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工程與綜合布線實用教程
- 徐偉
- 907字
- 2020-03-12 15:50:44
4.2 計算機教室網絡邏輯設計
本節任務:了解網絡邏輯設計的主要內容,懂得級聯與堆疊的技術概念,學會使用Microsoft Office Visio設計網絡拓撲圖。
4.2.1 設計網絡架構
網絡架構是指根據用戶需求分析,確定網絡系統的性能和功能,明確網絡中要用到的各種技術,包括用戶希望實現的功能、接入速率、所需存儲容量(包括服務器和工作站兩方面)、響應時間、擴展要求、安全要求以及行業特定應用等等。
由于計算機教室內部數據交換頻繁,假如采用多個交換機級聯(Uplink),交換機之間的級聯線路就會成為網絡傳輸的瓶頸。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堆疊(Stack)和端口聚合來解決,堆疊只有在同品牌具有堆疊功能的設備之間,需要專用的堆疊模塊和堆疊線纜,但堆疊設備價格昂貴,在計算機教室設計中很少采用。而端口聚合是將兩個交換機的一組物理端口都連接起來,形成一個邏輯通道,這樣就會浪費交換機的物理端口。因此,在本例中我們推薦采用單個交換機來實現。
4.2.2 設計網絡拓撲結構圖
網絡拓撲結構圖簡稱網絡拓撲圖,是指用傳輸介質將網絡中的各種互聯設備和終端設備連接起來的邏輯布局,能夠反映各種網絡設備之間的結構關系,能夠表達該網絡采用的主要技術。
設計網絡拓撲結構圖是要根據網絡用戶的分類、分布,選擇特定技術,來描述設備的互聯及分布,但是不對具體的物理位置和運行環境進行確定,好的網絡拓撲結構圖能恰當地表現設計者的意圖。繪制網絡拓撲圖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合適的圖符來表示設備;
(2)線對不能交叉、串接,非線對盡量避免交叉;
(3)終接處及芯線避免斷線、短路;
(4)主要的設備名稱和型號要加以注明;
(5)不同連接介質要使用不同的線型和顏色加以注明。
網絡拓撲結構圖一般采用矢量圖。計算機中的圖分為圖形和圖像兩類,圖形也稱矢量圖,由線、弧、曲線、填充構成,便于增刪修改,存儲數據量小,放大、縮小不失真,由圖形軟件如AutoCAD、Visio等生成;圖像由像素點陣構成,數據量大,經過放大、縮小操作會失真,由數碼相機、掃描儀等生成。
本書中我們采用Microsoft Office Visio軟件設計網絡拓撲圖,案例中教室需要48臺學生機和1臺教師機,我們推薦采用52口的交換機作為中心設備,如圖4.4所示。

圖4.4 計算機教室網絡拓撲圖
常見的小型局域網的網絡拓撲圖如圖4.5所示。

圖4.5 典型小型局域網網絡拓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