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0章 道德經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

以其生之厚。

蓋聞善攝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

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

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徑。

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

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

財貨有余﹔是為盜夸。

非道也哉。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鄉,其德乃長﹔

修之于邦,其德乃豐﹔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觀身,

以家觀家,以鄉觀鄉,

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

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

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挫其銳,解其紛。

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

人多利器,國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故圣人云:

「我無為,而民自化﹔

我好靜,而民自正﹔

我無事,而民自富﹔

我無欲,而民自樸。」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孰知其極。其無正也。

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

夫唯嗇,是謂早服﹔

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

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莲花县| 兰溪市| 龙井市| 长沙县| 东丽区| 巴林右旗| 岳阳市| 松江区| 大同市| 永修县| 泗洪县| 康马县| 南部县| 永城市| 凤城市| 类乌齐县| 班戈县| 宁阳县| 沙河市| 张家界市| 阳江市| 定日县| 武山县| 广宗县| 买车| 华容县| 德化县| 无棣县| 淮滨县| 固镇县| 石狮市| 禄丰县| 常宁市| 南靖县| 蒲城县| 宣恩县| 湛江市| 乳山市| 金川县| 安徽省| 永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