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暗箭難防
- 明末廢柴
- 吳前法
- 3310字
- 2021-03-03 15:43:44
韃子從錦州城下撤軍之后,吳偉帶著部隊進入了錦州,孫承宗率領全城將士迎接他,并跪了下去,感激的說道:“我代表錦州全城百姓感謝公爺,多虧公爺及時趕到,否則慢一步,不但錦州城就要落入韃子之手,我們全城百姓都要遭遇韃子的毒手了。”
吳偉連忙將孫承宗扶起,道:“老將軍快快請起,晚輩愧不敢當。”
在城里了解到情況,吳偉越發感動,因為城內缺糧,孫承宗帶頭將自己的戰馬殺了吃肉,然后,他和全城的戰士一樣,每天只吃一碗稀粥,加一個難以下咽米糠野草樹皮做成的窩窩頭。不過最后就連這樣的稀粥也沒有了,甚至最后連這樣難以下咽的窩窩頭都沒有了,城里能吃的東西全都吃光了,甚至有人開始吃死尸。要不是吳偉晚來一步,就算韃子不進攻,全城的將士和百姓也會全部餓死。
看到孫承宗和全城將士百姓渾身都是血跡,而且因為饑餓而面黃肌瘦的樣子,吳偉流淚了,他道:“老將軍,你們受苦了!我代表朝廷感謝你們!”說完,在吳偉的帶領下,全體將士都給他們下跪。
孫承宗向吳偉打聽京城對自己家人的處理,吳偉如實相告,說是他的副將劉松逃回京師,傳回假情報說孫將軍已經投靠韃子了,錦州已經失守,皇上盛怒之下,原本是要將孫將軍和手下的家人全部押入大牢,但吳偉覺得可疑,他力排眾議,決定親自帶兵來營救他。
孫承宗不禁對劉松破口大罵,原來這劉松見錦州城被韃子包圍后,見形勢不妙,于是趁著城內不備,偷偷溜出城外投靠了韃子,韃子就利用他給大明帶假消息。
孫承宗又想到了自己府里的家丁孫興,他命人將孫興帶上來,孫興知道事情已經暴露,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說出了事實的真相。
原來孫府這個家丁其實是一個爛仔,平時喜歡吃喝嫖賭,因為賭博欠下了高利貸,如果還不出來,就要被砍死,于是被韃子在京城的奸細利用了,沒辦法,他為了還清賭債,只能聽從韃子的安排,給孫承宗帶來全家被殺的假消息。
至此真相大白,孫承宗并沒有叛變,正是因為在他和他的手下,以及錦州的全城百姓,克服了缺糧、缺乏武器彈藥等等難以想象的惡劣條件和困難之下,足足堅持了三個月,才等來了吳偉的援軍,順利的保住了錦州。崇禎得知真相之后,非常感動,也覺得萬幸,他若是沒有聽從吳偉的話,草率的將孫承宗和他的干將的家人投入大牢,會寒了多少對大明忠心耿耿的武將的心。崇禎對叛變韃子、編造虛假消息的劉松非常憤怒,命人將其凌遲處死,并誅九族。
韃子由于盛京被毀,皇太極剛剛狗屁,為了爭奪皇位,國內各派陷入暗中較量之中,人心動蕩,而且東線與朝鮮的戰爭又陷入了僵局,因此根本無暇顧及大明,而且韃子還非常擔心大明此刻會乘虛而入,因此特意派了大漢奸范文程作為使臣來到北京與大明進行和談。
崇禎接見了范文程,范文程一改往日滿清使者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姿態,而是顯得非常的畢恭畢敬,跪下道:“大清使臣范文程參見大明陛下。”
崇禎好奇道:“聽你口音,你是漢人?”
范文程如實回答道:“陛下好眼力,微臣確實是漢人,微臣是遼東沈陽人,微臣還是萬歷四十三年的秀才。”
“哦,你原來還是秀才!”崇禎來了興趣:“那你為何要替滿清效命?”
“陛下,說來慚愧,當初八旗軍攻下了微臣的家鄉,微臣為了活命,才不得不投靠滿清。”
“哦,原來如此,那也不怪你。”
“多謝陛下,但微臣投靠滿清之后,一直未嘗忘記自己是大明的子民,所以一直勸誡滿清皇帝要對漢民行仁政,要同大明時代友好,但無奈微臣官微言輕,滿清皇帝還是數次進犯我大明,微臣卻無能為力,每次為此都深感痛心,如今滿清先皇不幸駕崩,微臣感到機會來了,主動向大清皇太后請求與大明搞好關系,太后恩準了。此次微臣就是代表大清想和大明締結世代友好條約,希望大明和滿清世代友好,永世不再有戰爭。同時,為了表示我們的誠意,大清還愿意將原先占領的遼東部分土地歸還給大明。”
崇禎心里大喜,看來這次滿清是真心求和,否則也不會將占領的土地歸還。能不打仗是最好的,要知道,崇禎對滿清非常畏懼,尤其是當初滿清入關包圍京城的時候,崇禎的心情第一次感覺如同末日般來臨般恐懼,可以說是對韃子產生了心理陰影。說句難聽的話,只要韃子不主動上門找事,他就謝天謝地了。如今滿清居然主動上門求和,崇禎自然是求之不得,因此連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下來。
見崇禎居然連想都沒想就答應了這個所謂的世代友好條約,范文程臉上露出了不易察覺的輕蔑還有一份失望的表情,范文程覺得,大明有這樣的皇帝在,就算有吳偉這樣的猛將兄,也難保不滅。
如今,西北的流賊已經基本被消滅,關外的韃子正在陷入與朝鮮的戰爭之中,無暇顧及大明,而且由于盛京被毀,皇太極剛狗屁,可以說是元氣大傷,又與大明簽訂了世代友好條約,可以說短期之內已經無法對大明構成威脅。如今天下基本已經太平,崇禎心情也是少有的好,他擇了個吉日,來到太廟向列祖列宗報告這個好消息。
當然,這一切都離不開吳偉的功勞。這次,無論是上到朝廷,還是下到民間,出現了少有的一片贊揚吳偉的聲音。不過在這一片盛贊聲中,卻漸漸變了味,有些贊美的話甚至可以說是有點誅心。
比如有人盛贊吳偉是大明的中流砥柱,是大明的救星,說若沒有他,估計大明早就亡了。有人認為吳偉功勞這么大,應該要重賞,起碼要封吳偉為王爺。吳偉現在已經是國公了,再封賞的話確實只有王爺了。但自開國以來,大明除了開國之初,朱元璋的義子封過王之外,還沒有異姓封王的先例,吳偉如果被封為王爺的話,那將是大明開國以來的第一人。
有人甚至不知出于何種目的,說吳偉這次只憑著一萬人就戰勝了十萬多號稱“后金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韃子,放眼天下,已經沒人是吳偉的對手。所以封吳偉為王爺一點都不為過,甚至還覺得不夠。因為憑吳偉軍隊現在的實力,就算打下京師也是手到擒來的事。這話很明顯就有點誅心了。
這些話難免也流入到皇宮之內,以及崇禎的耳中。崇禎一開始還沒放在欣賞,以為這只不過是民間飯后茶余的閑話,但這種話聽得多了,崇禎的臉色漸漸變得不好了。
這時,正巧說有一個道士求見,崇禎感覺很好奇,命他覲見。
這是一個年齡約莫二十來歲的年輕道士,崇禎問道:“敢問這位道人來自何處道觀,找朕所謂何事?”
那道士將一個物件呈了上去。自我介紹道:“貧道是龍虎山正一道人門下弟子,是托家師之命特意來給陛下帶一句話。”
崇禎仔細的端詳了這個物件,確實是他賜給國師龍虎山正義道人的物品,崇禎好奇的問道:“哦,國師要你帶給朕什么話?”
“陛下,家師夜觀天象,發現天有異象,所以特意命我來給陛下帶一句話提醒陛下。這句話是“成也問天,敗也問天。””
“國師這是何意?”
“陛下,國師特意交代,天機不可泄露。弟子也不知何意,他說很快陛下就會明白的。”
崇禎只好作罷,命人對這名道士重金賞賜并送出宮。出宮之后,那名道人露出了神秘的笑容。
“成也問天,敗也問天。”崇禎對這句話想了好久,但還是琢磨不透,正巧他身邊站著一個太監,崇禎就隨口問他這句話什么意思。那名太監想了片刻,突然道:“陛下,老奴好像明白國師這句話的含義了。”
“哦!你說說看。”
“所謂成也問天,敗也問天,問天是一個口字,一個天字,不就是吳字嗎!”
“哦,問天,問是一個口字,假一個天字,還確實是吳字,不錯,想不到你解釋的還有點道理,那這個吳字又代表什么呢?”
“陛下,老奴不該說。”
“朕恕你無罪,快說。”
那太監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道:“不知陛下有沒有聽到最近外面流傳的一些話?”
“什么話?”
“陛下,外面現在都在說,大明之所以能夠基本實現太平,都是虧了有鎮國公吳偉和他手中的這支部隊,都說他的軍隊實力非常強,就連韃子也根本不是對手,這次更是以一萬人就戰勝了十萬名的韃子,可以說是放眼天下,沒有敵手。老奴還聽到一句非常大不敬的話,也不知道該講不該講。”
“講!”
“陛下,有人還說因為吳偉的功勞這么大,就算賜封他個王爺也不為過,否則憑他手里的兵,就算打下京師也是很輕松。”
“住口!”崇禎突然大怒道。
那太監嚇得立馬跪在地上請罪:“奴才該死,奴才該死!”
過了半天,崇禎才道:“算了,你起來吧。不過下次不可妄言,否則朕決不輕饒!”
那太監露出了死里逃生般驚恐的表情,但如果仔細觀察的話,你還能發現他臉上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
就在此時,忽然,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突然求見,崇禎好奇,命覲見。駱養性將一封信送到了崇禎面前,崇禎好奇的抽出這封信,臉色卻突然變得非常的陰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