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37.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 我的逝去的高中歲月
- 翼風yif
- 2443字
- 2019-06-12 15:53:57
我前面提到,我跟張倩在一起的時候曾給張倩買過一條圍巾,當時還是向林心雨咨詢了意見。而就是在那以后,我們的關系就越來越好了,我給她講了我跟張倩的故事,她也告訴了我她和她男朋友的故事。
她男朋友姓尹,我還打算和他交朋友來著,但我加上他QQ后沒兩天他就把我刪掉了,看上去對我敵意很大,對此我也是哭笑不得。后來大概是高三的時候,有一次看我表妹在空間秀恩愛,就問了問她和她男朋友的事,結果她一說她男朋友的名字,我聽著就覺得好熟悉。她男朋友和林心雨男朋友的名字只差一個字,我就趕緊問了問林心雨,想不到他倆竟是表兄弟!
這個世界也太小了點吧?
不過換句話說就是,不是冤家不碰頭。不過也可以理解,我當時和林心雨的關系是好了點,她男朋友不吃醋才怪。
我和林心雨關系有多好呢?好到別人都懷疑我倆搞對象了。但我們的確是普通的朋友關系,這不是假話。那兩年多的時間里,我們先是因為都喜歡古風而成為朋友;后來她知道了我和張倩的故事,我也知道了她男朋友,我們關系更進一步,偶爾還會談談心;再后來,高三了,學習壓力越來越大,我也開始給她提供學習上的幫助。
她數學很差,經常只能考七八十,能給她拉不少分,所以我就給她出建議告訴她該怎么復習,她不會的題目我也讓她盡管問我(不過為了避嫌她更多時候還是問老師),有的時候老師講了比較難的題目后我都會在錯題本上整理,整理完后都會把筆記本借給她看,甚至有時怕她看不懂所以我會把步驟寫得更詳細一些。這些事情她媽媽都知道,她媽媽也曾讓她向我表達感謝。
而她呢,她雖然數學很差,但她的英語卻很好。我說過,我高二的時候英語很差經常是倒數,但有一次考完試我發現她居然在前十名。當時我也沒有太在意,等我高三英語上去之后,我又注意到她的成績,她居然經常是一百三十大幾甚至一百四十多分。那個時候我英語成績雖然上去了,但居然還是不如她。我英語最大的弱項是聽力,20個選擇經常錯八九個,而班里的平均水平卻是兩三個,一個選擇1.5分,可想而知聽力能給我拉多少分了。所以在英語上,她也會給我一些幫助、建議什么的。除了聽力,還有語法,因為我總是懶得背所以都記不住,遇到了不會就只能問她。
我說這些,既是想說我和她關系好,也是想說我們關系的確很正常,我們都意識到高考的重要性,我們也都力所能及地互相幫助,我們日常的交往也基本上都是關于學習的,只是偶爾我出去打水的時候會幫她帶一下。但即使是這些事情,也會被某些人看到然后在老師那里打小報告。不過我們的確是普通關系,老提對我也很信任。
我幫她補數學,是真心實意地想把她的數學成績提上去。她英語能考到一百三四十,語文也不錯,文綜稍差一些但也還可以,唯獨只有數學,偏偏就是上不去。雖然學文科的女生很多數學都不好,但我還是替她感到惋惜。多的不說,她數學如果能從七十多提到一百,那她能上的學校就能提升很大的一個檔次了。而且她平時只能考七八十,這既說明她成績不好,但也說明她的進步空間很大,她還是有希望的。所以在幫她補數學這方面,我確實花費了很多的功夫。
我所做的,無非就是下課給她講講題,或者把我的錯題本給她,但是這些事兒看在一些人眼中,卻讓他們覺得煩。我們互相幫助、共同促進學習的關系,卻被理解成了不正當的關系。
但也沒辦法,在那個學校風氣就是如此。別說真談戀愛了,學校有明確規定,男女生都是禁止同桌、去吃飯或者從教學樓回宿舍的路上禁止男女生同行,而最嚴的時候課間都禁止男女生之間討論問題,討論問題僅限于同性之間。學校還鼓勵舉報,我的好幾個朋友都被告發過受到了處分,當然我也被舉報過只是老提沒信。
不過我心中無愧,況且我是真想把她數學成績提上去,所以該給她講題我還是要講,該給她幫忙我還是要幫,只是風聲緊的時候會避避嫌少說話。但無奈,最后她的數學成績還是沒有突破100分。
……
時間過的很快,一轉眼就是5月份的畢業照,然后是6月的分離。
“畢業之前那些想看的人一定要多看幾眼,不然以后連偷看的機會都沒有了。”
我前面說過,她是借讀生,她的學籍在元氏,在SJZ第二實驗中學,也就是我表妹的那所學校。所以,她不能跟我們一起參加高考,在高考之前她就得回去。我記得她是6月1號走的吧,當然不止她一個,所有的學籍在外縣的都得走。我記不清有幾個人了,但我想即使只有一個人走也足夠轟動全班了——用轟動這個詞并不為過,大家都是三年同窗、三年的情誼,怎么舍得分離呢?所以,本該是高考前夕或者高考結束后的別離和道別,就那么地提前了。
似乎老師也是在體恤我們,那個時候所有的課基本都是自習了,但本該過來盯班的老師大部分都沒來。課間我們道別,互道珍重、互相祝福,我們送明信片,我們在衣服上簽字留念,也或者我們只是互相看著彼此,不多說一句話,只是想多看一眼,再多看一眼,因為此一別后,再見已不只是何時了。而上課以后,我們沒人能定下心來學習,我們繼續寫明信片,寫很多很多的話,送給每一個舍不得的人。學校命令我們禁止互送明信片,但我們還是偷偷買,偷偷寫,偷偷送。
所有的人,都在抓緊這最后的時間,都在珍視最后的每分每秒。而我和她,也是。
她父母在前些天給她送來了手機,她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偷偷地拍下了班上的所有人,當然這我并不知道,我也是在畢業后很久才知道的。不過,在最后一個課間,她讓我陪她去反省室,拍下了反省室墻上所有的字、所有的涂鴉。
我們把那叫文化墻,每個到反省室反省的人,都是文化墻的創作者。我們寫詩、寫歌,我們抒發心中的理想,還有對自由的謳歌,也有對學校、對老師的反抗。苦悶的反省恰恰給予了我們創作的靈感。我們一代接一代地、前赴后繼地創作、謳歌,那一堵堵文化墻,記錄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
所以她要把它拍下來,我就站在她身旁,靜靜地看著她拍。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她靜靜地拍下那些東西。我靜靜地看著她拍。
然后,她跟我道別,然后回了宿舍,收拾東西。她父母已經來了,他們把東西搬上了車,最后她也上車。那輛車慢慢地駛出了校門,駛出了我的視線。
而我,就站在樓上那個窗戶旁,悄悄地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