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世襲安南王
- 明末廢柴
- 吳前法
- 3755字
- 2021-03-08 15:05:20
太子無奈,只好跑到吳偉的府上,替吳偉感到不平,對于父皇不聽自己的,卻聽信大臣的讒言感到憤怒和困惑。吳偉對于太子能夠去見自己的父皇為自己打抱不平,非常的感動。
吳偉笑道:“只要太子還能信任我,我就非常高興了,至于其他人對微臣的誤解,我并無所謂。”
太子對于吳偉的不去爭辯,很不理解,有一種怒其不爭的意思,但吳偉自然明白這些只不過是表象,自己就算去爭辯也根本沒什么用。
他這才理解了軍師的話,歷代統治者最為忌憚的就是功高震主、賞無可賞,因為自己的實力已經令統治者感到了威脅,所以崇禎才會做出這樣的反應。
等太子走后,軍師慫恿吳偉道:“,既然朝廷已經對大人產生了警惕,大人您今后就非常危險了。與其坐以待斃,倒不如放手一搏。而且憑大人的實力,完全可以替代崇禎,這天下憑什么只有姓朱的可坐,姓吳的就不行。”
“住口!這樣的話今后休要再提,小心被別有用心的人聽去,那我們的罪名可就大了。”
“是,是,屬下明白了。可是——”
“沒有什么可是,我對大明忠心耿耿,更何況我根本無意于坐什么江山。”
軍師臉上顯出了失望的表情。吳偉根本無意于奪取大明的江山,他也有自知之明,自己根本不是當皇帝的料,而且當皇帝有什么好,天天為天下大事勞心勞力。吳偉更喜歡平凡人的生活,過著平凡的生活,守著自己的老婆孩子,喝幾兩小酒,那小日子過得快樂似神仙,而不是整天被所謂的國家大事吊著,煩都煩死了。
吳偉發自內心的感慨道:“軍師,其實你知道嗎,我更希望能遠離政治和朝堂,過上無憂無慮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我發現我根本不適應朝堂上的爾虞我詐,軍師,你說,我若是將軍權交出來,皇上是否就會對我徹底放心了。”
軍師卻冷笑道:“大人,您還是太天真了。恕我直言,您這樣做,不但過不上這樣的世外桃源版的生活,反而會死的更快,
“這是為何?”吳偉好奇道。
“因為大人,您現在的影響力實在太大,而且這支部隊是您一手帶出來的,就算你交出了軍權,崇禎也不會放心,只有大人您死了,崇禎才會真正的放心。”
吳偉陷入了沉默,軍師繼續道:“大人,如果您交出了軍權,你是過上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可是你有沒有想過追隨您的我們這些手下該怎么辦,因為你,而過上好日子的寧波無數的的商人,工坊主,還有工坊里的成千上萬的工人怎么辦。”
“你離開了朝堂,但按照政治斗爭的慣例,勢必要清除您在朝堂存在的所有影響,所以大人以前所有的努力就全部白費了。到時候我們大家就又回到以前那種艱苦的日子了,你覺得我們會希望這樣嗎?”
吳偉心里一驚,他本來還想著天下太平之后,就遠離朝堂和政治,再也不問國家大事,帶著自己心愛的人過世外桃源般的隱居生活。不過,形勢所迫,吳偉突然發現,發現自己不知不覺之中,再也回不去了,因為他已經不能代表自己,而是代表因為自己而過上好日子的手下軍隊士兵,代表的是無數的商人、工坊主和工人,他已經騎虎難下,如果自己失勢了,那肯定會遭遇傳統封建官僚的反擊,代表的是新興的資產階級,所以他已經不能失敗,只能成功。
一旦失去手中的權力,尤其是手中的軍權,他到可以全身而退,但這些新興的資本家,作坊主人,海上貿易的商人,手工藝人,工廠的工人,那么等待他們的將是萬劫不復的境地,新興的資本主義萌芽就可能被扼殺掉。
吳偉只想大喊:我只不過是個廢柴,這么沉重的擔子我根本擔不起啊!
雖然有很多大臣彈劾吳偉,但崇禎并沒有處理吳偉,也許是他聽了太子的一席話有所觸動。這時候,正好云南、廣西向朝廷告急,原來南面的安南國居然趁著大明忙于與北方的流賊和韃子作戰,主要軍力都集中在北方,南方軍力空虛之際,居然悍然挑起戰爭,由于安南蓄謀已久,南方的官兵由于根本沒有防備,且南方由于承平日久,軍備廢弛,根本不是安南軍隊的對手,安南勢如破竹,連續攻下了普洱、紅河、百色、崇左、欽州等州府,形勢非常嚴峻。
崇禎沒有多想,立即命令吳偉率領軍隊去救援。吳偉也松了口氣,他感覺自己根本不適合官場里的爾虞我詐和爭權奪利,現在好了,正好可以借著這次機會遠離朝堂。
再說說安南國王阮文勇,安南和朝鮮一樣,雖然是個小國,但始終有個大國夢,他始終有個夢想,那就是恢復安南歷代祖先的榮光,安南一直將秦國大將趙佗作為自己的開國國君,一直認為中國長江以南的地方都曾是他們的領土,只不過是被無恥的漢人給奪取了,總有一天他們要拿回來。
為了那一天,安南國王阮文勇一直在厲兵秣馬,他看到大明現在被西北的流賊和東北的韃子搞得焦頭爛額,根本無暇顧及南方,南方兵力空虛,他們覺得機會終于來了,于是立即集中精銳力量大舉進攻中國南方各州府,一開始由于大明南方軍備廢弛,再加上沒有準備,措手不及,確實被他們占了便宜,一路勢如破竹,安南國王阮文勇頓時信心大大膨脹,感覺別說恢復安南盛世,就是攻下整個大明都不是沒可能。
正當阮文勇在做著天朝大國的美夢,但隨著吳偉救援部隊的到來,他的美夢就結束了,不但結束了,而且隨著吳偉的到來,還是他噩夢的開始。
吳偉率領軍隊星夜兼程,只三天三夜,就抵達了戰場,很快就將狂妄的安南軍隊打回了原形。安南國王和官兵這才發現他們是如此的不堪一擊。只打得他們抱頭鼠竄、哭爹喊娘。很快,他們占領的普洱、紅河、百色、崇左、欽州等州府又相繼回到了大明的懷抱,安南軍隊全線退回到了大明國境線外。
但吳偉并沒有停止進攻的腳步,吳偉決定要給無恥的安南人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要讓他們知道敢于冒犯我中華的下場,要他們明白煩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在吳偉的字典里,沒有以德報怨這詞語,只有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而且還是十倍百倍的奉還。只有讓敵人生不如死,痛不欲生,悔不當初為何當初會豬油蒙了心,要去冒犯偉大的天朝。
吳偉趁勝追擊,攻入安南。在吳偉先進強大的火炮火槍和全副武裝訓練有素的軍隊面前,安南哪里是吳偉的對手,只用了不到三個月時間,安南軍隊死的死,降的降,很快就土崩瓦解了,最終安南國王阮文勇也成了俘虜,吳偉順利的占領了安南國全境。
這一仗打的可以說是非常的漂亮,令大明舉國上下歡欣鼓舞,揚眉吐氣,吳偉現在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更是被大明百姓稱之為大明的救星和戰神,吳偉的影響力更是達到了頂峰。不過與此同時,崇禎對吳偉更加的忌憚,
這時候,崇禎想到了一個很好的既可以給大明百姓一個交代,又可以一勞永逸解決吳偉威脅的方法。崇禎下旨,為了表彰吳偉的豐功偉績,決定賜封吳偉為安南王,封地正是安南國,而且世襲罔替。這可以說是朝廷和崇禎對吳偉非常大的恩典了。要知道大明開國以來除了開國之初朱元璋的義子曾被賜封過王爺之外,還從未有異姓官員被賜封過王爺,可以說是開了大明的先例,享受到了未曾有過的殊榮。舉國上下都盛贊皇帝英明,皇恩浩蕩,同時也都覺得吳偉獲此殊榮是實至名歸。
不過吳偉成了安南王之后,也意味著吳偉同其他的大明王爺一樣,被永遠的圈禁在了自己的封地上,若沒有奉詔則不能離開封地半步,否則就是謀逆的大罪。而且崇禎還對吳偉不放心,為了以防萬一,特意在與安南交界的邊境部署了重兵進行防備,防備吳偉的軍隊由世鎮永南的鎮國公沐勝負責。
崇禎自以為現在西北的流賊已經基本消滅,東北的韃子已經元氣大傷,現在又除掉了吳偉這個隱患,大明已經天下太平了,很快將迎來國泰民安的盛世,大明將在他手里實現中興,自己將成為大明的一代明君。
但他卻根本想不到,等待他的根本不是大明的中興,而是大明的末日。
東北關外,滿清因為皇太極死亡造成的對皇位的爭斗也結束了,最終,同原先的歷史上一樣,由于豪格和多爾袞兩派相持不下,最終由皇太極最小的兒子福臨成為新的皇帝,也就是順治帝。
這其中還有一段民間流傳的軼事,說是皇太極最為寵愛的皇后大玉兒,曾經是多爾袞的戀人,當年多爾袞出使蒙古,對大玉兒一見鐘情,但蒙古國首領為了政治需要,將大玉兒許配給了大清國的皇帝皇太極,這是多爾袞心里最大的傷痛。
大玉兒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兒子福臨順利當上皇位,不惜將自己獻給自己的老情人多爾袞,才最終換來讓多爾袞同意輔佐福臨登上皇位,更有甚者民間甚至傳言福臨是多爾袞和皇后大玉兒生下的種。
同時,滿清與朝鮮的戰爭也進入了尾聲,朝鮮由于連年戰爭,國力到了極限,加上再也拿不出錢購買吳偉手中昂貴的武器和盔甲,沒有了先進的武器和盔甲,朝鮮再也支持不住,只好向滿清請求和談。滿清由于盛京被毀,可以說是元氣大傷,如今最重要的是休養生息,也想盡快結束這場戰爭。于是雙方一拍即合,在滿清的軟硬兼施、威逼利誘之下,朝鮮最終同意斷絕與大明的關系,改尊滿清為自己上國,每年還向滿清進貢白銀一百萬兩,糧食十萬石,再加美女一百名,除此之外,還要求朝鮮將所有原本吳偉贈送和賣給他們的火槍彈藥和盔甲全部交給滿清,這才最終征得滿清的諒解,達成停戰協議。
由于有了朝鮮的大量的進貢,滿清迅速恢復了元氣,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還得到了朝鮮軍隊手中原本是吳偉贈送和賣給他們的先進的火器和盔甲,他們已經領教過這種武器和盔甲的厲害,得到這種火器和盔甲,他們如獲至寶。吳偉萬萬沒想到,自己原本提供給朝鮮為了對付滿清的先進的武器和盔甲,結果卻讓滿清得到了,讓他們如虎添翼,有一天成了反過來對付自己的利器,他也是氣的差點吐血。
不過他們從朝鮮軍隊手中繳獲的武器和盔甲并不多,要想裝備全部軍隊根本不可能,滿清于是試圖仿制,不過幸虧制造鋼材的工藝被吳偉列為最高等級的軍事機密,因為沒辦法制造合格的鋼材,就算他們想盡各種辦法,也無法造出同樣的火槍和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