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殘月像一塊失去了光澤的鵝卵石,拋在天邊;拂曉,像一把利劍,劈開了默默的夜幕,迎來了初升的陽光。
夏至到了風兒涼,一陣陣吹走憂愁,夏至到了水兒甜,一口口滋潤心田。
“女兒啊,起來了嗎?今日孟夏時節,快凈面后一同到郊外迎接夏神”。
門外傳來逍遙侯的聲音。
“知道了,馬上就好,爹,您先進來坐下喝杯茶”。
暮梓一滾身坐起來連忙以最快的速度打理著自己,逍遙侯推開門走進來坐在椅子上,抬手給自己倒了杯清茶,在嘴邊輕輕吹著,細細飲下。
不多時,暮梓便打理好自己,一襲清清爽爽的白色帛長裙,腰間墜著一塊和田玉,發絲清揚,半披驚鴻髻上斜插一只玉笄,玉面讓人一見傾心。
“二哥啊,梓兒起來了嗎?今日要到郊外迎接夏神”。
門外飄進來帝君的聲音。
今日的帝君身穿赤色長裙粗葛布龍袞圖案禮服,逍遙侯也是一身同色細葛布,繡有斧型圖案的長裙禮服,膝蓋處都有蔽膝護著,兩個人腰間都墜著和田玉佩,發絲高挽被發冠固定著,帝君腳踩一雙赤舄,逍遙侯同樣腳踩一雙赤舄
“帝君,侯爺,馬車準備好了”。管家雙手交疊彎腰說著。
“梓兒,快,今日孟夏”。帝君笑著拉著暮梓和逍遙侯朝房門外等候的馬車走去。
一路上,街坊熱熱鬧鬧,人山人海,快至晌午,馬車緩緩停下,暮梓抬手掀馬車簾,小侍衛易蕭伸手扶著暮梓下馬車。
還不忘溫柔囑咐著:“軒兒,當心腳下”。
郊外此時已聚滿了朝中大臣、侯爺、各路大人。他們著裝形形色色,都是按照自身等級嚴格著裝。見帝君和逍遙侯人馬到,紛紛上前行禮,
傳說,掌管夏季的天神是祝融。古時,每年立夏,帝君都要去祭祀祝融,期望他能保佑整個夏季的平安。因為祝融是火神,所以前去祭祀的人們,儀式上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配朱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以表達對司夏之神的敬意和對夏糧豐收的祈求。
在民間,青梅、櫻桃和鰣魚,是立夏之日必備的三鮮。
立夏這天,人們吃罷中飯還有秤人的習俗。據說,稱人的習俗跟三國時蜀國的皇帝——那位“扶不起的阿斗”有關。
暮梓腦子里還在翻找著關于古代夏至的習俗
忽聽一道聲音響起。
“小梓!小梓!”。暮梓隨聲望去,不遠處司徒幽靜揮舞著手中汗巾朝暮梓揮手。暮梓剛要抬步走,又一道聲音響起。
“吉時已到!百官跪迎!恭迎夏神護佑我軒轅百年風調雨順,作耕順時!”。
【百官跪迎】自帝辛后到現在也就用過兩次,一次是現任帝君登基時,一個,便是眼下。
如此華麗又隆重的迎夏儀式在臨近正午后宣告結束。
回到朝廷后,帝君還要對三公九卿、文武大臣進行賞賜。其中最令人心儀的禮品便是冰塊。掌管冰政的凌官,早已讓人打開地窖,取出冬天儲藏的冰塊,用刀斧切成小塊,由帝君親自賜給大臣。
暮梓在迎夏結束后,變拜別了自家爹爹和帝君,跑到街上欣賞夏至的繁榮景象
“啊!天氣好好啊!。暮梓開心的說著。
“小梓,當心腳下!”。司徒幽靜跟在暮梓身后朝在街坊跑著的暮梓大喊著。
“妹妹!你當心腳下!別跑那么快!”。司徒云鶴同樣在后面大喊著。
“軒兒!哎呀軒兒!慢點慢點!”。小侍衛易蕭也在后面喊著。
暮梓對這些像炮彈一樣的關心話自動屏蔽,自己依舊是在街坊上跑來跑去,看看這個,看看那個;后面幾個人你追我趕的跟在暮梓身后跑著。
不多時,暮梓抱著一堆東西擠進了閱人閣。孟瑤看見一個大大的包袱卡在門口進不來,剛想說是什么人,便看見八爪魚似的暮梓朝自己揮手,在抬眼看著門口處跟在暮梓身后的幾個人,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瑤妹,快來幫幫我,東西太多,我卡住了”。暮梓朝孟瑤揮手。
“哈哈哈,來了來了”。孟瑤笑岔氣地跑過去用力抓著大包袱,暮梓終于如釋重負,坐在椅子上喘著粗氣。
“小軒軒,你趕集去了?買這么多東西”。
“唉,這不今天夏至嗎,街上東西比平時便宜點,我就買了,你看看喜歡哪個直接送你”。
“送給我的?那我就不客氣了!這些我全要了!”。
后面幾個人同一時刻坐在椅子上,同樣喘著粗氣。
“成!都給你!你把錢結了”。
“跟我還談錢”。
閱人閣里一片歡聲笑語。
“小軒軒,快把這碗解暑湯喝了,看你滿頭大汗”。孟瑤邊說邊把一碗解暑湯端到暮梓面前。
“沒有我的嗎?”。一旁的司徒云鶴上氣不接下氣的說著。
“沒有!自己有手有腳,自己端去”。說完孟瑤白了眼被汗水打濕了衣服的司徒云鶴。
“來來來!別急別急!人人有份!”,老板娘端來幾碗解暑湯放到桌子上,又拿出汗巾擦了擦暮梓頭上的汗水。
“幾位貴客,解暑湯先喝著,我這就去準備飯菜,今日啊孟夏!我去給幾位貴客做幾道小菜去”。說完扭著水蛇腰退了下去。
“軒兒,來,我喂你”。易蕭端著一碗解暑湯坐到暮梓對面,拿起勺子,一勺一勺地喂著。
“瑤瑤,來,我也喂你,張嘴,啊…”。
一旁的司徒幽靜只能自己默默端起碗,自己喂自己。
“靜兒…我…我來喂你吧”。
幾個人瞬間刷的一下轉過頭朝聲音處望去。
褪去禮服一襲白衣,頭戴發冠,伴著環佩叮當的聲響進入眾人眼前。
“靜兒…我…”
司徒幽靜放下手里的碗,整個人呆呆地站起身,目光如炬地看著眼前人。剎那間,視線被苦澀又略帶一點咸的液體模糊了。太子抬起手溫柔的擦拭著司徒幽靜臉上的眼淚。聲音極其溫柔的說著:“靜兒…對不起,我,讓你難過了,以前的事就讓它過去吧,我,想通了。不是我的永遠都不是,我們重新開始吧”。
司徒幽靜捂著嘴,任眼淚布滿整張臉。太子抱住司徒幽靜。
此時的太子腦海里回閃著那日和軒轅梓的對話【梓兒!你是本太子的太子妃!跟一個小侍衛摟摟抱抱成何體統!易蕭雖是侍衛,但卻是我喜歡的人!我與你早就劃清界限了,我喜歡誰,和誰在一起,又關旁人什么事!……】
回憶結束,太子輕輕閉上雙眼,輕輕地拍著懷里的司徒幽靜。
“唉,緣分吶,果然是個玄學,紅塵啊,果然多趣味,這兜兜轉轉,又回到了起點,這來之不易失而復得的人兒,哥哥可要把握住了,不要再失去了”。暮梓邊說邊走到司徒幽靜和太子兩個人旁邊,隨即從那個大包袱里拿出兩個環玉塞到兩個人手里。
“這對環玉,看來買對了,這兩個環玉雖然是分開的,不對稱的,但是把這兩個環玉拼在一起就是一塊完整的玉,送給哥哥和嫂嫂吧”。暮梓調皮一笑說著。
“好玉!這對玉我們要了!,還有…梓兒…對不起,以前靜兒和我對你做的那些事…我在這和你說句對不起…”。
話還沒說完,就被暮梓堵了回去。
“哎呀!都是些陳芝麻爛谷子的事!早就忘的一干二凈了,以后啊,都是一家人!”。
“好!一家人!我們本就是一家人!”。太子說完一把抱住暮梓。
“唉唉,說歸說,干嘛抱我的軒兒”。易蕭趕忙橫在兩個人中間,抬手死死地抱著暮梓,回頭盯著太子看。
其余幾個人噗嗤笑出聲來
“唉,小軒軒,我的禮物呢?”。孟瑤吃味的說著。
“額…已經送出去了”。暮梓兩個十指對戳低著頭說著。
“啊…我的環玉…!”。孟瑤仰天大喊。
閱人閣里一片歡聲笑語。
快樂是一種心情,一種自然的、積極向上的心態。在平凡之中尋求快樂,在磨難之中尋求快樂,在曲折之中需求快樂。快樂是一種寬容,一種涵養,一種氣質,一種風度。不管前路多么艱辛,不管生活多么無奈,只要心中常駐快樂,就無須沮喪。使自己保持一個清凈的心,得之淡然,失之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