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績效團隊:VUCA 時代的5個管理策略
- (美)阿德里安·高斯蒂克 切斯特·埃爾頓
- 1625字
- 2019-04-24 15:52:17
前言
VUCA時代的4大管理困境
克里斯·哈德菲爾德(Chris Hadfield)看起來像是一位消防員,又像是一位高中生物老師。但實際上,這個身材修長、留著小胡子的加拿大人是一名宇航員——全球僅有的200名曾在太空行走的人之一。《福布斯》(Forbes)雜志稱他是自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以來最有名的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擔任指揮官的5個月里,他無疑是最擅長使用社交媒體的人。每天晚上,哈德菲爾德都放棄最初幾個小時的睡眠時間,通過臉書(Facebook)和推特(Twitter)發送大多數宇航員認為理所當然但我們其他人卻覺得非常有趣的內容,比如,在微重力下如何制作三明治,如何剪頭發,如何擰干面巾等。
數百萬人收看了哈德菲爾德的信息。數十年來,沒有誰比他更能激發人們對太空旅行的興趣。但他最大的貢獻或許并不是他發的推特信息和帖子,而是他領導多元化團隊的方式。他告訴我們,在擔任國際太空站指揮官之前,他知道他面臨的將會是管理方面的挑戰。他的團隊由聰明的、奮發有為的美國人和俄羅斯人組成,成員中年齡最大的和年齡最小的相差25歲。年齡差距可能產生代溝,語言壁壘和文化誤解同樣也可能導致問題。而在這個團隊中,一個來自安大略省薩尼亞市的年輕人——他看起來就像是課外駕駛教練,負責告訴他們一天24小時要做什么。
所以,甚至在他們還沒有考慮飛向太空的時候,哈德菲爾德就已經著手了解他的團隊了。他自學了俄語。他搬到美國生活了一段時間,然后又去了俄羅斯。他在俄羅斯住的不是酒店,而是政府房。然后,他把團隊成員召集到一起,學習如何尊重別人,如何以最佳方式協作。他們6人曾連同彼此的家人共聚一堂,各自聊起自己的故事,一起吃麥當勞的“巨無霸”(Big Mac),也會喝一些伏特加。哈德菲爾德甚至還發起角色扮演游戲:在太空中時,如果有人失去了親人,他們會以何種方式互相幫助。而不巧的是,在他們執行任務期間,一名宇航員就遇到了這種情況。哈德菲爾德的目標:到飛向太空時,他希望他們不僅僅是同事,還是一個規范化的、統一的團隊。
從科學和公關的角度來看,他們的任務是非常成功的。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哈德菲爾德告訴我們,在太空的5個月里,團隊成員之間從未發生過激烈爭論,一次也沒有。他們合作得很好。
我們知道,讓那些背負壓力、各自為戰的現代團隊成員之間通力合作是極為困難的,況且他們通常相處八九個小時便可回家,而這次是在“遠離世界的錫罐里”。
“這個新來的小伙子沒有做好分內工作。”
“魯思沒有回復我的信息。”
“莎拉必須就所有事情發一封郵件嗎?”
“史蒂夫專注的方向是錯誤的!”
哪個團隊領導者沒有聽到過這樣或那樣的牢騷呢?哈德菲爾德帶領的跨時代的全球團隊之所以能避開此類爭吵并持續和諧運轉,是因為他知道一些“軟技能”有助于打造時下最優秀的團隊。他以自己卓越的領導才干,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團隊成員締造了理解的紐帶,這遠遠超過了運營國際空間站的標準規則手冊的范疇。
他向我們解釋說,太空中有很多成文規則:有專門描述這類規則的書籍。規則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如果你不遵守這些規則,事情可能就會出錯,而到時每個人都可能會死去。誤差界限通常在幾秒鐘之內。在影片《地心引力》(Gravity)的開頭,桑德拉·布洛克(Sandra Bullock)飾演的宇航員違抗任務控制規則,飾演她上司的喬治·克魯尼(George Clooney)很快就因此喪生。哈德菲爾德告訴我們,這種場景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發生的。規則是不可違背的,宇航員會始終遵守規則。不過,哈德菲爾德的團隊也同樣遵守一條不成文的規則,而這條出于集體智慧的不成文規則與成文規則同等重要:團隊中的每名成員每天都要主動幫助其他成員做一件事——在這5個月中的每一天都是如此。
哈德菲爾德說,這些不經意的善舉,通常都是不留名的。一名宇航員可能會在不是他當值的時候幫忙做飯,或為忙著值班的成員整理內務,或幫助需要休息的成員檢查配套設備、清洗過濾器等。這些行動的重點在于服務他人而非自我,且有助于控制脾氣、有效管理自我的情緒。這樣一種簡單的做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事實上,哈德菲爾德也將這種做法視為凝聚團隊向心力的最有效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