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王位之爭(上)
- 帝國之天命
- 凌霄志
- 3798字
- 2019-05-05 22:41:11
“諸位,王上的遺旨和遺命,你們可是聽明白了?”秦王高聲問道。
“聽明白了!”眾臣高聲回答,不過也有一些大臣心底冷笑,聽明白是聽明白了,雍王龍軒今日戎裝入殿,只怕龍駟想要繼位大寶,還得有一番波折呢。
“王上雖說是立四皇子龍駟為太子,太子,國之儲君也。如今王上驟然薨逝,然國不可一日無君。本王以為,便請?zhí)恿⒓醇次煌跷蝗绾危俊鼻赝觚埛骄従徴f道。
雍王龍軒臉色一黑,眉頭皺起,當下朝大臣隊中趙青看去,使了個眼色。
“且慢,秦王,下官有事詳詢!”猛然間,殿內傳來不同之聲。
秦王定睛一看,原是工部主使趙青。這可是個老滑頭了,當年太祖起兵之時便攜家兵投奔,也算是三朝元老。
吳王公孫述嘴角忍不住上揚,看來雍王龍軒是真的忍不住了,這便讓人登場了。好吧,鬧吧鬧吧,等你們鬧得不可開交之時,我公孫家再出場收拾局面,如此一來,嘿嘿。
“終于來了”,秦王心里暗想,對于趙青、李芝華、曾笠皋、嚴生等人和雍王龍軒之間密謀,秦王早已通過斥候營打聽的一清二楚。雖說對于密謀的具體事情知之不詳,但肯定和王位脫不了干系。
殿內的大臣聽見趙青打斷四皇子龍駟即位,當即有些大臣不滿,也有大臣心里暗暗叫好。
“原來是趙主使,不知道你有何疑問?”秦王慢慢說道,一雙眼睛愣愣地盯著趙青。
趙青對秦王一行禮,便又對眾位大臣行禮。“下官聽聞王上日前病重。不過王上的病情特殊,便是時而清醒,時而糊涂。不至下官說的可對?”
秦王龍方臉上上過一絲怒氣,朝堂之上妄議王上病情,便是大不敬。只是當此危機之際,秦王龍方尚不至于因為趙青的幾句話便亂了分寸。
“不錯,王上此次病情特殊,確實是時而糊涂,時而清晰。”秦王龍方緩緩回道。
朝堂之上的大臣們頓時竊竊私語起來。雖然朝堂之上的大臣多半都已經通過各種途徑知曉了王上的病情,但是從秦王龍方的嘴里說出來,卻又和其他途徑打聽到的不一樣。
“既如此,下官有一問,如何證明王上在立遺旨之時尚是清醒呢?”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喧聲大作。
“趙大人,此言差矣,你可知你這話分明是在藐視王上!”
“趙青,你大膽!稟秦王,臣啟將趙青拿下,以正視聽!”
當然,也有的大臣認為趙青所言有理,但沒有像趙青一樣表現出來而已。
“諸位”,卻是雍王龍軒灌注內力,提高了聲音,“既然是同朝議政,本王認為當各抒己見,法不誅心,但正其行。本王相信恐怕對此有懷疑的不止趙大人一個吧!”
“不錯,下官也認為趙大人所說的有理,王上此次患病本就是時而清醒,時而糊涂,既如此,又有誰能證明王上立遺命之時還是情形的呢?”
聽雍王龍軒為趙青說話,當時便有親近龍軒的大臣為趙青說話。
秦王冷冷地看著朝中大臣,尤其是雍王龍軒。
“趙青,你可知道你說的什么?”秦王龍方隱隱動了殺機。從李超開國一來,他便縱情山水,游戲花叢,已經很久沒有如此想殺一個人的沖動了。
雍王龍軒也感受到了秦王龍方的殺氣,當下嘿嘿一笑,對秦王龍方說,“秦王,趙青大人不過是說出了朝中諸臣的疑惑而已。還請秦王回答,為諸位大臣解惑!而且我相信,吳王、左太宰肯定也想知道,是不是?”說罷,玩味似地看著吳王公孫述和左太宰趙高斯。
吳王公孫述和趙高斯聽雍王龍軒如此說道,分明便是拖兩人下水。吳王公孫述正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便聽趙高斯說,“雍王殿下,王上遺命剛才已經看過,蘇正、史官、掌印、掌筆、執(zhí)筆太監(jiān)都確認無誤。本官作為王上的臣子,便是要維護王上的聲譽,否則便是行忤逆之事!是以臣誓死效忠王上,效忠太子殿下!”
眾人聽趙高斯如此回答,竟是隱隱指著雍王龍方忤逆,背棄王上遺命!
“諸位且聽本王一言!”秦王龍方灌注內力,大喝一聲,“不錯,本王無法證明王上在立遺命之時尚且清醒。”
朝中大臣一聽秦王都親自承認了,自是不在言語。趙青聽秦王龍方如此爽快地承認,陰鷙一笑,好似已然為雍王龍軒爭取到了王位一般,轉而討好似的望向雍王龍軒。
雍王龍軒也對趙青一笑,頗是詭異。
只聽秦王龍軒繼續(xù)說道,“本王雖無法證明王上當時是否清醒,但是王上立下遺命之時,御使蘇正、史官、掌印、掌筆、執(zhí)筆太監(jiān)俱在,熙貴妃、太子、李全德等俱在王上身邊。本王認為,臣子遵從王上遺命乃是天經地義之事!無論王上當時是否清醒,我等都應當謹遵王命,切不可因為一己私欲忘了君臣大義,更不可因為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禍亂朝堂!否則,休怪本王無情!”說到最后,竟是將殺意宣泄而出!
頓時,朝堂之上氣氛陡然緊張起來。本來很多朝廷大臣的衣服都還沒干,如今秦王的殺意一出,更覺冰冷。很多大臣這都才想起,眼前的這個王爺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而是雖王上征戰(zhàn)天下之人,手上沾滿了鮮血。縱使開過之后便再為上過朝,但是虎老雄心在!便是要喝一嗓子,帝都也要抖三抖之人。
“秦王,方才你承認,自己不能證明父王在立遺命之時仍然清醒!君臣大義固然應該遵守,但是為我朝萬年基業(yè)計,本王認為應該從長計議!”雍王龍軒竟是絲毫不讓。
就在此時,吳王公孫述也發(fā)話了,“秦王,倘若王上當時立遺命之時已然糊涂,難道我等做臣子的為了本朝基業(yè),就說不得了?本王倒是覺得雍王殿下所說有禮,此事應當從長計議!”
要知道,吳王公孫述乃是本朝唯一的異姓王,又是除了王家之外的第一家族。公孫述的話代表的不僅僅是他個人,更是代表了整個公孫家。
雍王龍軒顯然想不到吳王公孫述竟然會幫助自己,眼見自己的和吳王便是兩個王。而秦王龍方不過是一個王而已,竟是隱隱占了上風,當下心頭暗喜。不過他實在想不明白為什么吳王公孫述會幫他說話,但此刻已然顧不得那么多了。
秦王的手按在劍柄之上,因為用力而變得蒼白。照他以前的個性,管他什么吳王還是龍軒,便會會見過去,以武平定。不過王上既然將大業(yè)交給他,他必須要完成王上的遺命,守好這份基業(yè)。當下,平復了一下自己的心態(tài),松開了握著的劍柄。
“哦,既然雍王和吳王都如此說,本王便下你聽聽。雍王,你且說如何從長計議?”
雍王龍軒見秦王竟是有妥協之一,心下大喜,“眾臣周知,龍毅大哥戰(zhàn)死、龍昶二哥失蹤,王上便只存本王和龍駟兩個兒子。但是龍駟年幼,當以師學為主。所以,本王認為龍駟可仍為太子,但是可由秦王監(jiān)國攝政,等龍駟加冠之后,再議不遲!”雍王當下拋出了自己的觀點,說完之后,微笑地看著秦王龍方。
朝堂之上登時炸開了鍋,登時便有數人響應。“不錯,雍王殿下所言有理,四皇子尚未加冠,有無朝政經驗,如何能大寶?本官覺得還是雍王想的周到!”
“不錯,便請秦王監(jiān)國!”
“放肆!”秦王龍軒大喝一聲,“王上遺命乃是立龍駟為太子,王上薨逝,便應請?zhí)永^承大寶!本王若是監(jiān)國攝政,豈不是違背了王上遺命?本王斷不會攝政監(jiān)國!龍軒,你休要陷本王于不忠不義之地!”
秦王龍方對雍王龍軒所言大為生氣,此舉表面上看起來是將秦王龍方推上了攝政監(jiān)國無上的地位,實際上也是將秦王推向了不忠不義的深淵。若是秦王龍方攝政監(jiān)國,便是公然違背了王上的旨意。到時候龍軒再違背王上旨意,秦王龍方也無話可說。
“王叔且莫生氣,本王乃是為了我朝萬年著想。當即北戎虎視眈眈、東倭據海自立、南蠻始終未平、西疆俯視中原,若是沒有以為英明神武的王上,只怕我朝分崩離析便在眼前。本王請王叔攝政監(jiān)國也是問為了我朝萬年基業(yè)。想必王叔也不愿看到您和父王打下的江山分崩離析吧!”
雍王龍軒此言一出,頓時朝廷之上有人喝彩。雖說雍王龍軒用心不純,但是這一番分析卻是做足了功課。足以看出雍王龍軒對王位勢在必得。
其實,雍王龍軒還有另外一層意思。他知道秦王龍方喜歡縱情山水,嬉戲花叢,是以即使秦王龍方攝政監(jiān)國,只怕這份權力到最后還是會落到自己的頭上。再說了,秦王龍方年事已高,說不定哪天就一命嗚呼了,到時候自己既為王上皇子,又是顧命大臣,更行攝政監(jiān)國之職,可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到時候,自己還不是想怎樣便怎樣,便是不要龍駟他那個王弟,只怕自己還未說出口,也有大臣提請龍駟禪讓于他。想到這,雍王龍軒臉上好意更盛,若是秦王龍方不接受自己的所請,而他又無法證明王上當時是否清醒,那么最終還是要自己來出面解決,可以說自己已經立于不敗之地了。
“雍王此言荒謬!”確實趙高斯此時發(fā)話了,他位居左太宰,又是王上指定的顧命大臣,分量頗重。他一開腔,登時就將諸位大臣的目光吸引過去了。“雍王大謬,為人臣者,自應以上命是從。如今王上尸骨未寒,雍王便背棄王上遺命,是為不忠。身居雍王高位,不思忠君報國,一心只想王位,是為不臣;明明自己欲得而假手于他人,是為不義。如此不忠不臣不義之人,臣請秦王當場緝拿,以免引發(fā)后患,須知嘉康之亂便在眼前啊!”
眾人一聽趙高斯所言,倒也覺得有道理。當下便有臣子大喊,“雍王,你這個不忠不臣不義的小人,明明自己想要王位,卻想陷秦王于不義。秦王早已嚴明,絕不攝政監(jiān)國。你還是死了那條心吧,臣啟秦王,立即請?zhí)拥腔 碑斚卤愎虻埂R娪腥斯虻梗洗蟪剂⒖瘫阌腥诵щS,“臣等恭啟秦王,立即請?zhí)拥腔 ?
“趙高斯!”雍王龍軒顯然沒有料到趙高斯竟然會在議政之時與自己作對,依他所想,便是趙高斯心里不欲自己登基,當也不會名言反對。一旦自己登上王位,慢慢收拾不遲。哪曾想議政之時趙高斯竟然爭鋒相對。當下殺機頓起,一按劍柄,幾枚飛針噴射而出!
便在此時,鎮(zhèn)北將軍周江一個箭步將趙高斯護在身后,手中寶劍頓時揮出,登時將幾枚飛針打落在地。
“雍王殿下,想要殺人也必不如此心急吧?”周江手中高舉寶劍,虎視眈眈地看著雍王龍軒。
雍王龍軒見一擊不成,當下便不再有所動作。
“周江,你休要血口噴人,你哪只眼睛看見本王想要殺人了?只怕趙大人平日得罪人了,此時有人替本王出頭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