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化學教學研究性學習
- 衷明華 衷田田主編
- 1376字
- 2019-11-01 14:27:32
適合學生操作的氯氣制備及其性質的微型實驗裝置
2011級本科生:趙曉智 陳振娣
指導教師:衷明華
【摘要】鑒于教材中氯氣的制備及其性質實驗存在藥品用量較大、氯氣易泄漏等問題,本文對該實驗進行改進與創新,按綠色化學和微型實驗的要求,力求提高實驗的安全性,減少實驗用劑量,降低尾氣毒害性,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向學生滲透節約的理念和綠色化學思想,提高環保意識。
【關鍵詞】氯氣;制備;性質實驗;微型實驗
氯氣制備和氯氣的性質實驗在高中實驗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高考測試的重要內容之一,但由于氯氣是一種危害人體的物質,而且用高錳酸鉀與濃鹽酸反應制備氯氣,該反應速率快,很難控制反應的速率,并且伴隨較大的危險性,因此,人教版第一冊第四單元將其作為演示實驗,學生很少有機會動手實踐。為了讓學生親自動手做氯氣制備及其性質實驗,本文對該實驗進行改進、創新,按綠色化學和微型實驗的要求,力求提高實驗的安全性,減少實驗用劑量,降低尾氣毒害性。
一 實驗目的
(1)采用生活中的廢棄物如注射器等替代原設計器材,體現綠色化學理念,實現環境保護。
(2)研究微型實驗在氯氣制備及其性質實驗中的應用,節約能源,減少環境污染。
二 實驗原理
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
三 實驗儀器和藥品
(1)儀器:鐵架臺、側泡具支試管、注射器、直形通氣管、V形側泡反應管、直角形通氣管、乳膠管、小燒杯、有色小卡片。
(2)藥品:KMnO4固體、濃鹽酸、NaOH溶液、無水氯化鈣。
四 實驗裝置

氯氣制備及其性質實驗裝置
五 實驗步驟及其現象
(1)按上圖連接裝置。
(2)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3)向側泡具支試管中加入0.2 g的KMnO4。
(4)向V形側泡反應管的第一個凹槽中加入用蒸餾水潤濕過的有色小卡片,第二個凹槽裝滿無水氯化鈣,在V形凹槽中加入干燥有色小卡片。
(5)反應開始,將約2mL濃鹽酸緩慢注射到側泡具支試管中。過一會兒觀察到第一張有色小卡片褪色,而無水氯化鈣吸收水分,從而使氯氣變干燥,V形凹槽中的有色小卡片不褪色。
六 實驗現象的解釋
(1)將濃鹽酸注射入具支試管,濃鹽酸與KMnO4固體反應,產生黃綠色的氣體是氯氣,反應式為:
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
(2)第一個凹槽中用蒸餾水潤濕過的有色小卡片褪色,說明氯氣與水反應生成了HCl和HClO,生成的HCl和HClO具有酸性,此外HClO還具有漂白性,反應式為:
Cl2+H2O═══HCl+HClO
而第二張有色小卡片不褪色,說明干燥的Cl2不具有漂白性。
(3)小試管中一開始不斷有氣泡冒出,氣泡又逐漸消失,說明氯氣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掉了,反應式為:
Cl2+2NaOH═══NaClO+NaCl+H2O
七 注意事項
(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很重要。微型實驗所用的儀器比較小,用膠塞把裝置連起來很困難,同時導管也容易被堵塞,因此氣密性良好是實驗成功的關鍵。
(2)注射器的針頭不能太大,否則滴加NaOH溶液速度過快,反應太劇烈。
(3)要控制加熱的速度,以防反應液溢到直形通氣管中。
八 實驗結果與討論
(1)氯氣制備的常規實驗污染是相當嚴重的,刺激性的氣味使人難以忍受,而微型實驗用量少,即使有所泄漏,產生的危害也小,少量的尾氣處理起來也很方便。
(2)實驗現象明顯,便于控制實驗速率,提高實驗安全性。
(3)尾氣處理時,用NaOH溶液吸收氯氣,防止環境污染。
(4)實驗裝置簡單,容易操作又省時,便于學生自己操作,提高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
(5)試驗后無污染,符合綠色化學和微型實驗的實驗理念。
參考文獻
馬瓊勉,衷明華.氯氣制備及其性質微型實驗裝置的改進[J].中學教學參考,2013(2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