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隗本來見到這么人支持自己,參劉翔一本,還滿心歡喜。
現在見劉宏將話題轉給自己,他能怎么說?
他能說李氏一族做的對?
估計沒有說完不用劉宏吩咐,劉翔就能一刀把他斬殺了。
再說了,他要是再支持李氏家族,那不就是向劉宏表明,造反有理了。
那劉宏會怎么想?他肯定想,既然你支持,是不是你們袁氏一族也有反叛之心?!
半晌,袁隗說道:“老臣失察,請陛下恕罪!”
說完他也無奈的退下,又一次無功而返。
眾臣不知其中原由,驚訝袁隗怎么又把話反過來說了,早知道這樣,我們起什么勁啊。
見袁隗吃癟,劉宏不由滿面笑容,和藹可親道:“袁愛卿,年老體衰,難免有失察之處,望愛卿平時多加保重身體,我大漢不能沒有你這樣的名臣碩老啊。
既如此,此事揭過。現在……”
劉宏停了一下,似乎有重要消息要說一般。
他臉色嚴峻,眼眸混濁中透出一股精光,神情激動的說道:“朕正式拜劉翔為驃騎將軍,晉封冠軍侯,食南郡萬戶!”
轟!
大殿再次炸開鍋了。
驃騎將軍這些朝臣還能接收,畢竟劉翔還在驃騎將軍的臨時職位上,現在不過是轉正而已。
可劉宏封劉翔為冠軍侯,這可是嚇壞了眾人。
雖然冠軍侯在侯爵上是最高的,但是在爵位上卻不是。
爵位上最高的是‘王’。
但冠軍侯這個侯爵名聲和意義,就不是那么簡單了。
冠軍侯這個侯爵,可是漢武帝特地給霍去病分封的。
因為其戰功顯赫,什么河西之戰,漠北之戰,都是著名戰役。
他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于閃擊戰、長途奔襲、以戰養戰和外大縱深外線迂回作戰,都未嘗一敗。
霍去病為解決匈奴邊患、開拓大漢西北疆域,做出了突出貢獻。
還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千古絕唱。
可想而知,劉宏是拿劉翔和霍去病相比啊。
現在劉翔被封為萬戶的冠軍侯,可以說,劉翔到哪里去,只要冠軍侯身份一亮,就能跪倒一大片。
見劉宏如此封賞,眾人紛紛跪倒,袁隗領頭大叫:“圣上不可啊,想他劉鵬舉年紀輕輕,何德何能當這冠軍侯的爵位?”
劉宏沒有說話,張讓卻替劉宏說道:“驃騎將軍如何當不得?
想當初黃巾額賊起兵造反,都要兵臨洛陽了,你等可有力相救大漢,于水火之中?!
還不是劉驃騎力挽狂瀾,斬黃巾三張首領的首級,黃巾渠帥更是無數。
后邊章等人聯合羌人北宮伯玉在涼州叛亂,都打到天水郡了。
要知道過了天水郡,可就是到咱這洛陽了。
又是誰在危難之中,扛大廈于傾倒之時?
是誰?是誰?!
是劉驃騎!!
此等精忠報國之人,如何當不得?!
難道讓你們這些人當得?
嘿嘿,想當,那也得看你們,有沒有那個能耐來當!”
說到最后,張讓的聲調,已經變成了嘯聲。
劉宏滿意的點點頭,還是讓父知道自己心中所想啊。
劉宏用眼神望了一下張讓,張讓立馬就明白劉宏在想什么。
連忙從案上,拿起一卷早已寫好的圣旨,輕輕打開。道:“劉鵬舉,接旨吧!”
劉翔也不管旁邊的那些朝臣,大步踏前,單膝下跪,雙手舉過頭頂,大聲說道。
“臣,接旨!”
張讓上前幾步,將詔書放到劉翔手中,劉翔小心翼翼的捧在手里,退回自己的位置。
你以為這樣就完了嗎?
還沒有呢,就見劉宏瞟向袁隗等人,高傲的向張讓點點頭。
張讓連忙從身后小宦官的手上接過托盤,來到劉宏身邊,就見托盤上蒙著錦帕,想來錦帕之下有一物。
劉宏哈哈大笑:“朕雖然比不得昔年孝武皇帝,不過,朕也有開大漢盛世之壯志,開疆擴土之雄心。”
說著,劉宏盯著劉翔道:“劉愛卿。”
劉翔見劉宏又叫到自己,連忙大步走到大殿中間,躬身道:“微臣在!”
聽完劉翔的應答,劉宏抓起張讓手中托盤上的錦帕。
錦帕之下是一柄劍,劉宏拿起這柄劍,來到劉翔身前。
看著劉翔那健碩挺拔身材,英姿颯爽之雄姿。劉宏滿意點頭道:“這震懾天下宵小,為大漢開疆擴土的事,就交給皇弟了,望弟不負朕之所托。”
劉翔一正身色,朗聲道:“臣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劉翔這句回答,正中劉宏內心深處。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正是朕想要的臣子啊。
只有忠心之人,才能說出如此的話來。
劉宏把劍放在劉翔手中,劉翔及其他人,都不知道此為何劍。
不過在上首的盧植,卻是大叫一聲:“泰阿劍!”
盧植本來瞇眼假寐,每天朝廷盡說些無關緊要的話題,他也不想摻合。
就連剛才,劉翔被封為冠軍侯他也不驚訝。
反而他對劉翔這個年青人,頗為贊賞。
劉翔當冠軍侯,總比那些無能之輩要強上許多,他心中也沒有其他想法,更沒有嫉妒。
可是,劉宏突然將這柄泰阿劍拿出來給劉翔,要知道泰阿劍可不是一般的劍。
泰阿劍原本是春秋楚國的鎮國之寶,是歐冶子和干將兩大劍師聯手所鑄。
兩位大師聚天時、地利、人和三道歸一,才鑄就此劍。
晉國當時最為強大,晉君當然認為自己最有資格得到這把寶劍。
但是事與愿違,此劍卻在弱小的楚國手里。
晉君當然咽不下這口氣,于是向楚王索要此劍,被楚王拒絕。
于是,晉君出兵伐楚,欲以索劍為名,借機滅掉楚國。
兵力懸殊,楚國大部分城池很快陷落,并且都城也被團團圍住。
這一困就是三年,城里糧草告罄,兵革無存,危在旦夕。
這一天,晉國又派來使者,發出最后通牒。
如再不交劍,明天將攻陷此城,到時玉石俱焚!
楚王不屈,吩咐左右,言明自己明天要親自上城頭殺敵。
如果城破,自己將用此劍自刎,讓士卒在自己死后,騎快馬奔到太湖,將此劍沉入湖底,讓泰阿劍永留楚國。
第二天,楚王登上城頭,只見城外晉國兵馬遮天蔽日,自己的都城宛如汪洋之中的一葉扁舟,隨時有傾滅危險。
晉國兵馬開始攻城,吶喊聲如同山呼海嘯,城破在即。
楚王雙手捧劍,長嘆一聲:泰阿劍,泰阿劍,我今天將用自己的鮮血來祭你!
于是,拔劍出鞘,引劍直指敵軍。
還沒等他自刎,匪夷所思的奇跡出現了。
只見一團磅礴劍氣,從泰阿劍上激射而出。
只見城外,霎時飛沙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獸咆哮其中。
晉國兵馬大亂,片刻之后,旌旗仆地,流血千里,全軍覆沒。
這件事情過后,楚王召來國中智者風胡子問道:泰阿劍為何會有如此之威?
風胡子曰:泰阿劍乃是一把威道之劍,而內心之威才是真威。
大王身處逆境威武不屈,這是內心之威的卓越表現。
正是大王的內心之威,激發出泰阿劍的劍氣之威!
盧植曾閱覽典籍無數,他一眼就能瞧出此劍就是泰阿劍。
泰阿劍又叫太阿劍,也是天子之劍。
劉翔擁有此劍后,正如他自己所說,斬殺袁氏滿門也不為過。
殿下眾人已經目瞪口呆了,袁隗也沒有想到。
以前軟弱昏庸的劉宏,今日怎么如此銳氣十足。
還好他知道劉宏的底細,不然他還真以為劉宏是一代明君了。
劉宏回到龍榻上,看著一臉懵逼的劉翔,心中暗暗竊笑,劉魔王也有驚呆的時候。
確實是驚呆了。
劉翔沒有想到,劉宏賞賜了一柄天子之劍給他。
之前一柄是仁道之劍,現在是一柄威道之劍。
劉翔有點搞不懂了,這劉宏是讓自己兩面三刀呢?還是善惡兩面?
管他娘的,反正又不是壞事,劉翔歪歪道。
眾朝臣在張讓的一聲“退朝”,匆匆離開了未央宮。
袁隗也急促的趕著腳步,好似這未央宮內,有惡魔猛獸一般。
待眾人離開后,劉宏也一改之前的威嚴,和藹可親道:“辛苦皇弟了,每每在危難時刻,都要皇弟出馬。”
“為圣上分憂,是臣之本分。”
“如今,叛亂已平,朕想開大漢盛世,不知皇弟可有何教朕?”
劉翔想了好一會兒,對劉宏娓娓道來。
“圣上,要想開盛世首,先要政令通明。
比如朝廷收三成的賦稅,可是到了各州各郡各縣甚至各鄉,都有可能是四成、五成、甚至七八成。
這些官員層層盤剝,讓天下百姓哪里能感受到圣上的仁德,他們只感到朝廷的暴虐。
而這一切,圣上是未知的,也不想其發生。
第二,就是要想這些政令通明,圣上就要選拔一些人才,越是寒門文士越好,這樣他們不會像世家那樣,拉幫結派。
而今大漢的人才,都掌握在世家手里,以袁氏為最,四世三公不是嘴皮說說那么簡單。
若是袁氏立旗造反,震臂一呼,想來七州皆有響應。
到那時,可不是黃巾賊那么簡單了,響應袁氏的都是各地官員,地方小門閥。
他們可不像黃巾賊一樣,是手無寸鐵的饑民。
他們都有裝備精良的私兵,到那時,其后果不敢想象啊!
圣上,您心中還是要早做打算啊!”
劉宏面色蒼白,剛才那會兒的激情,蕩然無存。他嘴里喃喃道:“讓朕再想一想,讓朕再想一想。”
看到劉宏的表情,始恿者劉翔,卻在一旁暗道:袁老頭,老子升官,你就看使絆子,今日老子也給你埋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