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終章 前塵舊夢
- 丹青繪吾
- 陸大庸醫
- 5545字
- 2019-06-13 23:20:19
夜幕,白駒穿梭于林。
這一抹白色后面,跟著熙熙攘攘的黑色鐵騎。
威武的軍旗在空中獵獵作響,上書“皇甫”二字。
皇甫謐易一馬當先,身上青衫激蕩,如一道流光來到了那片桃花林。
當他看見那片突兀出現的桃花林時,他便愣住了,他勒住了韁繩,然后放開了韁繩。
信馬由韁,不系舟。
白馬緩緩行到桃林前,春風一吹,桃花便在一瞬間于枝頭綻放,點點花瓣落在皇甫謐易的肩頭。
皇甫謐易低頭沉思了一陣,隨后拿起了韁繩。
他看著自己身后的軍隊,遙遙望向錢塘。
然后他調轉馬頭,朝著錢塘策馬而行,在他的身后,是武裝到牙齒的北涼鐵騎,還有數不盡的落花。
三天后,錢塘,李府。
身披黑色鐵甲的士兵已經開始清掃滿是血的街道。
念月橋下的水,終究還是紅了。
一襲青衫行過橋頭,走過熟悉的街道,讀書人對那些身穿兵甲的人視而不見。
無數步行的鐵甲隊伍間,一襲青衫在白馬上搖搖晃晃。
他腰間再沒了酒葫蘆。
他現在要去做一些事情,比如喝最后半杯酒。
打馬行過烏衣巷,青衫停在王侯旁。
皇甫謐易看著被繩子串成一串的囚犯行伍,一個灰頭土臉的胖子跟在一個中年人身后。
那胖子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著,身上布滿了紅色的條痕。
隨后,胖子身前的中年人仿佛心有感悟,他抬起頭,用渾濁的雙眼看著白馬上的青衫年輕人。
他沒來由地咧開嘴,口水從他的嘴角流出,他癡癡呆呆地唱到一句膾炙人口的唱詞: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
最后那中年人停了停,恍惚間想起多少年前,他也是如這年輕人這般,把一大家子人給算計了,如今自己便是階下囚,那中年人便出于心底地哀嚎一聲,帶著哭腔唱到:
“真真眼看他~樓塌嘍~~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中年人瘋狂地大笑起來,但青衫讀書人只是沒有停留,駕馬過了轉角。
他沒有回頭。
當他來到那座聚春樓的時候,他輕輕地下了馬。
樓下,身披甲胄的士兵已經將這里圍得水泄不通。
他們齊齊地望著眼前的青衫讀書人,自動為他讓開了一條道路。
一名伍長走過來,抱拳行禮,但他還未開口,便被皇甫謐易抬手示意。
最后那伍長畢恭畢敬地退去。
皇甫謐易沿著樓梯,一階一階往上走去。
走到最高的一樓。
這里空無一人,唯有一綠袍美人,正在對鏡畫眉。
她獨自憑欄桿,聽到身后的動靜后,楞了一下,隨后緩緩放下眉筆。
皇甫謐易走過去,坐在她的身邊。
兩人就這樣靜靜地坐著,很久很久,兩人都沒有說話。
女子等了片刻,用嬌媚入骨的聲音說道:
“桌子上,是你以前最喜歡喝的桂花釀,當初小姐沒仔細教我,也許味道不能如你的意。”
說完,那女子便接著開始畫眉,動作是那么嫻熟,有條有序。
“以前,我可喜歡這樣給小姐畫眉毛了,有一天小姐得了本新到的眉書,于是便要我一樣一樣地給她試個遍。”
皇甫謐易還是沒說話,也沒喝桌上的酒。
“可是你最后,還是因為恨,害死了她,我也是,小翠。”
皇甫謐易說道。
那女子放下了手里的畫筆,終于,她畫好了自己最中意的眉。
她轉過頭笑著看著皇甫謐易,萬千嫵媚地問道:
“我美嗎?”
皇甫謐易亦是不語,只是半晌后,皺著眉頭嘆了口氣:
“你為何不能等我......”
“皇甫公子,我按照你說的,已經陪了那李二傻子睡覺了!”
小翠突然嚴聲厲色起來,她只是看著皇甫謐易,冷冷地說道:
“你說的,我都已經做了。可是你卻總是說再等等!再等等!每次李二在我旁邊的時候,你知道我得花多大的力氣,才能忍住不殺他嗎?既然你沒有辦法,那么我就用我的辦法來,現在好了,他們李家徹底完了!哈哈哈!哈哈哈!”
“可是你知道如此,差點就讓生靈涂炭,戰事一起,錢塘,姑蘇,昆山,要死多少人!”
“皇甫謐易!我不是你!天下蒼生關我狗屁事!我這輩子!只教他李家男為奴,女為娼,我方死可瞑目!!!哈哈哈!!!哈哈哈!!!”
小翠對著皇甫謐易笑著,她開懷地笑著,但是笑著笑著,眼淚就從她的臉上滾了下來。
一襲綠衣,從高樓墜下。
皇甫謐易只能站在那里,兩只手死死地蜷縮在一起,直到指甲嵌入血肉。
桃花滿天飛,桃紅半邊霞。
最后皇甫謐易默默地走下了樓,所有軍士都自覺地為他讓開一條路,他低著頭,看著地板,漫無目的地在街上走著,走著,走著,直到把他和曲十七走過了的路都已經走了一遍,兩遍,三遍。
最后他走到了初見的亭口。
他坐在欄桿上,一言不發。
“陌上顏如玉,公子世無雙。這說的,就是你吧?”
“閣下文采如此之好,那不知該如何形容那喝醉了酒,抱著棵楊柳樹親個不停的人呢?”
“天為紗,地為床,一樹梨花壓海棠!”
那人嗡的紅了臉,罵道:
“淫俗。”
皇甫謐易不由彎起嘴角,他其實很想對她說,她的那個樣子很好看,很好看。
“真的不再回來啦?”
錢塘,施家巷,彥老頭和羅本站在巷口,與譚凡告別。
“嗯。”
皇甫謐易輕輕地答道,隨后從懷里掏出一疊黃紙:
“書我寫完了,你幫忙看看,要是還行的話就幫我出版,要是不行的話丟了就是。但畢竟是自己下的崽,讓我丟了還是做不到。”
“不再去喝一喝酒?”
彥老頭接過書稿,邀請皇甫謐易。
“不喝啦!”
皇甫謐易看了看天空,背著手,翻身上白馬。
“誒!你還沒有說用什么筆名呢!”
身后,傳來彥老頭的呼喊聲。
皇甫謐易不由地彎起嘴角,他見燕子銜春來,河邊楊柳依依,于是他高聲唱到:
“蘭陵笑~”
“笑什么?”
彥老頭支著耳朵問道。
“笑生!”
三月后,北都,大殿之上。
“宣皇甫謐易!”
“宣皇甫謐易!”
“宣皇甫謐易!”
一道道宦官的聲音傳達大殿,坐在龍椅上的那人不由得都站了起來。
一道身影出現在大殿門口,譚凡身穿紫金緞袍,頭上戴著烏紗,腰上綁著玉石束帶,他彎腰行禮,一步步走入大殿。
“臣,皇甫謐易,參見圣上。”
鏗鏘有力,不卑不亢。
譚凡跪在大殿之上,手里拿著的,是寫有“大明監察司”的令牌。
他將令牌放在自己的頭頂。
那端坐高堂的中年人問他這是何意。
然后譚凡便在這大堂之上,辭了自己的官職。
許多人詫異不已,許多人長舒一口氣。
因為這年紀輕輕的新任探花郎,政績實在太過耀眼。
這一次除去了錢塘家大業大的李氏,還有北部將領世家劉氏,以及等等小魚小蝦。
這三月里,法隨令下,一道令,便是三千人。
更重要的是,這些人都是皇帝的心頭疙瘩,僅僅是因為覺得他朱棣名不正言不順。
相信此事過后,再沒有反對他朱棣的聲音,就是有,也只能在心里嘀咕幾句。
身穿龍袍的中年人笑著答應了譚凡,但卻多問了一個問題:
“愛卿,能告訴我,為什么嗎?”
譚凡接過皇帝御賜的酒,毫不顧忌地當堂喝下,擺了擺手:
“想來想去,還是地主家的傻兒子當著舒服。”
嘩!——
滿堂嘩然。
退朝后,譚凡和身穿龍袍的朱棣走在皇宮里的后花園里。
“還記得你我初見嗎?”
中年人開口。
“記得。”
譚凡說道,但他只是敷衍回答,顯然已是神游萬里,但中年人竟然有些習以為常地不在意,他接著說道:
“那日見了兩個年輕人,在青樓里喝花酒,說也奇怪,因為這兩個年輕人絲毫不為“花”字,而是一個讀圣賢書,一個畫丹青畫。”
中年人停了停,看了看譚凡,笑著說道:
“我當時就在想,那讀書的年輕人,以后一定要為我所用。”
譚凡點了點頭,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但他仍不為所動。
“此次南下,除了這謀反的劉李二人,還有你寫在簿子上的那些官員,就沒有別的事情要對我說了?”
中年人瞇起了雙眼,但他嘴角仍有笑意。
“有,當然有!”
譚凡拍了拍大腿。
“哦?是什么?”
中年人一副好奇的樣子。
“我見天下,有好多有趣的說書人,寫來的故事當真有趣,希望圣上能夠對這些人網開一面,不要如先帝一般,趕盡殺絕。”
“那得看這故事有多有趣了!”
中年人開懷大笑,龍顏大悅。
譚凡撓了撓頭,然后愣是從懷里掏出了一疊書稿,對著中年人揮道:
“水滸傳,三國演義,五文錢一本,要不要?”
尾聲:
錢塘,春末時節,丹青繪吾。
一人牽著白馬走到一座小酒館面前,那人在酒館外拴好了馬,然后推門走進了屋子。
老板仍是一襲紅衣,神情慵懶地坐在酒柜上,嘴里含著煙桿。
“來了?”
老板只是抬眼,卻并不在意。
“嗯。”
皇甫謐易答道,隨后自然地在老板面前坐下,在他的面前,是一杯喝了一半的酒。
他端起酒杯,毫不猶豫地抬頭飲盡,然后“哐當”一聲載在檀木桌上。
皇甫謐易睜開眼,就遠遠瞧見了年幼的自己。
而年幼的自己,正被一個小胖子壓在身下,皇甫謐易就算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也推不開坐在自己身上的那人。
小胖子只是依仗著自己的體重,死死地壓在皇甫謐易的身上。
在他們旁邊,一個被畫成花貓臉的小孩子坐在地上,揉著眼睛大哭。
隨后“皇甫謐易”向前走去,在對著小胖子很遠的距離開始助跑,然后起跳,最后一腳踹在了那小胖子的頭上。
那小胖子立馬從小皇甫謐易的身子上摔了出去,隨后坐在那個小花貓的身旁,兩個小孩子一起哭了起來。
“皇甫謐易”,確切地來說,是“皇甫謐易”觀想的這具身體發出一聲輕笑,接著是小女孩兒甜甜的聲音響起:
“李二傻子!別讓我下次再看見你欺負別的小孩子!”
說完,那女孩兒轉過頭看著坐在地上的皇甫謐易,笑著說道:
“別怕!以后,有我罩著你!”
“小姐!小姐!”
這時,一位身穿綠色裙袍的小丫頭朝這邊跑了過來,對著身穿粉色裙袍的女孩兒喊道、
“怎么了?”
伸回繡花鞋的女孩兒回頭,看著那個扎著雙環髻,眉心點朱砂的丫頭問道。
“老......爺!老爺發現了!趕快回去吧!”
那小丫頭跑急了,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
“啊!遭了!爹爹這次不知又要賞我多少板子!”
那少女驚呼一聲,便匆匆地拉起身邊丫鬟,一溜煙便跑沒影了。
小皇甫謐易從地上艱難地爬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去踹那李二胖子,然后扶起那被畫花臉的小男孩兒,拍了拍他身上的灰,問道:
“子曦,沒事吧?”
那被畫花臉的小男孩兒點點頭,卻還是哭著,然后被小皇甫謐易拉著,兩人一腳一腳地朝家走去,小皇甫謐易不經意地朝剛才那個小女孩兒消失的方向望去,眼里有光芒流動。
這是他們第一次相遇。
第二次,是方家家主在朝廷中晉升一品官員,大宴賓客,所有錢塘官員都去祝賀。
皇甫謐易和夏子曦好巧不巧,又在方家后花園游玩的時候遇到了李二胖子,當時兩人還是沒有打過那個身形壯碩的小胖子。
最后那小胖子被方家大小姐,方曲,一腳給踢在了地上。
護犢子的李大人當時就要發火,可奈何自己的頂頭上司就是方家大人,只能隱忍不發,拉著哭哭啼啼的李二傻子出了院子。
那一次,皇甫謐易才知道,那個喜歡穿粉色裙袍的小姑娘,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方曲。
從那天后,皇甫謐易開始練武學拳,然后接著由頭,一次次地往方家跑。
方府上下都對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因為自家小姐并不討厭這個長相英俊的年輕人,并且家主也愿意與皇甫家交好。
直到方府被成祖皇帝抄家,而此案的最大作俑者,便是李家。
那天皇甫謐易如往常一樣去了方府,卻只看見了被繩子簽成一串的人,被衙役壓著,像雞鴨一般。
皇甫謐易看見了曾經如日中天的方大人,看見了已經長成美人胚子的丫鬟方翠,卻沒看見大小姐方曲。
皇甫謐易跟著囚車,走了三百里,他每天都探著脖子在那人群里尋找,卻一直沒有看見方曲。
那么,方曲去了哪里?
沒人知道,直到皇甫謐易擔任“大明監察司”后,去往聚春樓尋一個能為自己做事的探子。
他遇見了方翠,那個曾經喜歡扎雙環髻和穿綠色裙袍的小丫頭。
他才知道,原來在李二傻子他爹帶人抄家的時候,李二傻子對他爹說了,要納方曲為小妾,然后方曲便在眾人面前,投了井。
那么投了井后的方曲,遇見了誰?
處于靈魂狀態的皇甫謐意呆呆地看著頭頂方圓大小的洞,再強烈的陽光從那里傾瀉下來也會被這枯井里的黑暗吸收。
疼痛,專心刺骨。
皇甫謐意也能夠感覺得到,他終于能夠和她感受得一樣了,他甚至有些高興,再疼痛他也高興,因為他終于感受到了,想到這里,皇甫謐意發現自己落下了眼淚,方曲也落下了眼淚。
方圓大小里的古井里,一個紅衣美人躺在地上,呆呆地看著天空,在無聲地流淚。
直到一個虛弱的聲音在枯井里響起:
“啊......真是讓人興奮啊.....這赤誠的血肉......”
方曲睜開美麗的大眼,好奇地轉動眼珠看著周圍,不知道這聲音是從哪里傳出來的,她張張嘴,想開口說話,但她的所有骨頭都粉碎了,鉆心的疼痛讓她只能發出一些微弱的“咿呀”聲音。
“呵呵......你是在找我么.....”
那道聲音再次響起,只是不再那么虛弱,但仍是嘶啞。
“我就在你的身下,你的血,很香呢......就像......我很久.....很久以前.....喝過的一壺酒......”
方曲驚恐地想翻身,但她無法做到,只能奮力地掙扎著,嘴里還發出一些“咿咿呀呀”的聲音。
“不要怕......疼嗎?很快就不疼了.......反正我們都要死了......”
那人微微停頓,隨后長嘆一聲:
“可是我還想再喝一喝.......那人釀的酒......還想再聽一聽.....聽一聽更多的好曲.......那就讓你去吧......”
那人說著說著,竟然帶了哭腔,讓人不禁好奇,到底是什么好酒,才能讓一個將死之人如此念念不忘。
說道最后,一道綠色的光芒在方曲的身下綻放,直沖云霄,隨后枯木逢春,萬物逆長,無數的樹枝從井口蔓延而出,一顆參天大樹拔地而起,兀的出現在古井上方。
“以后,你一定要去聽許多許多的好曲,喝許多許多的好酒,如果再有可能,就去唱一唱戲吧。”
這是那人最后留給方曲的話。
“對了,我叫十七。”
樹木緩緩消失,那參天的古樹又在一瞬間回到古井里。
古井里,站著一位紅衣美人。
“那我以后,就叫曲十七吧。”
她看著天空,喃喃道。
后記:
方檀緩緩從夢里醒來。
庭院里,有一顆桃花樹樹參天,粉色的花瓣落在他的肩頭,他就這樣靜靜地靠在果樹旁。
他恍惚間想起來,他在老板那里寄放了一壺酒,還有一顆種子。
等到那粒種子長成了參天古木,枝頭開滿桃花。
就是他喝酒的時候。
方檀抬起頭,瞇起眼睛看那從樹葉間隙里透過來的陽光。
幾瓣桃花飄在他的睫毛上,遮住了他的眼睛,隨后如同一雙溫柔的手,緩緩地順著他的臉頰,落在地上。
本章完
小鏈接。
明代四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金瓶梅》
靈感來自:昔言——HITA 敘世——清弄/aki阿杰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作者,此處因為劇情有改動,歷史上對此人也眾說紛紜,瞎幾把猜。
游園驚夢,乃是一代戲曲大師關漢卿《牡丹亭》的前身,而此故事的由來,也沒個定數,只說是在昆區的一個曾經很出名的戲班子里傳出的。
在此聲明,所有對歷史上的文人故事進行改編,有些看起來荒誕不經,但只是為了故事效果,讀來輕松有趣而已。
無任何詆毀的想法。
我對以上所有的歷史文人,心中都帶有欽佩之意,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