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香界七箋
  • 陳云君
  • 1399字
  • 2021-11-23 16:32:38

自序

幾年前,我的香學專著《燕居香語》付印不久即告售罄。因書肆買不到,一時許多研究香學者,以及香文化愛好者紛紛向我索書,慚愧!我手中連一本都沒有!一年之間頗多煩惱,于是在修訂《燕居香語》的基礎上有了這本《香界七箋》。出版這本書,一則因為需求,二則是《燕居香語》無論編輯、設計、印刷都差強人意,而論述亦覺潦草,唯此,有必要花費一點工夫重寫此書。此寫作之緣起也。

關乎香學著作出版物,臺灣、大陸都不在少數,但收攏起來,內容大同小異,大要在于紹介香料、使用香料,特別是對沉香本體論述很多,其中也有涉及“香文化”者,也有一秉日本“香道”之論者,但總覺得文化氣息少了一點,我在出版第一部香學專著時已特別注意(《燕居香語》出版后,雖然問題很多,而猶能獲香文化愛好者,特別是文化人中愛好香文化者的好評,概此因也)。

其實,香料的紹介,無外乎沉香、檀香、麝香、龍涎香以及其他一些可以入品的優質香料的形成、使用而已。坊間所有香學著作,如上述,大多不離此范圍,至多涉及一些宗教、歷史和圖片,也有以沉香雕刻、沉香保健為主的著作。總之,這些內容當然是研究香學和“玩香”者需要了解的(因此,本書也簡單介紹這部分內容)。

“香學”雖然是一門實用學問,但她的文化含量不同于一般實用知識部門,香學是非常貴族化、精致化的實用學問。如果以貴族化和精致化為切入點,研究香文化、享受品香藝術,作者以為應是香學的精要,而其他技術層面應為香學的形下部分。

《香界七箋》的寫作,是作者“玩香”的心得。記得我年幼時,家中使用香的地方主要是在佛堂,每天早上家大人洗漱之后,就是先到佛堂敬香,這是聞得見香氣、看得到清煙的用香,而在客廳、書房及臥室中是聞得香氣而不見清煙的,后來才知道,佛堂用香是點燃,而客廳書房臥室中是用熏香法(日本人所謂的“空香”)。由于久貫香氣,所以自幼時便對香的使用頗具好感。但自20世紀50年代后期直至改革開放前,由于種種原因,竟與香久違。

近十余年,由于來自日本及中國臺灣地區的帶動,香文化在大陸復興,時至今日“玩香”又為一部分人熱捧。這部分人所懷各異,其中當然有真玩家,也有由衷愛香者,但有不少則是“起哄”之流,此中,商人有之,有資產人有之,投機者有之,遂使香品特別是沉香,價格飛漲。“沉香熱”也如晚近市面上的“古董熱”一樣淪為難言之境。

沉香本來就是稀少之物,至于“奇南”之類的極品沉香,更是少之又少,因其稀有,自古就是小眾享用之物;復因其外延文化典雅之故,自古就是陽春白雪。受眾少其實沒關系,君不見,近來沉香文化的墮落,究其原因就在于受眾最大化!在本書中,筆者首先拈出“玩香資糧”——玩沉香必須要有文化修養(包括佛教文化修養)和經濟基礎,而接著又提出“沉香四忌”。在我擱筆之際依然固執地認為,舍此二途不能談沉香!

《香界七箋》首先概論香學——香文化的精神要旨(香界前箋)。再以各論形式(香界一箋至四箋)談天然香品(沉香、檀香,龍涎香、麝香、龍腦香以及各類自然形成的香品)、制香(用自然香品人工制成的線、塔、盤、片等各種香品)、香具(品香的用具)、品香雅集(以筆者經驗羅列文人雅士的品香雅集例案)。然后從形上論述品香境界——此論實為筆者幾十年玩香心路歷程。至于論日本香道,是欲改變國人多認為中國香文化與日本香道相同的誤區,而從日本文化角度簡談香文化。最后一篇的論述,旨在簡介作為中華貴族文化與精致生活的精英部分的幾項活動:品香,飲茶,聽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东县| 乌拉特前旗| 南丰县| 龙州县| 宁海县| 来安县| 五常市| 绵阳市| 大城县| 康定县| 公主岭市| 江城| 南丰县| 西吉县| 娱乐| 德钦县| 伊春市| 博罗县| 本溪| 桦南县| 桓台县| 梓潼县| 察雅县| 汉阴县| 锡林浩特市| 南丹县| 彭水| 鹤岗市| 莱西市| 鄂尔多斯市| 都兰县| 木兰县| 民丰县| 湖南省| 西贡区| 邯郸市| 绥中县| 南乐县| 河曲县| 高阳县| 中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