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詭異的朝堂
- 明末廢柴
- 吳前法
- 3319字
- 2021-03-05 09:56:36
國公府,對于最近外面流傳的這些話,軍師感覺有點不對勁,問吳偉道:“大人,不知您最近有沒有聽說外面流傳的關于你的一些話?”
吳偉點了點頭,軍師提醒道:“大人,我總覺得這件事情不簡單。”
吳偉卻不以為意,道:“唉!軍師你多慮了,更何況我又沒做虧心事,身正不怕影子斜,我怕什么。”
但軍師卻不這么認為,憂心忡忡的說道:“大人,話不是這么說的,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大人好比是皇上手中一把鋒利的尖刀,可在危急時刻給敵人致命一擊,但如今西北的流賊也已經基本消滅,韃子元氣大傷,短期內已對大明構不成威脅,天下基本已經太平,那大人您這把尖刀的作用基本上就沒有了,而且大人您這把鋒利的尖刀就成了雙刃劍,對皇上來說就非常的危險,有你這把鋒利的尖刀在的一天,皇帝就會夜不能寐,他深怕有一天大人這把尖刀會刺向他自己。”
軍師繼續道:“大人,你知道歷朝歷代統治者最忌憚的是什么嗎?”
“什么?”吳偉很好奇。
“就是功高震主、賞無可賞。大人這次因為成功的解決了錦州危機,重創了韃子,又立下了大功,接下來就是賞賜,但大人如今已經是鎮國公了,如果繼續賞賜的話,就是王爺了,要知道大明自開國以來,除了太祖的義子曾經賜過異姓王爺之外,還從未有異姓成為王爺的先例。而且更嚴重的是,如果大人因為這次功勞升為王爺,那下次大人再立功呢,怎么賞賜?”
吳偉陷入了深思,正在此時,侍衛帶了一封信件進來,說是有一個神秘人要轉交給自己的。吳偉打開一看,嚇了一跳,原來這封信居然是寫給吳偉的,而寫信的人正是當今大明最大的反賊李自成,在信中,李自成對吳偉故意放走自己表示了感謝,并表示自己和吳偉是結拜兄弟,自己明白吳偉的好意,在信中李自成還說大明氣數已盡,說以吳偉的實力,你我兄弟聯手,定能奪取大明江山,這江山本來就是能者居之,為何替老朱家賣命不值得。
吳偉詢問侍衛,這信件到底是何人所送,但侍衛表示那人指使要求轉交,并沒有留下姓名,就行色匆匆的走了,吳偉只好將這封信燒掉。
就在此時,突然,宮中有人傳旨,說是崇禎召見。吳偉感覺有點奇怪,但并沒有多想,立即隨傳旨的公公進宮,御書房之中,崇禎臉色并不好,來回的踱步,見到吳偉進來,淡淡道:“吳愛卿,你來了。”
“微臣參見陛下,不知陛下召見微臣,所謂何事?”
“哦,也沒什么事,”
崇禎來回的踱步,過了半天,忽然,他緊緊的盯著吳偉,問道:“吳愛卿,不知你和闖賊李自成熟不熟?”
吳偉嚇了一跳,他突然有一種很不好的預感,但盡量鎮定道:“陛下,微臣不知陛下是何意?闖賊李自成,微臣自然認識。”
“啊,沒什么。”
“朕聽說你們不僅僅是認識,而且還是結拜兄弟,可有此事?”
吳偉心里大驚,但很快鎮定下來,但他的神色變化并沒有騙過崇禎,崇禎忽然露出失望的神情。吳偉本來想不承認,但他還是如實回答道:“沒錯,微臣當初確實是和李自成是結拜兄弟,不過——”
見吳偉親口承認了,崇禎的更加失望,他打斷了吳偉的解釋:“好了!吳愛卿,朕明白你對大明是忠心的。朕只想問你,你現在還同李自成有沒有聯系?”
他不想崇禎對他有什么誤會,只能撒謊道:“陛下,微臣,微臣后來并沒有同李自成有聯系。”
崇禎突然感覺好失望,并感覺心里很冷,他道:“好了,吳愛卿,既然如此,那沒事了,你走吧。”
吳偉頓時感覺后背涼涼的,原來早已被汗水濕透。他突然想到了今天這封離奇的書信,頓時有一種很不好的預感,因為事情不會這么巧。這一切難道是李自成的陰謀?
等吳偉走后,一個太監站在崇禎身后,道:“再加上這封信和吳偉的表現,老奴覺得證據基本已經確鑿,否則李自成也根本不可能順利逃走,而且,老奴好奇的是,那天為何只有高迎祥被抓,而李自成卻根本沒有進入子無谷,據可靠情報說是這是吳偉和李自成相互勾結故意設下的陷阱,目的是除掉高迎祥,一可以將高迎祥作為向朝廷邀功的輝煌戰績,二是除掉了高迎祥之后,能夠讓李自成順利替代高迎祥成為新的闖王,可謂是一箭雙雕。”
崇禎臉色愈加陰沉,命他繼續說下去,那太監見狀,知道崇禎已經相信了,露出了不易察覺的笑容,繼續道:“陛下,據可靠情報,為了能讓李自成順利當上闖王,鞏固地位,吳偉還配合李自成排除異己,張獻忠親當初就是上了吳偉和李自成的當,偷襲所謂的官府糧庫所在地,結果他發現上當了,吳偉的軍隊仿佛早就料到了,專門在等他們,為此他才決定接受熊大人的招降。除掉了張獻忠之后,李自成就鞏固了反賊中的地位。”
崇禎臉色又陰沉了幾分,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陛下,當初李自成已經被熊大人和張獻忠的軍隊包圍了,按道理他們不可能逃脫,當初熊大人攻打李自成是秘密進行的,并沒有告知吳偉,但蹊蹺的是吳偉不知怎么回事居然知道了,并以最快的速度趕了過來,并命令熊文燦和張獻忠的軍隊退下,因為吳偉是熊文燦的上級,熊大人只好遵從命令退下,結果李自成就順利的逃脫了,要知道,世人都說吳偉的軍隊非常強大,就連韃子也根本不是對手,李自成只不過是流賊,根本不是韃子的對手,自然也不是吳偉的對手,可為何會在吳偉軍隊的眼皮底下得以順利的逃脫呢,陛下,您難道不覺得奇怪嗎?”
崇禎此刻臉色陰沉如水,那人知道自己的目的基本達到了,但他還想繼續添一把火,道:“陛下,吳偉欺君罔上,圖謀不軌之心,還不止于此。”
“啊,快說,還有什么!?”
“陛下,老奴聽說,此次吳偉根本沒有去救錦州,而是去了朝鮮。”
豈有此理!朕不是讓他直接救援錦州的嗎,并沒有讓他去朝鮮,
“陛下,吳偉去了朝鮮,不但冒充大明使臣,還縱容自己的手下肆意奸淫朝鮮國的女子,敗壞了大明的形象,這些還不是最過份的,他甚至還假傳圣旨!”
“啊!吳偉真是好大膽!他真的是要反了嗎!?”崇禎的心情已經轉為了憤怒。
這就是這太監的陰險之處,他要是先說吳偉并沒有去錦州,而是去了朝鮮并假傳圣旨這事,崇禎并不會覺得很嚴重,但是因為有李自成的事情作為鋪墊,再給吳偉套上欺君罔上、圖謀不軌的罪名,那性質就非常嚴重了。
那太監看到崇禎果然憤怒了,知道自己的目的完全達到了。
“可惡,實在是可惡。必須要嚴懲!”崇禎異常憤怒。
那太監卻道:“陛下,萬萬不可啊!要知道他現在手握重兵,就連韃子也根本不是他的對手,要是惹怒了他,萬一他真的造反了,那就危險了。”
崇禎臉色更加陰沉,他癱坐在龍椅上,不知心里在想什么。
第二天的早朝,吳偉感覺氣氛有點不對,但具體哪里不對,吳偉又說不出來。崇禎坐在御座上,有意的看了看吳偉,臉上露出了冷色。
早朝正式開始,崇禎先宣布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滿清派了使者來向大明求和,并簽訂了世代友好條約,表示與大明世代友好,永不再戰。為了表示誠意,滿清還愿意歸還關外被占領的部分土地。
頓時,朝堂一片歡呼,同時都跪下高呼:“陛下圣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這幫大臣也是對滿清非常害怕,已經產生了心理陰影,如同老鼠見了貓,如今貓主動說愿意不吃老鼠了,那老鼠還不高興得要死。如今西北的流賊基本消滅,東北的韃子也簽訂了世代友好條約,天下終于太平了,他們也仿佛看到了國泰民安的盛世即將到來,他們當太平官的好日子也要來了,終于可以愉快的無所顧忌的搜刮民脂民膏,又可以在屁民頭上作威作福、隨意的拉屎拉尿了,再也不用擔心流賊和韃子破壞自己的幸福生活了,自然是人人發自內心的感到歡欣鼓舞,山呼萬歲萬歲萬萬歲了!
眾人皆醉我獨醒,唯有吳偉卻保持了冷靜,覺得這所謂的狗屁世代友好協議完全都是假的,韃子如今是元氣大傷,而且正在東線同朝鮮戰斗,他是怕大明會在背后插他一刀,到時候腹背受敵,他難以招架,所以才會故意簽訂這個所謂的世代有好條約來迷惑大明,也只有這些朝堂上昏聵的官員才會相信韃子的伎倆,隨便找民間任何一個百姓也不會相信韃子的鬼話。要知道狼永遠改不了吃肉,狗永遠改不了吃屎,如果有一天那狼突然說自己現在改吃素了,你會信嗎?
而所謂的歸還關外的部分土地,那更是扯淡,韃子之所以放棄這些土地,是因為這些土地完全是不毛之地,根本沒什么價值,而且由于沒有城墻,這些土地就算大明得了這些土地,也根本守不住,到時候韃子緩過氣來,還是可以輕松的奪回去。更何況就算韃子不歸還,大明也可以輕松的占領,如今韃子元氣大傷,又不想腹背受敵,所以根本不敢對大明出擊。
而且吳偉覺得韃子如今元氣大傷,此刻是消滅韃子的最好機會,機不可失,否則等他緩過氣來,想再消滅他們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