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侯方域游說左良玉降清
- 明末廢柴
- 吳前法
- 4102字
- 2021-03-30 15:54:23
清軍出擊潼關(guān),大順軍列陣迎戰(zhàn),清軍以紅衣大炮攻破潼關(guān),李自成以避戰(zhàn)的方式流竄,經(jīng)襄陽、鄧州,入湖北,被清軍一擊即潰,死傷慘重。
湖北通山九宮山,李自成被清朝軍隊追趕,逃到一處廢棄的土地廟之中,他灰頭土臉,神情滿是疲憊,渾身血跡,猶如喪家之犬,一年時間不到,他被滿清軍隊追在屁股后面打,部隊幾乎消滅殆盡。
如今他更是與主力部隊打散了,在他身邊的只有六名隨身侍衛(wèi)。他感到萬分的沮喪,不禁仰天長嘆道:“這難道是天要亡我李自成?”
就在這時,忽然門外出現(xiàn)了一批蒙面人。李自成大驚失色:“你們是誰?你們難道是韃子的人嗎?”
為首之人狂笑道:“哈哈哈,李自成,我們自然不是韃子,不過我們一樣是來送你上路的。”
李自成感覺他的聲音很熟悉,終于想起來了,大驚失色道:“你,你是圣使,你們,你們難道是白蓮教的人?”
“不錯!算你聽出了我是誰!”
李自成立即跪下道:“圣使駕到!我李自成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那蒙面人一愣,然后大笑道:“李自成,你當初對我可不是這個態(tài)度,當初你不但想要我向你下跪,甚至還想要我的命。”
“圣使,這一切都是誤會!”
“誤會?呵呵!”
李自成哀求道:“圣使,因為貴教的幫助,我李自成才能有曾經(jīng)的輝煌,對貴教和圣使的大恩大德,我李自成沒齒難忘。請貴教能再幫我一次,只要我能夠東山再起。從今以后,我李自成這條命就是貴教和圣使的了,任憑貴教和圣使驅(qū)使。”
“哈哈哈!李自成,可惜晚了!你還記不記得上回你跟我怎么說來的,還要讓我跪下!還想殺我!你不是不知道我代表的是教主,你對我不敬就是代表對教主不敬,想殺我就是想殺教主!你真是膽大包天,你以為我會相信嗎?要是幫你得到了天下,你第一個想到是鏟除本教吧。”
“圣使,一切都是誤會啊!當初都怪我一時糊涂,還請圣使原諒,我保證今后對本教和圣使絕無二心!”
蒙面人鄙夷的看著跪在地上向自己苦苦哀求的李自成,道:“李自成,我發(fā)現(xiàn)你好傻!當初之所以幫你,只不過是教主想利用你,而如今你已經(jīng)沒有利用價值了,所以你現(xiàn)在可以去死了!李自成,你不要怪我,要取你性命的是教主,我只不過是執(zhí)行命令罷了。”
說完這些話,蒙面人也不再猶豫,發(fā)號施令道:“來人,動手!”
李自成見求饒已經(jīng)沒用了,不禁怒道:“哼!想讓我死,沒這么容易!”
李自成身邊雖然只有六名侍衛(wèi),但他們個個身手都不弱。不過,白蓮教好像早有準備,這六名武功高強的侍衛(wèi)居然不是白蓮教的對手,他們紛紛被殺,最后只剩下李自成。
李自成自知在劫難逃,他道:“慢著!在我臨死之前,能否答應我一個要求?”
蒙面人好奇道:“哦,你說!”
“我只想知道教主當初為何要幫我,而為何如今卻又要殺我,而且,我想知道教主究竟是誰!”
“哈哈哈,問得好!也罷,那我現(xiàn)在就告訴你!”忽然,蒙面人一刀劃過,李自成的脖子處立刻出現(xiàn)了一道血線。
蒙面人收起刀,用布擦了擦刀上的血跡,自言自語道:“對不住了,恐怕你得不到答案了。”
李自成仍舊不甘的睜著眼睛,他差點得到了整個天下,結(jié)果到頭來卻是這樣的下場。
一代梟雄就這樣死了,很快,就傳出李自成在湖北通山縣南九宮山被忠于明朝的程九伯地方武裝殺死,尸首不知何處。李自成犧牲后,大順軍悲怒交集,立即掃蕩九宮山區(qū),對當?shù)貓F練予以報復性打擊。大順軍余部稱李自成為先帝,其妻高氏為太后,李錦推舉李自成三弟李自敬為首領(lǐng)。
歷史上,另說李自成兵敗后脫逃,在湖南省石門縣夾山寺削發(fā)為僧,名奉天玉和尚,至康熙十三年(1674年)圓寂于該寺。又說李自成隱居到甘肅蘭州青城。
南京南明朝廷,當?shù)弥钭猿梢阉溃厦鞒⑴e國歡慶,因為害死崇禎的反賊終于死了。殊不知李自成死了,南明的末日也快到了,因為他們面對的是比李自成可怕不知多少倍的敵人,那就是韃子。
如今韃子已經(jīng)順利入關(guān),韃子的皇帝順治也已經(jīng)正式在北京城登基。他們的目標很明顯,那就是奪取整個天下。
朱爾旦和南京的官員到這個時候了,還幼稚的以為韃子要的只不過是銀子和女人,只要給他們銀子和女人,他們就會主動退兵。朱爾旦為了能夠讓滿清主動退兵,不攻打自己,使自己能夠安穩(wěn)的當皇帝。除了獻給滿清大量的金錢和女人外,甚至還準備不惜將長江以北的所有國土都送給滿清。
不過,朱爾旦和南明的官員之所以對韃子沒有警惕,還與當初滿清入關(guān)的時候打出的旗號有關(guān),當初他們?nèi)腙P(guān)打出的旗號是為崇禎報仇,確實迷惑了南明的朝廷。
在李自成死了之后,南明朝廷試探著向滿清提出了希望他們退出關(guān)外的請求。但是滿清豈能答應,如今他們的目的不僅僅是大明的錢和女人,而是大明的整個江山。不過他們由于前階段一路長途奔襲追殺李自成,隊伍相當疲勞,而且耗費了大量的物資,急需要休整和補充。
他們于是謊稱要想讓他們退出關(guān)外也可以,只不過他們?yōu)榱颂娉绲潏蟪穑窔⒗钭猿梢呀?jīng)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需要南明做出補償,只要南明對他們做出補償,他們可以退出關(guān)外。
他們一開始獅子大張口提出了一億兩白銀的補償條件,滿清用心非常的險惡,可謂是一箭雙雕,一則是擴充自己的物質(zhì)和財力,另一則是削弱南明的國力,以便順利的滅掉南明,奪取整個天下。
不過,這一億兩白銀數(shù)目實在太多,后來經(jīng)過討價還價,滿清也難得的還算講道理,考慮到南明朝廷剛剛成立,經(jīng)濟上可能也不寬裕,最終同意以三千萬兩白銀成交,只要南明交齊三千萬兩白銀,他們能就同意撤出關(guān)外。
南明朝廷信以為真,尤其是朱爾旦,更是欣喜若狂,他原本以為滿清會不答應,起碼會要大明的半壁江山,結(jié)果他們卻僅僅是要錢。要錢好辦啊!雖然現(xiàn)在國庫沒有,但可以讓老百姓出啊!于是,南明朝廷開始對百姓進行瘋狂的搜刮。交不出來輕則入獄,重則直接殺頭。一時,江南的百姓活在了水深火熱之中。
結(jié)果滿清果然得到了三千萬兩白銀,但是得到賠償后,滿清自然是不會退兵的,他們有了充足的錢財和物質(zhì),在休整完成后,干脆撕破臉,直接揮師南下,借口南明是偽朝廷,要興師討伐。
與此同時,湖北武昌,這里是左良玉的地盤。他是南明軍隊中實力最為強大的軍閥,手下士兵達到了八十萬人。崇禎朝時被封為寧南伯,南明又晉為寧南侯,鎮(zhèn)守武昌。
左良玉初在遼東與清軍作戰(zhàn),后來在鎮(zhèn)壓農(nóng)民軍的戰(zhàn)爭中,不斷擴大部隊,嬌橫跋扈,擁兵自重。在屢次同農(nóng)民軍的戰(zhàn)斗中,雖然表現(xiàn)平平,但他懂得保存和壯大自己的實力,經(jīng)常不聽朝廷調(diào)令,對農(nóng)民軍避而不戰(zhàn),因此實力不斷壯大,手下士兵人數(shù)達到了八十萬,雖然大多都是烏合之眾。
此刻的左良玉身體狀況很不好,平時都以養(yǎng)病為主,很少見客。但在這時,說是有一個年輕的公子求見,候詢眉頭一皺,正要不見。侍衛(wèi)說他叫侯方域,是候詢的公子。左良玉一聽是候詢的公子,很是激動,不顧自己糟糕的身體狀況,立即親自出去迎接。
原來左良玉能有今天,都要歸功于當初候詢的提拔。崇禎元年時,寧遠衛(wèi)發(fā)生兵變,巡撫必自肅自殺而死,當時左良玉官任遼東車右營都司,因為此事丟了官職。候詢知道他是個人才,于是在他的保舉之下,恢復官職。后來候詢又推舉他做了副將,讓他帶隊在松山、杏山下與后金作戰(zhàn),候詢將他的功勞排在首位。可以說候詢是他的恩人,他對候詢一直是非常的感激,沒有候詢就沒有他的今天。
“哎呀,賢侄,你怎么想起看我來了。”
“叔父,我知道你和我父親是世交,小侄來看看你。”
左良玉道:“快快請,你父親乃是對我有知遇提攜之恩,賢侄不必客氣。”
由于恩人之子來訪,他非常高興,于是難得的大擺筵席,為侯方域接風洗塵,并引薦了自己的手下與他認識。
“諸位,他就是我經(jīng)常向你們提及的我的恩人候詢候大人的公子,也是人稱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侯方域候公子。”
眾人于是立即肅然起敬。紛紛夸贊道:“久仰候公子大名,今日一見,果然是一表人才!”
宴會結(jié)束之后,候詢問道:“不知道賢侄來我這里,可有什么事情啊?”
“叔父,是這樣的,我來呢,一是來看望叔父,二呢,是有件事想和叔父談一談,這件事直接關(guān)系到叔父您的前途和性命。”
“哦!?不知是什么事?”
“叔父,您應該也知道,大清已經(jīng)入主中原,李自成根本不是大清的對手,已經(jīng)死了。如今大清又開始舉兵南下,南明已經(jīng)危在旦夕,看形勢也很快就要亡了。”說到這里,侯方域有意識的看了看左良玉的反應,見左良玉根本沒反應,他更有信心了。
他繼續(xù)道:“不知叔父下一步有何打算?”
左良玉沉思了片刻,嘆了口氣道:“唉!老夫也不知如何是好。”
侯方域乘勢試探道:“不知叔父有沒有歸順大清的想法?”
左良玉一驚,緊緊的看著侯方域道:“賢侄為何有此一問?”
“不瞞叔父,我已經(jīng)歸順大清了,我正是大清派來充當叔父的說客,希望叔父能夠退順大清。所謂識時務者為俊杰,如今大清兵強馬壯,我想叔父應該不難做出選擇。”
左良玉猶豫了,侯方域繼續(xù)道:“南明偽朝廷對叔父怎么樣,你難道還看不出來嗎,要是它信任叔父,為何連糧餉都不發(fā)。叔父,你要及早做決斷啊,大清滿萬不可敵啊,相信叔父和他們也較量過,知道他們的厲害。到時候大清南下,如果叔父繼續(xù)不作出決斷,很危險啊。而且,我大清皇帝特意說了,只要叔父肯歸順我大清,可以封您為武昌王,世鎮(zhèn)武昌,那可是幾輩子的基業(yè)啊,還望叔父不要再猶豫了!”
左良玉陷入了猶豫。確實,自己和韃子的軍隊較量過,根本不是對手,雖然自己號稱八十萬軍隊,但只有自己知道,這其中都是烏合之眾。
左良玉卻沒有立即答應侯方域,只是說容他再考慮考慮,并道:“賢侄,你先住下,不著急。”
左良玉兒子左夢庚和侯方域是發(fā)小,關(guān)系很好,見左良玉猶豫不決,侯方域決定通過左夢庚來做左良玉的思想工作。
“你父親還在猶豫不決,到時候要是大清打過來,再后悔就來不及了,我希望你能勸勸你的父親。你也知道大清國的實力,就連李自成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南明很快就會滅亡了,越早歸順越有利。”
左夢庚也是非常擔憂,于是立即去勸自己的父親。
“父親,我們再不做決斷,就很危險了,聽說大清已經(jīng)打到山東了。”
“是啊,我們再不決斷就遲了。不過——”
侯方域仿佛看出了左良玉的顧慮,道:“叔父,其實你倒不必急著決定是否歸順大清,我知道叔父是怕世人的言論,到時候只要這樣...”侯方域在他耳邊說了幾句,左良玉臉上露出了笑容。
很快!左良玉以太子還在,朱爾旦得位不正為由,要求討伐南明偽朝廷,迎接太子登基。
起兵向東,大批船隊起兵八十萬,號稱一百萬,浩浩蕩蕩的往東沿著長江進發(fā)。南明面對北面和西面的兩股強大的敵人,形勢已經(jīng)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