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大肆投資教育
- 重生之科技香江
- 紅色火山
- 1802字
- 2019-07-05 06:00:00
三天后,石莫召集了旗下公司的核心人員到新世界投資控股公司開會,因為黃金期貨已經交割完畢,資金已經到賬,石莫終于有足夠的資金,可以開始攪動香江的風云了。
上午十點,所有新世界投資控股公司的核心人員都來到會議室,會上,石莫沒有一上來就讓袁天帆向其他人說明公司最近取得的巨大戰果,而是先向甘慶凌問道:“慶凌,我們公司跟港府買地的事情有什么新的進展嗎?”
甘慶凌說道:“老板,您最關心的漁民賠償問題,經過半年的努力已經初步得到了解決,與漁民達成了合理的賠償協議,總計需要補償漁民十六億港元左右,而且還答應他們,以后我們在元朗區設立的工廠,在同等條件下要優先招收這些漁民及其家人。”
石莫點點頭,示意甘慶凌接著說。
甘慶凌繼續說道:“教育用地方面港府還是不肯松口,香江大學城計劃港府現在只同意建兩所大學,一個理工大學和一個醫科大學。我們公司的私立獨立學校計劃也只有批了30公頃,好在政府為了促進優質私立學校的發展,雖然以后不會獲得政府經常提供的資助。
但他們會以1億港元的象征式地價批地給我們,條件是學校最少70%的學生是香港永久性居民,提供完整的本地課程,以及是非牟利私立學校。我看港府現在是不打算批更多的地了,老板,我們該怎么辦?”
石莫聽后,手指不停的敲著會議桌面,皺眉想著對策。
難道就這樣放棄?現在取得的這些成果也算是改變了一點香江,但有這些收獲就可以了嗎?以后再慢慢改變香江?
石莫熱心教育事業是有原因的,是為了培養出更多的本地人才,以后就可以源源不斷的產出高端人才進入自己的公司,為公司創造價值。企業的經營就是人的經營,企業就是人事,人事就是萬事。
人才的招收和培養可以說是一個公司最重要的事,這件事情做好了,公司未來才有可能成為一流的企業,如果只靠石莫一個人是不行的。
未來二三十年,人類的社會將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最大的進步來源于教育和科學的進步。從國家層面上說,教育決定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
一個企業也是這樣,如果沒有自己的人才培養體系,源源不斷的產生優質的新鮮血液,公司是沒有未來可言的,石莫還想做一個百年企業呢。
現在世界各國之間激烈的經濟、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
科技是帶動社會經濟發展的第一力量。
這個從近代的幾次科技革命就可以得到充分的認識。而科學技術必須要源源不斷的傳遞和改進,這就涉及到教育問題,它能起到傳播科技及研發新的科技的作用,沒有好的教育一個國家將很難邁步于科技之路,只有教育好才能發展的好,教育水平是一個國家科技經濟水平的體現。
以后新世界公司的發展支撐是靠創新驅動,創新驅動的核心是人才,人才需要靠教育去培養。
公司的大多數人才還是要靠自己培養、為自己服務,如果全部是借來的或者是西方其他國家培養出來的,公司就只能跟在別人后面,永遠成為不了第一梯隊,永遠要亦步亦趨、沒有自己的東西。
石莫的公司將來是要和世界上其他大公司進行科技競賽,人才競爭的,那么雙方最終比拼的就是智慧,看誰的智力更高,石莫相信中國人的智慧是不會輸給外國人的,而要做到這一切唯有提高教育水平,培養出頂級人才出來,所以!
石莫下定決心,舉起右手豎起一根手指,沉聲對著甘慶凌他們說道:“我決定要給香港教育機構捐款100億港元,用于發展香港的教育水平。
條件是港府要在大學城建立5所大學,以及要批地給我們100公頃用于建設非牟利性私立大學,而且要在70%的學生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中分出20%的名額,用于給我們公司以后的職工子女入學?!?
甘慶凌他們聽后都大吃一驚,他們老板這是什么騷操作,怎么突然這么熱心教育事業了,而且這可是100億港元啊,這也太多了吧。
甘慶凌急忙說道:“老板,后面我們還要買建設科技城用的工業用地,到時公司沒有這么多剩余資金的,拿不出這么多錢啊。”
石莫說道:“你不用擔心資金的問題,待會我會解釋資金來源的。而且我也不是一次性就拿出這么多錢出來,而是要分20年來捐款,每年捐款5億港元。
其中的50億平均分配給5所大學,每個學校10億用于興建校舍。剩下的50億成立一個教育基金,這筆資金將專門用于為香江中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提供獎學金和助學金?!?
石莫希望以后香江任何合格的高中生都不會受到其家庭財務狀況的影響,而被禁止進入大學,這樣香江未來的精英人才就不會流失,香江也會變得更好。
有了人才后,新世界公司的發展也能插上創新的翅膀,最終拳打美帝,腳踩日國科技界(踩兩腳,左腳踩了換右腳踩,踩死它)。
最終實現石莫心中的偉大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