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經濟學家在研究經濟問題時用了獨特的方法、工具和概念,建立了反映市場經濟規律的理論。學習經濟學就是學會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學會分析經濟問題的方法。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有多種,本節簡單介紹最主要的幾種方法。
一、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
(一)實證分析
實證分析企圖超越或排斥一切價值判斷,只研究經濟本身的內在規律,并根據這些規律分析和預測人們經濟行為的后果。實證分析通?;卮稹笆鞘裁础钡膯栴},用實證方法分析經濟問題被稱為實證經濟學。運用實證方法研究經濟問題是從對經濟現象的觀察出發得出經驗性結論,然后再通過進一步觀察檢驗這些結論并發展或修改這些結論,這也是所有實證科學(物理學、生物學等自然科學)遵循的方法。
(二)規范分析
規范分析是以一定的價值判斷為基礎,提出分析處理經濟問題的標準,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這些標準。規范分析通?;卮稹皯撌鞘裁础薄盀槭裁础钡膯栴},用規范方法分析經濟問題被稱為規范經濟學。運用規范方法研究經濟問題必然要判斷經濟事物的好壞,從一定的價值判斷出發來分析問題,因此要涉及是非善惡、應該與否、合理與否的問題。很顯然,由于人們的立場觀點、倫理道德標準不同,對同一經濟事物會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因此,規范分析所得出的結論可能是千差萬別的。
【案例1-3】
經濟學的研究主要方法——實證經濟學與規范經濟學
現在上至國務院下至普通的老百姓非常關心我國的GDP和人均GDP,因為這兩個數字前者代表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后者反映老百姓生活的富裕程度。從實證角度看,這些數字的統計歸納過程就是實證分析的過程,如果對某些數據有懷疑還可以重新檢驗。具體數字是客觀的,在統計過程中不涉及道德問題,只回答是什么。從規范分析的角度來研究,首先在我國目前的情況下確定一個合理的經濟增長率,確定一個反映人民生活水平小康的標準。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國家就應該要制定相應的產業政策、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人均生活水平小康的標準涉及道德問題。對于該問題,不同的人站在不同角度得出的結論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認經濟增長率提高是好事;有的人認為經濟增長率太快是壞事,應停止經濟增長。這些都是主觀的好壞判斷無法檢驗。
二、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
均衡概念是法國經濟學家瓦爾拉斯于1874年提出的,被稱為瓦爾拉斯均衡。
均衡分析就是在假定經濟體系中的經濟變量既定的條件下,考察體系達到均衡時所出現的情況以及實現均衡所需要的條件。
均衡分析是經濟學常用的一種方法,可分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是僅就經濟體系的某一部分加以考察和研究,以分析經濟事物均衡的出現以及均衡與不均衡的交替過程,而假定其他部分對所觀察的部分沒有影響。一般均衡分析則是就整個經濟體系加以觀察和分析,以探討整個經濟總體達到均衡的過程。
非均衡分析是相對于瓦爾拉斯均衡而言的,可稱為非瓦爾拉斯均衡。它是指由于價格作用,經濟運行中不能形成供求相等的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主張以歷史的、制度的、社會的因素作為分析經濟現象的基本方法。即使是量的分析,非均衡分析也不是強調各種力量相等時的均衡狀態,而是強調各種力量不相等時的非均衡狀態。西方經濟學中運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均衡分析。
三、邊際分析
邊際分析是經濟學常用來預測或評價決策后果的一種基本方法,被認為是了解和掌握經濟理論的鑰匙。它是數量分析的一種。邊際的含義本身是因變量關于自變量的變化率,或者說自變量變化一個單位時因變量的改變量。邊際分析是基于各種經濟變量存在函數關系這個前提的,這種方法實際是用來確定適度的變量界限的最好方法。邊際分析在微觀經濟學中被廣泛使用,如效用分析、收入分析、成本分析以及其他理論分析中都可使用邊際分析法,由此也產生了一系列極為重要的邊際概念和邊際法則,例如邊際效用、邊際收益、邊際成本、邊際利潤、邊際產量、邊際生產力、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和邊際收益遞減規律。
四、靜態分析、比較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
靜態分析是分析經濟現象的均衡狀態以及有關經濟變量達到均衡狀態所必須具備的條件。這種分析方法完全忽略了時間因素和變量變化達到均衡狀態的過程,注重經濟變量對經濟體系影響的最終結果。猶如觀察一張照片,僅就這個不動的畫面進行分析。這是一種靜止地、孤立地分析經濟問題的方法。
比較靜態分析就是經濟現象一次變動的前后,以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均衡位置進行分析研究,并把新舊均衡狀態加以比較,完全拋開了對轉變期間和變動過程本身的分析,就是只對一個個變動過程的起點和落點進行對比分析。猶如觀察幾張不同時點的照片,對其進行起點和落點的對比研究。
動態分析是分析經濟現象在時間推移中變動過程的狀態和關系,說明某一時點上經濟變量的變動如何影響下一時點上該經濟變量的變動,以及這種變動對整個均衡狀態變動的影響。這種分析方法把經濟現象的變化當作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看待,探討經濟事物從均衡到非均衡又達到均衡的交替發生過程。猶如觀察一系列連續移動的照片,來分析各個照片的變動、銜接,像電影圖像的出現過程一樣。
五、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是說明經濟現象的性質及其內在規定性與規律性。定量分析是分析經濟現象之間的量的關系。分析各種經濟現象之間的量的關系可以更為精確地反映經濟運行的內在規律,因此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中特別注意定量分析。定量分析使經濟學更能運用于邊際,這也是經濟學中廣泛運用了數學工具的重要原因。經濟學中數學的運用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運用數學公式、定理來表示或推導、論證經濟理論,這就是一般所說的數理經濟學。而根據一定的經濟理論,編制數學模型,并將有關經濟數值代入這種模型中進行計算,以驗證理論或進行經濟預測,這就是一般所說的計量經濟學。數學是經濟學的重要分析工具,這一點應該十分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