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名利害
書名: 江月亂作者名: 日更十萬八本章字數: 2120字更新時間: 2019-05-20 22:38:40
鎮長的話語提醒了張東亮,“對了,你家小姨呢?”
聽完張東亮的話,鎮長驚訝地搶著說道:“你家親戚已經來了?怎么不帶他到我那邊吃個飯。”
在平常里,鎮長還是很靠譜的,只要不涉及羅頭鎮的話。
斯落無奈地嘆了一口氣,“她身體不舒服,在樓上休息。”
對面的兩人失落地嘆了一口氣,倒也不是多么想見到適江,只是多一個人的話,或許斯落這邊能好說話一些。三人就宣傳的事宜繼續討論。
張東亮是偏向鎮長的。畢竟斯落幫他治好了病,雖然付過了錢,但是這種怪病,那些錢定然是不夠的,所以便想著給斯落造造勢,在“名”這一塊補償回來。
他也有想過給斯落另外封一個大紅包,但是封多少是個難題,給少了沒有誠意,給多了又舍不得。
鎮長找上他時,他便立刻同意了這個既省錢也不怎么費心,還能趁機出一波名的方案。
當然他的意見并不是最重要的,這件事最后怎么處理,還得落到斯落和鎮長的意見上。
斯落是無法理解鎮長對于羅頭鎮名聲的執著,那是上千年的壓抑造成的,作為才落戶這邊的他根本無法體會。
而且他還小,根本不知道名聲所代表的利益和危害。
和鎮長的爭論一直持續到晚上才有了結果,一直僵持不下的雙方只能各退一步。
鎮長可以就此事宣傳羅頭鎮,但是必須盡量弱化診所的存在。只拿張東亮的怪病,作為一個引流的噱頭。而且這件事不能牽連到適江。
對于最后的這個要求鎮長是同意得最快的,畢竟他當初想要推的只是斯落而已。
至于斯落提到的弱化診所的存在,雖然與他的打算不同,但是主人公的想法畢竟也很重要,也就只能應了下來。
事情討論完,鎮長又是那個和藹可親的鎮長,盛情邀請斯落和他的小姨到家里吃飯。張東亮連忙過來搶斷,說他才是最該請斯落他們去吃飯的人,拉著斯落就要往他家走。
斯落的診所就是他家的一樓,這個有提到過。作為后來的外來戶,他們家的位置處于鎮子偏外沿的位置,周圍戶數不多,隔了十幾二十米才有一戶人家。到鎮上的距離走路也得個三十來分鐘。
張東亮和鎮長都是住在鎮中心的人家,大家的目標一致,便都推搡著斯落往屋外走。等到了地方再作最后的決定。
現在最主要的就是先將他推出門再說,雖然只是幾步路的距離,但是出了門和沒出門所代表的意義卻不一樣。
門都出了,就像來都來了一樣,是一種霸王條框一般的存在。
斯落推脫家里親戚生病,他得留在這里照顧她,時間也不早了,他還得做飯云云。
鎮長則表示,他們這么吵確實不合適,不如他們到外邊說。
斯落自然知道鎮長的意思,自己出了這個門,那頓飯怕是跑不掉了,估計到時候還有一番“苦斗”等著他。
斯落無奈地嘆了一口氣。鎮長一家對于他們高家照顧頗多,他們家建屋的地早前就是鎮長家的。鎮長一直以來,尤其是他爸去看世界之后,對他更是照顧。
現在平時從來沒要求過他的鎮長,求人的姿態已經做得如此低,這個忙他是不幫也得幫了。
所以說人情債是最難還的東西。
“我去問一下我…小姨去不去吧。”斯落只能妥協。
鎮長兩人很高興地放下了抓住斯落手臂的手,囑咐他一定要請上適江一起去吃放。
斯落在樓梯轉角的位置見到了坐在打上第一級樓梯級上的適江,適江只是跟他搖了搖頭,沒有過多的動作。
現在外面的天色已經黑了,樓梯燈是他上樓時才開的。他心想,自己的親戚怕是真的有點不正常哦。她不怕黑的嗎?
雖然得到了答案,但是斯落還是上了樓,然后裝模作樣地詢問了一番,最后得下了樓。
對于適江不能赴宴,張東亮和鎮長都表示了惋惜,然后就催著斯落出門了。
晚飯最后還是在張東亮家吃的,不過鎮長帶著鎮上幾個有名的大嘴巴到場蹭飯也是真的。
這頓飯吃得斯落很是難受,飯桌上的飯菜味道究竟怎么樣他完全沒有印象,倒是被人不停地追問怎么看出張東亮的病癥,用的是所謂的探脈嗎?怎么治好的張東亮,是所謂的針灸嗎?
所問的問題林林種種,比查戶口還要嚴格,細致。
所謂的治療本來就是莫須有的東西,他只看到適江擺了擺手,當時她還以為適江是貪玩,向自己夸下海口又不好意思言明,所以才故作姿態地“治療”了一番。
可是事實似乎是真的,適江確實治好了張東亮。這讓他怎么說,和這群大嘴巴直接說明嗎?不說他們會不會信,也有可能給適江帶來麻煩。
所以斯落全程都在用中醫里面說的最玄乎的那些東西掩飾過去,這些東西本來是鎮長讓斯落背下來,忽悠外面來踢館的老中醫的。
鎮長聽了沒多久就知道斯落在胡扯,但是他也沒有拆穿,只要名立起來了,過程怎樣并不重要。
況且,斯落這小子,腦瓜子是真的好使,才把書拿回去沒幾天,就能說得頭頭是道,有紋有路。
這讓他更是高興,斯落越聰明,掌握的越快,對于他的計劃就越有利。
高興過頭的鎮長沒多久就醉倒了,不過他知道之后的事情也不需要他多操心。他帶來的幾個人根本不需要他吩咐,自己就能把這件事傳開。
說不定為了爭做第一個傳出第一手資料的“百曉生”,他們比那些爆料明星丑聞的八卦媒體還要積極。
鎮長最后還是斯落背會家的,鎮長的老婆,雪姨跟斯落好好道了謝,不但是為了鎮長的事,也是為了鎮子的事。當然也表示了抱歉。
作為鎮長的妻子,她知道丈夫對于鎮子榮譽的執著,把這么大的一份責任壓到斯落這個才十六歲的孩子身上,確實為難了他。
回家的路上,斯落一直處于生氣和平和的交界線上。
他極討厭鎮長為了一個虛名,搞這些形式主義,弄虛作假的東西。另一方面有同情鎮長,因為當上了鎮長,把鎮子上千年來的遺憾都扛到了自己肩上。
扛到最后,連人都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