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的陪伴:爸爸教育孩子的9個關鍵詞
- 張貴勇
- 1869字
- 2019-07-05 17:12:00
成長關鍵詞之一:閱讀
我不能確定那些圖畫書能在哲哲的心里最終沉淀或生成什么,但看著他始終保持著孩子所特有的純真與善良,有著熱愛生活、勇于承擔、積極進取的品質,我知道,那些堪稱藝術品的圖畫書在不經意間浸潤著童心,為他的心靈奠定了亮麗的底色。
最適宜的年齡與最好的書相遇,迸發出的不僅是快樂,還會埋下一顆珍貴的種子。
親子共讀不只是教孩子道理,也讓成人不斷感悟童心,發現童年的秘密。
有人說,書非借不能讀也。我倒覺得,書買回家后,隨意翻看才享受。更重要的是,我還有一點私心,我希望,長大的哲哲依然喜歡這些故事,或者再拿起這些花花綠綠的圖畫書時,能想起其中美好的故事,以及我給他讀故事的那些美好時光。

孩子不愛看書,或者說沒有養成閱讀習慣,多半是錯過了閱讀的敏感期。……而讓孩子愛上閱讀的最好方法,就是尊重兒童閱讀的規律,根據孩子的年齡、性別、個性和興趣,選擇最適合的書,讓孩子與書建立聯系,兩者之間自由互動。
對于孩子而言,閱讀有多重要?
先聽聽挪威著名童書作家、《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一書作者羅爾德·達爾的故事吧。
達爾從8歲起就被送往寄宿學校,在那里一住就是10年。10年里,他飽受學校嚴苛的紀律束縛,感受到的只是失望與痛苦,幾乎沒有朋友。每學期,老師們在他的成績單上都會重復寫上“學習能力差”、“不愛動腦”、“難以管教”的評語。
他討厭學校,顯然學校也不喜歡他。
一個星期六的早晨,老師們去了當地的酒吧,男孩們排隊去學校的禮堂,一個叫奧克諾爾的女士受雇照看他們。在兩個半小時的光陰里,奧克諾爾夫人不僅僅照顧他們飲食,還和他們一起讀書、談書。她對書的熱情和喜愛讓男孩們印象深刻,她因此成了達爾學校生活中難得的一線光亮。
幾周過后,達爾的想象力被點燃,他開始到處找書讀。與奧克諾爾夫人在一起的一年,他成了如饑似渴的愛書人。成年后,他開始兒童文學寫作,創作了諸如《詹姆斯與大仙桃》、《瑪蒂爾達》、《女巫》等家喻戶曉的經典作品。
閱讀,是為童年打底色,更是孩子一生的伙伴。童年,不應錯過圖畫書,更不應錯過閱讀。
從哲哲兩歲開始,我開始給他讀故事,最開始是隨意翻讀,后來開始精挑細選。當了讀書周刊的編輯之后,對兒童閱讀的內容與方法逐漸了然于心,家里的童書也越來越豐富,大大小小的、花花綠綠的,具體多少本、花了多少錢、給兒子讀了多少故事,早已記不清了。
但我知道,每天晚上臨睡前,哲哲喜歡遞給我選好的一本書,依偎在我身邊,以最舒服的姿勢,安靜地聽我讀著:“這個故事發生在7000多萬年前的美洲大陸。由于氣候發生了變化,曾經郁郁蔥蔥的森林和草原變成了荒野。一群三角龍在大角的帶領下,正往溫暖濕潤的南方遷徙……”
6歲以前,給哲哲讀的主要是圖畫書,現在也被稱為“繪本”。我始終覺得,閱讀圖畫書的階段一旦錯過就不再回來,就像種莊稼要趕農時,上小學之前,一個孩子要盡可能讀遍世界上最經典、最優秀的圖畫書。采訪兒童文學理論家彭懿時,他說:“人的一生應該有三次閱讀圖畫書的階段,分別是童年、為人父母后、老年。每次閱讀圖畫書,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在西方,圖畫書陪伴著孩子的童年。而置身圖畫書中,人生就像打開了一扇美麗的窗,每個人都會被那些優美的故事所沖擊、感動。”
有人說,讀童書,就是成人轉身變為兒童的過程。只有化身為兒童,返回兒童的世界,去聆聽兒童心靈的音符,我們才能在精神上與兒童保持一致。兒童也只有在童書中,心靈才能得到舒展,精神才能得到成長。
實際上,給哲哲讀故事時,我也在彌補自己童年缺失的閱讀課。
我不能確定那些圖畫書能在哲哲的心里最終沉淀或生成什么,但看著他始終保持著孩子所特有的純真與善良,有著熱愛生活、勇于承擔、積極進取的品質,我知道,那些堪稱藝術品的圖畫書在不經意間浸潤著童心,為他的心靈奠定了亮麗的底色。
我也知道,在哲哲的世界里,書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必不可少。我多次發現,在他所畫的新型汽車、未來房間、生活場景里,除了有獨屬于孩子的玩具之外,都有一個圖書室。里面有好多的書架,上面擺放著被涂得五彩斑斕的圖書,書脊上還寫著書的名字。仔細看,那些小字有“天空在腳下”,有“我是霸王龍”,有“蘋果樹上的外婆”,還有“等等,等等”、“土雞的冒險”、“科學的故事”……我愛極了這些歪歪扭扭的小字。
有一天,我問哲哲:“如果有一天世界末日到了,你會怎么辦?”他告訴我:“我想和爸爸媽媽在一起,還要帶一些東西。”“都帶什么呢?”“我要帶一些好吃的,帶上水,還要帶電腦和一些書。”“如果電腦和書只能選一個呢?”“當然選書了。”他回答得斬釘截鐵。
我沒有太多的財富送給我的孩子,就讓那些經典童書伴他長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