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幽蘭獨抱真香色,不為天時變性情

陳小翠(1902—1968),又名玉翠、翠娜,別署翠吟樓主,浙江錢塘(今杭州)人,著名鴛鴦蝴蝶派小說家陳栩陳栩(1879—1940),原名壽嵩,字昆叔,后改名栩,號蝶仙,別署天虛我生,浙江錢塘人。為鴛鴦蝴蝶派主要作家之一,著述甚多,詞曲最著一時。之女。工詞曲,善書畫。少年聰慧,早負文名。陳栩在《翠樓吟草·序》中這樣寫道:“惟(唯)予所處環境日趨困難,絕無心緒以課兒女,但任吾婦為之教養燈盞,四聲何時能辨,予亦未嘗前知。清宣末年,予自平昌幕中歸,挈我妻女泛宅于七里瀧間,始知吾女已能屬對,時年十歲。越三年,予客蛟門,吾婦來函多為吾女代筆,函尾綴以小詩,婉孌可誦。予初以為吾婦口占,而吾女筆之于書,及后挈眷來署,始知左家嬌女,亦已能文……所為詩漸近長吉,予為改竄數字,輒不認為滿意,潛復自存其原稿。然至重抄時,則又刪棄過半,今所存者,不過十之一耳?!?img alt="陳小翠.翠樓吟草.合肥:黃山書社,2010:2."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69806/13544236905596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1602182-YnF8d8tfLUE0uv1DdcVb7HsMsOdIeNCx-0-4c48b019604c6b6cc72188d9a7781a72">陳小翠可謂是天賦異稟,聰穎過人。

陳小翠13歲開始作詩,名以《銀箏集》刊行。亦著小說,載于報刊之上。17歲師從畫家楊士猷、馮超然學畫,擅長工筆仕女與花卉,風格雋雅清麗,書法亦俊拔挺秀。23歲就被聘為詩詞教授。26歲與浙江省督軍湯壽潛之長孫湯彥耆(字長孺)結婚,父親陳栩編訂其13歲至婚前的作品,冠“栩園嬌女集”(上下卷,后編入陳小翠自編的《翠樓吟草》)之名出版以為陪嫁。次年生女名翠雛,未久,因夫婦感情不和而分居??箲鸨l后,湯彥耆毅然從軍,后于1949年遷居臺灣。

1934年,陳小翠與馮文鳳、吳青霞、謝月眉、顧飛等閨閣名流在上海創辦女子書畫會,小翠任會刊編輯。1939年至1943年間,與顧飛、馮文鳳、謝月眉四人連續三次舉辦“四家書畫展覽會”,反響強烈。陳祖范所著《近代書苑采英》(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1992年)一書,列述近代書法家79人,唯一女性即陳小翠。1947年,著名教育家唐文治聘其為無錫國學專修學校詩詞教授。1957年,受聘于上海中國畫院為畫師。之后,其女翠雛遠嫁法國,陳小翠單身索居,晚景凄涼。1966年,“文革”禍起,陰霾滿天,人性傾軋。因其兄(陳小蝶,后更名陳定山)在臺灣、女兒在巴黎的緣故,陳小翠飽受凌辱。為了躲避批斗,曾兩次逃離上海,但均被抓回,造反派用粗麻繩索將其捆綁,瘋狂毒打。在那樣一個瘋狂的年代,陳小翠仿佛一株羸弱的蘭花,想要孤芳自賞,遠離塵囂,幾無可能,也許唯有枝頭抱香而死,才能夠保持自己的清白品格和幽蘭香色。1968年7月1日,陳小翠終因不堪凌辱,開煤氣自盡,終年66歲。一代才女,香消玉殞。這是她對現實的逃避,更是一種無聲的抗議。轉引自劉夢芙.二十世紀傳統文學的玉樹琪花——陳小翠作品綜論(《翠樓吟草》前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f950830100l15o.html.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皮县| 渭源县|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临安市| 行唐县| 道孚县| 弥勒县| 洱源县| 开平市| 盐边县| 临江市| 哈巴河县| 泰兴市| 九寨沟县| 武宣县| 靖宇县| 郸城县| 呼伦贝尔市| 牟定县| 淳安县| 晋州市| 仙居县| 绥德县| 明溪县| 河北区| 崇仁县| 策勒县| 柘城县| 蒙山县| 台北县| 武安市| 岳西县| 荆门市| 孝感市| 柘城县| 滦平县| 方山县| 英超| 礼泉县| 阳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