構建提供了基本遵循。這是大家的研究共識。
本書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研究專項工程項目“習近平治國理政新思想研究”(批準號:16ZZD001)的子課題有關文藝問題重要論述研究的最終成果。課題研究之初及在研究過程中,課題負責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張江教授多次召集國內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及課題組成員召開課題論證會,對課題的研究思路、研究價值、理論意義、研究定位等提出明確要求,以引起大家的重視;并在充分論證及征詢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對研究內容、結構框架、章節安排等給出具體方案,從而使本課題研究能夠在思路清晰、目標明確的前提下高速有效地順利進行。課題初稿形成以后,張江教授又邀請專家學者及課題組成員,先后組織了三次課題改稿統稿會。課題組全體人員根據專家提出的具體意見,進行了反復修改,個別章節甚至幾易其稿,多次調整。最后由張江教授審閱定稿。
參與本書撰寫的主要有張江(導論)、李圣傳(第一章)、范玉剛(第二章)、汪堯翀(第三章)、董希文(第四章)、泓峻(第五章)、常培杰(第六章)、陳定家(第七章)、賈潔(第八章)、丁國旗(第九章)。由于參與人員較多,大家學術背景不同,學術認知、學術視野都有一定的差異,整個研究過程中,雖然我們在語言表述、研究角度、文獻使用等方面都事先做了非常詳細的要求,最后在統稿過程中也把全書的連貫性與一致性作為重要內容進行了修改,但現有成果在這方面可能仍然存在問題,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高建平研究員、丁國旗研究員作為課題聯絡人,在整個研究過程中付出了大量精力,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長趙劍英、總編輯助理王茵、編輯張潛等,為本書的出版付出了不少心血,在此一并向他們致以真誠的謝意。
課題組
2019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