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4章 大同

長安城,周文王時就已定都于此,秦時咸陽土地面積也有部分包括在內(nèi),不過直到漢時高祖定都于此,才正式名曰長安城。

漢元帝永光年間,皇太后王政君的一位兄長王曼去世,遺下妻子和兩個兒子,次子名曰王莽。

雖說長子王永是王曼的養(yǎng)子,但也并非忘恩負義之輩,在父親王曼去世后,便擔(dān)起了撫養(yǎng)寡母孤弟的責(zé)任,家中日子雖是清貧,卻仍過得下去。

只是某一天,此子王莽卻突然被自天上掉下來的、不知從何處而來的鏡子砸中了,就此昏迷不醒,為了照顧治療王莽,家中幾乎是掏空了家產(chǎn)。幸好這一頓艱辛并沒有白費,王莽終于還是醒了過來。

黑暗中模模糊糊,已是夜色降臨的時分,由于家中貧窮,買不起燈具,更別說此時還屬于珍品的蜜燭等,床榻上的幼童漸漸睜開了眼睛,隱約聽見了耳邊傳來的低低哭泣聲,是個婦人的聲音,這一刻在眼睛中他的眼瞳卻是充滿了茫然,腦子一下子被塞進了無數(shù)的信息量,讓他痛不欲生。

“這、這里是哪......”

“我是王莽?不,我是寧衍......”

“寧衍又是誰?”

“打土豪分田地......”

“資本主義都是萬惡的......”

“這些都是什么東西!”

“啊......我的頭!”他痛得直接叫出了聲來,捂住腦袋大喊大叫,身邊的王母聽見了他的慘叫,便趕緊上前查看。

“吾兒,汝醒了?汝這是何事?”

可他依舊難以遏制理智地叫喚著,王母無奈,只好連忙朝門外叫人過來。

不過很快痛苦漸漸消去,王莽的目光也慢慢重歸明澈,此時此刻的他竟是目光炯炯有神,仿佛能刺破這一片黑暗。

“沒錯......我是王莽!乃仙人轉(zhuǎn)世,我的使命是——”

“創(chuàng)造大同世界!”

......

......

自那天之后,王莽的身體漸漸康復(fù)了過來,不過那面自天而降的青銅素鏡也被他隨身帶在身邊,哪怕被王母斥責(zé)他攜帶者這不詳之鏡,但王莽堅信這是自己前世的法器及信物。

年幼的王莽也慢慢長大了起來,不久之后,官至諸曹尚書的兄長王永病故了,留下孤兒寡嫂,王莽成為了家中唯一能支撐起家庭的男人......或者說男孩。

他十四歲時,漢元帝駕崩,被后世譽為漢成帝的表兄登基了,自此他的姑姑也就成了皇太后,外戚王氏就此崛起,皇太后的父親兄弟等皆封侯,卻除了王莽一家外,因為王莽之父王曼早死,所幸太后也會定期給予補助。

不過比起其他顯貴的王氏子弟,王莽一家仍然是清貧之家,好強的王母督促著兒子王莽的學(xué)習(xí),甚至每天陪他溫書到半夜,哪怕她不識幾個字,希冀他日后能位列三公,自小深受貧富差距刺激的王莽也十分努力,不僅僅是因為常年帶來的屈辱感,更是因為在幼年起就深深藏在心中的偉大使命。

不久之后,節(jié)衣縮食的王母便將他送到了沛郡名儒陳參那里拜師。

......

......

王莽舟車勞頓,終于趕到了千里之外的沛郡。

名儒陳參并非住在城中,而是一座山谷里,有不少弟子都如王莽一樣遠道而來前來拜師。

來到山谷口處,王莽向守在谷口的兩名童子作揖道:“在下王莽,早已聽聞陳先生之大名,今日特來拜師。”

兩個童子對視一眼,旋即輕笑:“呵......又一個來拜師的了,不過陳先生從不顧及門戶高低,你若想留在此處聽從陳先生的教誨,便在這里自筑房屋住下來便是。”

于是王莽便入山林中砍樹建屋,數(shù)個日夜間竟就建起了一個小小的木屋,不過甚至丑陋,也只是眾多木屋中之一罷了,因為還是眾多前來拜師的儒生。

自那之后,王莽就在谷中住了下來,白天跟從眾多儒生一起聽名儒陳參講解《禮經(jīng)》,晚上借月光閱覽經(jīng)書,受教于圣人之言,冬天時甚至?xí)茱L(fēng)寒光顧,裹著一張單薄的被子難以入眠。

每次差點被這樣的艱辛打倒時,他便不由想起家中等著自己飛黃騰達的家人們,以及那注定會陣驚天下的偉大使命......

他也曾多次斟酌過那面隨身攜帶著的青銅素鏡,可依舊找不到什么異狀,似乎就是一面普通的還極其簡陋的鏡子。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地過去,王莽也漸漸見長,他戴高冠穿儒服,逐漸像是一名真正的儒生了。

一日,陳參正于樹蔭下講解著《禮經(jīng)》,數(shù)百弟子整齊跪坐,專心聽講。

“昔者仲尼與于蠟賓,事畢,出游于觀之上......”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

王莽本正專心聽著,卻忽地見到一個古怪的身影,他微微抬頭去看,便見陳參頭上的大樹上,一個女孩子橫躺在樹枝上,她一身綠色曲裾,兩側(cè)寬袖直直垂下,嘴角微揚,精靈古怪的樣子,嫣然笑著看著下方的儒生們。

王莽被她吸引了注意去,不過這一看,對方似乎也發(fā)現(xiàn)了他的注視,于是她眼珠子轉(zhuǎn)了轉(zhuǎn),視線落在了這個看上去普通的儒生身上,兩人視線就此交觸,王莽微微張嘴,不知所然。那女孩兒忽地從樹上折下了一根小小的枝丫,往王莽那邊扔了過去,卻是十分準確地落到了王莽頭上。

“哎喲!”王莽吃痛地縮了縮脖子,卻反而引起了別人的注意,因為此刻眾儒生都屏息聽講,全場只有陳參的講解聲,王莽這一叫當即便打破了肅穆的氣氛。

陳參微微皺眉,語氣略帶不滿地問道:“汝為何大叫?”

“我、我......”王莽隱約往陳參頭上的樹上瞧去,便見那女孩兒捂著嘴兒笑著,發(fā)出呼呼呼的怪聲......

陳參注意到了他的視線,往頭上瞧去一眼,卻什么都沒發(fā)現(xiàn),更是皺眉:“你在看甚?有圣人之言不聽,偏分心去看樹?”

王莽張了張嘴,無法出言,他左右張望,發(fā)現(xiàn)其他人也是詫異地看著自己......莫非只有自己才能見到?

他微微收斂心神,向前方樹蔭下的陳先生恭敬作揖:“吾聞陳師所言,一時心喜,不由叫出聲來。”

陳參臉色稍緩,繼而問道:“既如此,便問汝,為何今人再也無法回復(fù)先王之治?”

“原始社會”、“家長奴隸制”、“軍事民主制”等名詞突然從王莽的腦海里一閃而過,他微微愕然,隨后作揖答道:“因為今大道已隱。”

“為何今大道已隱?”

“弟子以為是區(qū)別心的緣故。”

“何解?”

“先王之時,人不僅把自己的親人當成親人,還把別人的親人當初親人,不僅只顧著自己的壞,也顧著別人的壞,因而無盜賊作亂,因而無作惡,人人為己,己為人人,因而有了先王之治,有了讓孔圣人都仰羨不已的大同之世。先秦道家楊朱曾言:‘古人之,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弟子以為這是不對的,因為這讓人人都有了區(qū)別心,哪能真正造出一個真正的大同天下?”

陳參滿意點頭,但隨后卻又不滿地搖了搖頭:“既然今大道已隱,就該退而求次,董師所提的三綱五常可為今至理名言。”

“弟子受教矣。”

王莽再次端坐,不過再往樹上看去的時候,卻是已經(jīng)不見那女孩兒的身影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梅县| 雅江县| 晋中市| 章丘市| 仁布县| 易门县| 柞水县| 昌平区| 鲜城| 盈江县| 米脂县| 郑州市| 巴彦淖尔市| 澄迈县| 颍上县| 林西县| 罗江县| 许昌市| 盈江县| 汪清县| 涪陵区| 南皮县| 湖州市| 玛多县| 牡丹江市| 沙田区| 淮滨县| 横山县| 镇康县| 南皮县| 阿城市| 安吉县| 赣榆县| 土默特右旗| 上虞市| 高碑店市| 大庆市| 浦江县| 邯郸县| 梅河口市| 崇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