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019春
- 秀林
- 澡雪皓皓
- 2023字
- 2020-05-12 23:58:55
待馮氏、王氏二人被衙役帶走后,林府正廳又恢復了寂靜。
且是比剛才更加沉默的死寂。
林清輕吁出一口氣,心中暗想,外頭那些人,應該是清理的差不多了。
此番行動前,梅冬曾勸她,如此行事雖能徹底根除馮氏等小人,但到底是未出閣的小娘子,過于張揚直接,于林府于她自己終是有損。
索性她便直接將事做絕,倘或實在是有損,損的也是她的聲名。
女兒家的聲名,在這滿口仁義道德、行動規矩禮儀的世上,的的確確是非常重要,但她如今卻深知,活著更為重要。
世人口中眼中的聲名,翻手云覆手雨,可雞犬升天可殺人無形,但熬過去了才能活得更好。
有時,為了護住最要緊的東西,犧牲掉一些虛于表面的聲名美譽,并不是什么壞事。
”明日起,各人除了手上現領的活兒,每日卯時至偏廳議事。“
她望了一眼梅冬,道:“你仔細查問各人信息,如家中人口、擅長何事、曾在何處供職等等,一一盡述,讓春草幫你寫下來,你核查無誤,再送與我仔細看。”
“數日后,待我盡數知曉你們各人的情形后,再頒布新的管事條例。在這期間,諸位還請耐性兒,不必打量我還年輕,不懂輕重是非。你們只管看,那等勤懇能干之人,所勞所得,便知世道總是還有些公平可言才好。”
她慢條斯理地說著,聲音柔和。
全然不似方才指責馮王二人氣勢,但這份柔和,在底下諸人看來,卻是不再與她的年紀聯系起來。看向她的目光,及應答的語氣,也已經截然不同。
沒有人再當她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嬌弱千金,也沒有人再小瞧她是娘死爹不醒的幼小孤女,這般雷霆手段,這般黑面無情抹得下來,這世上當真罕有!
梅冬有些擔憂地看了自家姑娘一眼,還是沉聲答應了。
這些事,若是傳到金陵舅太太耳朵里,那姑娘的婚事……
唉!
可不如此行事,這林家定是要教那些貪得無厭的白眼狼給霸占了去,姑娘拖著昏迷不醒的老爺和剛過繼來的幼弟,一個人踽踽獨行,沒個知心得力的人幫襯,這份艱難,不霸道果決些,肯定會被欺負得抬不起頭來。
總之,太難了……
梅冬忖度著,一面又聽林清繼續吩咐:“家里的賬本,外面的一套,家里頭的一套,進出分開,從前太久的我不會究責,但是事無巨細,必當一筆一筆寫出來。在我看完出新的賬務規矩前,你們盡按著從前規矩行事,但等我出了新規矩,便按我的規矩來。”
“賬務問題,讓蟬兒協助夏二家的,一一整理出來。外頭的莊子鋪子,暫時由夏大夏二來統領,每日卯時到偏廳議事回報。”
夏大和夏二,是夏蟬的嫡親哥哥,她家都是林府的家生子,是林清母親原來娘家帶來的乳母的娘家人。
林清這一番安排,仔細明白,輕重緩急安排得妥帖周到。
底下原本擔心她年輕胡來的人,心中也寬松了片刻。
畢竟林府這樣的人家,殷實而不苛待下人,不是隨便換個主雇就能遇上這樣的。
一時間,眾人齊齊點頭稱是,無一不服從。
且只看后續,大小姐怎么立那新規矩了。
……
至晚間,林清伺候林父湯藥后,自行洗簌正欲睡下時,外間忽然有丫頭急匆匆來報信。
梅冬呵斥了幾句,接過丫頭手中錦盒,悄悄地送到碧紗櫥里,見林清還坐著梳頭,便進來回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那丫頭是收了甄銳的好處,特來后院送信。
說是金陵加急送來的,必要今晚送至林姑娘面前才行。
林清對著菱花銅鏡向身后梅冬的身影笑道:“無妨,拿來我看看。”
梅冬遞過錦盒,悄然退至一旁。
一見到錦盒上那株清麗芙蓉時,林清的臉色便有些不大好。
待至打卡錦盒,那里頭只有一塊天青色鮫綃帕子,帕子上空無一字。
尋著機括處,再打開,便是一張信箋。
展開來,是熟悉而又陌生的蠅頭小楷。
霎時間,溫潤的濕氣縈繞于眼眶,酸澀著沉痛著,以至漸漸冷靜。
模糊的視線,清晰后,那字里行間的意思,才真正躍入心底。
知安吾妹,見字如晤。
原本她以為,今生今世她都不會再與那人相逢,甚至永無交集了。
她也想象不到,如晤,倘或真的再見時,她會怎么樣。
陌上春花尚阻于風雪,吾妹可緩緩歸矣。
若是從前,她看到這一句,必是要氣惱一場。
這樣私相傳遞,又寫出這樣的話。
至她于何地?
再看那方天青色鮫綃帕子,她心中越發沉了下來。
上一世自己凄涼慘死的禍端,便是源于此,源于這發乎情止乎禮的私相傳遞。
雖然不怪他,但上一世的意難平,到這輩子的心灰意冷乃至完全斷絕念想,她始終疑惑,到底是天不遂人愿還是未曾盡全力?
只是重活一世,她不想多費神于所謂兒女私情上頭,更不想再讓自己陷入那樣的困局,渾渾噩噩以致心智蒙蔽,周遭親近之人乃至自己,都遭了毒手尚且不自知。
春再來,春暖花開時,她要回的,不是金陵。
那個錦繡繁華卻又蝕骨炎涼的地方,不是她應回之所。
與那人一起親手植下的忍冬藤,想來春風再至時,依然會以繁盛熱鬧之姿開滿竹籬墻。幽香四散,有人經過將這芬芳嗅了去,必會沉醉贊嘆,卻無人能知留香的人早已拋卻了那時的心思。
風雪也好,春花也好,那人再也不會等到自己的歸人。
明知無望的結局,先放棄的是她,也許才是最好的結局。
趁如今,情還未深,毒還未中,便從此斷了念想。
窗下燈花爆了一截又一截,視線清晰又模糊,模糊又清晰。
直至淚痕將那素白箋上的字跡完全濕透,再也看不清時,她才緩緩抬起頭。
那字里行間的情意,如幽咽冷泉,向西而逝,終將有一日雋永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