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唐詩分類品賞
  • 李元洛
  • 1461字
  • 2019-11-18 14:02:37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花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當我寫下張若虛這首詩的題目,民族管弦樂《春江花月夜》的眾多樂器的獨奏與齊鳴,便在我的心頭響起,令我心旌搖搖,熏然如醉。

《春江花月夜》是樂府《清商曲辭·吳聲歌曲》舊題。我感激張若虛,這位揚州人雖然與賀知章、張旭、包融齊名,稱為“吳中四士”,并曾任兗州兵曹,但其生平與事跡今已無考。在他的名下,《全唐詩》僅存詩二首,一首是平平之作的五言排律《代答閨夢還》,一首竟然是有如奇跡,不,有如神跡的《春江花月夜》!應該感激的還有宋人郭茂倩,今存唐人選唐詩十種,無一種選錄此詩,宋代許多與詩有關的著名文獻,如《唐百家詩選》、《唐詩紀事》等書,也均未收錄張若虛其人其詩。幸虧宋人郭茂倩編輯《樂府詩集》時,收有清商曲辭吳聲歌曲《春江花月夜》五家七篇,張若虛之作因為也是樂府,故被收容其中,否則,我們今日失掉的將是一塊精神的無價的連城之璧!

清人王闿運《湘綺樓論唐詩》中,贊揚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雖“孤篇橫絕”,卻使詩人“竟為大家”。其《春江花月夜》一詩正如其詩題,以“月”意象為全詩構思的中心,以“春”、“江”、“花”、“月”、“夜”為抒情的線索與背景,全詩以句數四—四—六—四為結構之四個層次,韻隨情轉,又多用重言疊字,“月”字重出十五次,“江”字重出十二次,“春”字四次,“花”字三次,有如一闋宛轉低回的小夜曲,感悟人生,歌唱愛情,詠嘆哲理,回眸歷史,叩問宇宙。它和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同為初唐詩壇的雙璧,它的中心意象是碧海青天的明月,后者的中心意象是抒情主人公作者自己;它出之以清新幽美的意境,后者則發而為慨當以慷的悲歌。除了“歌唱愛情”之外,它們在內涵上亦有許多相同或相似之處,在萬花爭艷的唐詩盛景到來之前,分別預示了唐詩對詩美與風骨、陰柔與陽剛之雙重追求的主流走向,真是兩座永恒的詩的紀念碑。

陳子昂的詩當時即名滿天下,以后也眾口傳誦,張若虛之詩不知何故卻明珠暗投了好幾百年,一直到明代才逐漸為人所識。明末清初的王夫之雖給予了較高評價,但清人蘅塘退士在他的選本中竟棄而不選。然而,張若虛如果知道晚清的湖南詩人兼學者王闿運對之極力推賞,聞一多在《宮體詩的自贖》一文中,更曾盛贊其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他也還是會詩逢知己而千杯少吧?

歌德論莎士比亞,曾以“說不盡的莎士比亞”為題,其實,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也是說不盡的。當代詩學專家駱寒超曾撰數萬字長文《論〈春江花月夜〉的原型象征世界—〈舊詩新論〉之一》,全文極具分量,新意迭出,其基本觀點是“《春江花月夜》的原型主題乃是追求形而上的永生境界”。德國哲學名家叔本華在其《小品警語錄》中曾說“作家可以分為流星、行星、恒星三類”,而“因為恒星太高了,所以他們的光輝要好多年后才照到世人的眼里”,《春江花月夜》的讀者接受史也正是如此。一千多年過去了,它在我的心中和世人的心中,永遠永遠年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麟游县| 建宁县| 西贡区| 宾川县| 贵德县| 城市| 治多县| 永安市| 彰化县| 光山县| 苏尼特右旗| 台前县| 通化县| 凌云县| 余姚市| 三亚市| 拉萨市| 阿拉善盟| 安乡县| 襄垣县| 麻城市| 谢通门县| 浮山县| 巴彦县| 京山县| 平江县| 普兰县| 呼玛县| 静宁县| 额尔古纳市| 监利县| 江达县| 永济市| 辽宁省| 鄂伦春自治旗| 石楼县| 宁阳县| 兴国县| 庆安县| 奇台县| 丰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