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世界上只有一種病
- 溯明
- 疲勞大仙
- 2558字
- 2019-05-31 14:28:59
眾人吃飽喝足之后,韓溯讓謝幫略和宋家母子留守客棧,自己去樓上取了所有在關(guān)帝廟繳獲來的金銀首飾,再把身上剩余的銀子都給了林奴兒,讓她和翁家兄弟、三位里長一起,領(lǐng)著那幾個青壯婦人,出門去典當銀兩以及采買牛車、米糧和鍋碗等物資。
一番交代之后,眾人領(lǐng)命而去,他則去探視胡老大的傷情。
……
“韓公子,當年馬家堡之事,小老兒也是參與其中的,此事并非外間所傳,有什么妖魔邪祟作亂,公子大可放心?!?
“哦?先生不妨詳細說來,韓某感激不盡。”
韓溯到了同德齋,探視了胡老大一番。胡老大的傷情還算穩(wěn)定,只是還有些低燒,這是身體免疫系統(tǒng)的自我保護機制,有助于病情的恢復,他見這邊并無變故,便與醫(yī)館掌柜的聊起了當年馬家堡滅村之事。
那掌柜的沉思良久,又向韓溯告一聲稍等,躲去柜臺下面翻找著什么。
“找到了?!蹦钦乒駨囊晦f賬冊下面,翻出一個泛黃的冊子,撣了撣上面的灰塵,遞給了韓溯。
韓溯接了,打開一看,里面是當年這同德齋接診的記錄,有馬家堡的,也有城里其他病人的病例,看來是一本醫(yī)療日志之類的東西。
掌柜的踱出柜臺,走到韓溯身邊,指著其中一頁道:“公子請看,這一位病患當年便是由我接診,此人為外邪所縛,肝火熾盛,血熱沸騰,灼爍陰血郁結(jié)于頸部而成癭塊,青筋顯露,結(jié)如蚯蚓,我開了些清肝解郁之藥與他吃,十多日便痊愈了?!?
從那日志上的文字記載來看,這位病人當年確實是被醫(yī)治好了返鄉(xiāng)的,韓溯不禁大為奇怪,這日志與車把式所言竟然南轅北轍,相去甚遠。他看完一篇,又往后翻看幾頁,卻發(fā)現(xiàn)了一絲端倪。
“不對啊,除了剛才那人,其他幾位馬家堡的病患,為何只有接診時的記錄,和開出的處方,卻沒有康復的記錄呢?”
“額……”那掌柜的一時有些語塞。
“因為他本事不濟,是個十足十的庸醫(yī),把那幾戶人家醫(yī)死了!”話音剛落,就見劉銀刀背著藥箱,站在醫(yī)館門口,冷笑著嘲諷那同德齋掌柜。
韓溯抬頭看一眼劉銀刀,劉銀刀走進醫(yī)館,放下藥箱,向韓溯施禮道:“公子可是在問那當年馬家堡之事?”
韓溯拱手回禮,尊敬道:“劉先生也知曉此事嗎?韓某愿聞其詳,請先生賜教?!?
那劉銀刀再施一禮,對答幾句,問清了韓溯的用意,又對那同德齋掌柜的又冷哼一聲,沉聲道:“公子有所不知,十年之前,在下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草澤醫(yī)人,只在街巷郊野行走,為人診治。那一年,馬家堡突然邪疫并發(fā),一時有許多病人來盂縣醫(yī)治,有的窮人掛不起他們同德齋的診,就求到我劉某人的身上。因此,當年在下也是參與其中的。”
那劉銀刀對此事記憶顯然比同德齋掌柜的更清晰,他拿過韓溯手中日志,翻看幾下,便將事情本末娓娓道來:“那些莊民地處偏荒,飲食匱乏,正氣內(nèi)虛,汗耗氣傷,以致外邪入侵,筋癭只是他們的痼疾,邪毒才是致命之因?!?
“這些庸醫(yī)不通經(jīng)典,不察患情,嫌那些莊民家貧無錢,便只開些養(yǎng)血舒筋之藥,延誤了病情,導致最后這一莊之民,家家縞素!只是生民何辜啊?!?
“姓劉的!你別在這紅口白牙的裝清高!你也好不到哪去!如今你那福源堂的診金,要價比我同德齋還貴上三成!你的良心呢?”那同德齋掌柜的見劉銀刀如此貶斥自己,也是惱羞成怒,指著劉銀刀叫罵,氣的胡子都歪了。
“是,我是要高價了,但我不像你!至少我沒有醫(yī)死人!”劉銀刀毫不畏懼,迎著那掌柜的唱起了反調(diào)。
“你!你是沒醫(yī)死人,你是把病人治的傾家蕩產(chǎn)!”
兩人一下爭吵起來,臟話里夾雜著什么“濕熱蘊結(jié)”、“陰竭陽脫”、“七情內(nèi)傷”,還有什么“正虛邪戀”、“熱毒熾盛”、“肝失疏泄”之類的詞匯,叨叨叨像機關(guān)槍一樣往外蹦,聽得韓溯一個頭兩個大,耳朵都快炸了。
韓溯站起身,一手一邊拉開兩人,道:“二位別吵了!現(xiàn)在不是吵架的時候,韓某是要弄明白,那個莊子倒底是如何覆滅的,現(xiàn)在又能不能住人的問題。都坐下慢慢說,還有,不要掉書袋,講的直白一點。”
在韓溯的勸說之下,兩人吹胡子瞪眼地慢慢把當年的情形詳詳細細對了一邊,彼此都發(fā)現(xiàn)對方了解的情況有片面的地方,而當年的自己,所掌握的也不是全局的面貌。
不過好在韓溯聽懂了。
他從兩人對各個病人癥狀的描述,再結(jié)合自己生前陪父母看醫(yī)藥節(jié)目時留下的印象,大概猜出了答案。
那種不會傳染的滅村之癥,是細菌性敗血癥。
敗血癥是一種由細菌引起的血液中毒的病癥,多發(fā)生于免疫力比較差的患者。細菌進入人體的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后,在血液中繁殖,同時釋放毒素,導致患者全身性的感染。
即使是最常見的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只要進入血液,也可能會引起敗血癥。
敗血癥治療起來十分不易,死亡率一般在六成左右,如果發(fā)展到了化膿階段,靠目前這個時代的醫(yī)療水平,根本無法控制住病情,一個活蹦亂跳的成年男子,可能在短短的十天之內(nèi)就會喪生。
那馬家堡一帶的莊民,因為生活一直貧困,對肉蛋類食物的攝入不足,導致普遍的營養(yǎng)不良,進而抵抗力下降,為敗血癥的入侵打好了基礎(chǔ)。
加上馬家堡地處偏僻,莊民們對水果、海產(chǎn)品的攝入量幾乎為零,導致了碘的匱乏,因此有半數(shù)的莊民在患病之前,本身有大脖子病(甲狀腺腫大)。
又因為那里干旱少水,莊民們洗漱不勤,甚至一個月都不洗一次澡,導致了很多患者都有體蘚類的皮膚病。
以上三個原因,導致了三個非常不妙的后果:
第一是莊民們因為貧窮,而得不到妥善的救治,往往是開一副藥就回家了,沒有長期住院觀察。這既是病患財力上的限制,也是唯利是圖的醫(yī)者的失德。
第二是莊民們本身自帶的痼疾,如大脖子病和體蘚膿瘡等,會干擾醫(yī)生的判斷,讓當時的很多醫(yī)者,并沒有將患者當作敗血癥去思考和治療,延誤了病情,導致病患在短時間內(nèi)發(fā)展成心包炎、腦膜炎和轉(zhuǎn)移性膿腫,最終無藥可治一命嗚呼。
第三是各個醫(yī)館都不想自己名譽掃地,對此事都是采取遮掩或是推卸責任的方式,造謠傳謠,讓城里百姓懷疑是馬家堡的人中了邪,而不是醫(yī)館的問題。
韓溯想到此處,已是心中釋然,看來那馬家堡本身并無兇險。
而且因為此地名聲在外,或者說臭名遠揚,因此平常無人敢去,倒方便了自己行事。
不過他也沒對二人點破,因為他還想留著那個中邪的傳說,所以只說自己已經(jīng)有了判斷,此事不必再提了。
那兩位大夫正吵得口干,聞言也都偃旗息鼓,不想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下去。畢竟對他們來說,這只是一件陳年往事,若不是韓溯提起,自己也從沒放在心上。
那劉銀刀又問一句謝師傅去哪了,他是來給謝幫略上藥的。韓溯這才反應過來為何劉銀刀會跑來城南和同德齋掌柜的吵架。他讓劉大夫稍等,自己回了客棧,叫看守銀箱的謝幫略過來換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