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7章 祭祀

  • 當涂高者
  • 林登·萬
  • 2053字
  • 2019-06-18 23:00:25

四月十五,首陽山。

是夜。

“都安排好了嗎?”跟隨前來的太祝令朝兩名吏員問道。

“都安排好了。”

等到兩名吏員離開后,何進忍不住問道:“太祝,這樣有必要么?”

“當然有必要,”太祝令振振有詞道:“遂高,我們是來干嘛的?我們是來替陛下求雨的,我們代替的是陛下,倘若沒有祥瑞出現(xiàn)豈不是代表天子失德嗎?”

“難道在你們眼里天子不失德嗎?”何進忍不住在心里嘀咕道。

“遂高,你不懂,”太祝令拍了拍何進的肩膀說道:“這不光要有祥瑞,這祥瑞還得控制好了,即不能太好,好的祥瑞那是給陛下用的,也不能太差甚至沒有,否則那就是天子失德了,這祥瑞啊得不上不下才是最好的。”

首陽山之所以聞名遐邇與商朝末年的伯夷、叔齊兄弟讓國,扣馬諫伐,恥食周粟,餓死首陽的典故有關(guān)。

伯夷、叔齊是商末孤竹君的兩位王子。相傳孤竹君遺命立三子叔齊為君。孤竹君死后,叔齊讓位給伯夷,伯夷不受;叔齊尊天倫,不愿打亂社會規(guī)則,也未繼位。武王伐紂時,二人扣馬諫阻,質(zhì)問武王:“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忠乎?”

武王滅商后,他們恥食周粟,采薇而食,有婦人曰:“子義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二人羞憤,絕食而死,葬于首陽山。自先秦至今無不對二人推崇,儒家稱其為圣賢,道家則尊二人為太白神。

山頂之上有廟宇,坐北朝南,內(nèi)供奉有太白神,也就是他們此行的目標了,至于龍王,中國雖自古便由龍的傳說,但此時各路神龍僅僅還只是祥瑞,并由沒有開通此項業(yè)務,這項業(yè)務的產(chǎn)生應該是到南北朝佛道合流以后才慢慢開通。

此時佛教剛剛傳入中國,道教也才剛剛興起,大家耳熟能詳?shù)母髀废缮裨跐h代大部分都還沒有上崗,此時所能祭祀的其實大多都是上古先賢。

此番祭祀祈雨由于是皇帝親自下令的緣故,整個太常除了幾個千石以上的大佬,跟祭祀有關(guān)的太祝令、太宰令、大予樂令全部都被一同派出,帶著若干吏員加入了大漢官方祈雨團。

官方的祈雨自然不可能跟民間一般進入廟后上上香拜一拜就好,自然是有著一套嚴格的程序,并且在不同時節(jié)還有不同的要求,如今漢室求雨的這一套禮儀便是按照搞出了天人感應那一套的董仲舒的想法所制定的。

如今他們雖然是因為春天的干旱前來求雨,但求雨的時節(jié)是在夏季,所以需要按照夏季求雨的禮儀來祭祀山陵。

首先要讓所在城邑的大小官員,百姓在水日祈禱社稷山川之神,各家各戶還要祭祀灶神,在此期間不能興建土木,除此以外還要更火浚井,在壇上暴曬鐵鍋,在大道上用木棒挖掘窠臼,一共要持續(xù)七日(若是在春秋則是將女巫拉出來暴曬八、九日,看來不管那個地方女巫都是一個不好混的職業(yè)),同時還要興建方圓七尺的土壇,掛上赤色的旗幟,參與祭祀的人還要齋戒三天。

既然有如此鄭重儀式,自然不會是循規(guī)蹈矩的按流程做完,自然還要加上所謂的祥瑞,倘若沒有祥瑞那豈不是打臉了么,原本對于祥瑞這事大家都還有些收斂,可自從武帝肆無忌憚的制造祥瑞之后,之后的皇帝節(jié)操一個比一個低,這祥瑞之事也就爛大街了,是以何進才會詢問太祝,這祥瑞之事是否還有必要。

幾日后,走完了前期那一系列流程,作為此次祈雨團團長的五官中郎將堂溪典領(lǐng)著他們一行浩浩蕩蕩數(shù)百人登山祭祀,以求天公作美。

登山之后,先于山頂?shù)牟氖妪R廟祭拜伯夷叔齊,并立下了由蔡邕寫下的的伯夷叔齊碑。

“惟君之質(zhì),體清良兮。借佐殷姬,忠孝彰兮。委國捐爵,諫國匡兮。譏武伐紂,欲喻匡兮。時不可救,歷運蒼兮,追念先侯,受命皇兮。憂懷感兮。雖沒不桓,名字芳兮。”

不得不說蔡邕寫的一手好祭文,就是可惜有點作死的傾向,以至于如今還是個清貴的議郎,這倒不是說議郎不好,對于何進等年輕人來說議郎自然是一個再好不過的官職,可以順理成章的參與朝政,,然而對蔡邕一個即將到達不惑之年的人來說,一個六百石且并無什么實權(quán)的議郎實在是太小了一點。

既然前期有一系列的流程,這祭祀之時的儀式也少不到哪里去,祭祀之時,何進等從京中到來主持祭祀的人都穿上赤色的禮服,祭祀之時還有七名身穿赤色衣服的壯年男子在舞蹈,還要獻上酒脯,將三歲雄雞豭豬在通向四方的廟中燒烤(天知道為什么要在廟里燒烤,難道是為了祭祀完后順帶吃了?)

最后,由主祭人堂溪典跪下陳述祝辭。

“……君況我圣主以洪澤之福。”等到堂溪典念完祝辭,還未等太祝等人布置的祥瑞生效,天上便烏云密布,傳來轟隆隆的雷聲(我真沒有搞封·建·迷·信,史書上就這么記載的,這場雨是在來的太巧了,要相信我)。

這下什么祥瑞也不用搞了,這天降甘霖就是最好的祥瑞,代表著上天接受了他們的祭祀并做出了回應。

跟來的眾人臉上也露出喜色,倒不是他們心憂天下蒼生,實在是這是一場白得的功績啊,本來只是來鍍鍍金,增加點資歷的,誰都沒想到竟然真的會下雨,這求雨成功回京以后少不了封賞,除了幾位千石兩千石的大佬,這剩下的人位置總該動一動了。

成功歸成功,可這流程總得走完,縱使即將有場傾盆大雨,這該走的流程一樣都不能少,在場眾人在一種矛盾的心情下,立下了《請雨銘》,并用一頭豬回報上天后,整個流程才算結(jié)束,而大家也通通成為了落湯雞。

“手書要曰:‘君況我圣主以洪澤之福。’天尋興云,即降甘雨”《后漢書·五行志一》李賢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始兴县| 共和县| 高阳县| 丹东市| 红安县| 大同县| 枝江市| 梁河县| 隆回县| 扎赉特旗| 盐池县| 江阴市| 嫩江县| 长垣县| 合川市| 葵青区| 论坛| 句容市| 武宁县| 伊川县| 内江市| 同仁县| 绥江县| 清水县| 英吉沙县| 西贡区| 吉安市| 永定县| 江西省| 亚东县| 云安县| 宁都县| 叶城县| 汉阴县| 肥城市| 廊坊市| 定西市| 安溪县| 井陉县| 扎囊县| 沁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