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7章 莊子 雜篇 列御寇(三)

第九章

論述謙遜、內斂、順應自然的重要性。

1.正考父一命而傴,再命而僂,三命而俯,循墻而走,孰敢不軌!

正考父首次任命為士時,彎腰以示敬意;再次任命為大夫時,更加謙卑地彎腰;第三次任命為卿時,俯身以示極度謙恭。平時他沿著墻根走路,如此謙遜,誰敢不守規矩!

2.如而夫者,一命而呂鉅,再命而于車上舞,三命而名諸父。孰協唐許?

假如是凡夫,首次任命為士時,則會傲慢自大;再次任命為大夫時,則會在車上手舞足蹈,第三次任命為卿時,則直呼長輩名。像這樣,誰還會效法唐堯、許由的謙讓之德?

3.賊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及其有睫也而內視,內視而敗矣!

最大的禍害莫過于有意培養德行,且有心眼(成見),等到有了成見就會主觀臆斷,主觀臆斷則會導致失敗!

4.兇德有五,中德為首。何謂中德?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吡其所不為者也。

兇德有五種,以中德為首。什么是中德?中德,指自以為是而詆毀自己不認可的事。

5.窮有八極,達有三必,形有六府。美、髯、長、大、壯、麗、勇、敢,八者俱過人也,因以是窮;

困境有八種極端,通達有三種必然,行為有六種情況。貌美、須長、高大、魁梧、健壯、艷麗、勇武、果敢,這八項超過常人,于是以此傲人,必導致困境。

6.緣循、偃仰、困畏,不若人三者俱通達;知、慧外通,勇、動多怨,仁、義多責,六者所以相形也。

隨緣而行、順應自然、謙遜畏懼,此三種情況皆能遇事通達;智巧、聰慧外露招嫉妒,勇猛卻沖動多怨恨,過分強調仁、義多責難,此六種情況相互制衡。

7.達生之性者傀,達于知者肖,達大命者隨,達小命者遭。

通達生命實情者心懷開闊,精于智巧者認知狹小,通達大命(天命的整體、宇宙的命運)者隨順自然,通達小命(個人具體命運)者安于境遇。

第十章

寫莊子告誡耀炫者(類似第四章曹商),龍頷取珠的危險利益不可得。

1.人有見宋王者,錫車十乘。以其十乘驕稚莊子。

有人去拜見宋王,獲賜車十乘,他以這十乘車向莊子炫耀。

2.莊子曰:河上有家貧恃緯蕭而食者,其子沒于淵,得千金之珠。

莊子說:河邊有戶貧窮靠編織葦席為生的人,他的兒子潛入深淵,得到一枚價值千金的寶珠。

3.其父謂其子曰:取石來鍛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

父親對兒子說:拿石塊錘碎它!價值千金的寶珠,必出自九重之深淵的驪龍的頷下。

4.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驪龍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你能獲得寶珠,必遇龍在熟睡。待黑龍醒來,你哪能保全自身!

5.今宋國之深,非直九重之淵也;宋王之猛,非直驪龍也。

如今宋國危機深重,遠不止九重深淵;宋王的兇猛,也遠不止驪龍那樣。

6.子能得車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寐,子為赍粉夫!

你能獲得十乘車,必遇宋王熟睡時,一旦宋王醒來,你就將粉身碎骨!

第十一章

寫莊子對自由與天性本真的重視。

或聘于莊子,莊子應其使曰:子見夫犧牛乎?衣以文繡,食以芻叔。及其牽而入于大廟,雖欲為孤犢,其可得乎!

有人聘請莊子,莊子回應他的使者說:你是否見過祭祀的牛?身披花紋錦繡,大豆喂食。等到牽入太廟用于祭祀,那時即使想要做個沒人看顧的小牛,怎可辦得到!

第十二章

寫莊子臨終仍不忘教導眾生身心回歸自然。

1.莊子將死,弟子欲厚葬之。莊子曰: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赍送。吾葬具豈不備邪?何以加此!

莊子將死,弟子們想厚葬他。莊子說:我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送別之禮。我的葬品豈不完備?還用加什么!

2.弟子曰:吾恐烏鳶之食夫子也。莊子曰: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

弟子們說:我們擔心烏鴉老鷹吃掉先生。莊子說:在地上被烏鴉老鷹吃,在地下被螻蛄螞蟻吃,從烏鴉老鷹那里奪來給螻蛄螞蟻,為何如此偏心!

3.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徵徵,其徵也不徵。明者唯為之使,神者徵之。

以不公平的方式顯示公平,這樣的公平其實不公平;以不能驗證的事物來求驗,這種驗證不能算驗證。明智者會被世俗之事驅使,神全者(得道者)才可得以明察驗證。

4.夫明之不勝神也久矣,而愚者恃其所見入于人,其功外也,不亦悲夫!

明智比不上神全(自然狀態)久矣,而愚昧的人自恃偏見看待人事,他們的成就只在于追求身外之物,豈不可悲!

(莊子哲學中有一部分超凡脫俗的思想,源于得道者在三維世界之外的感觀,非凡人所能目及、體驗,故莊子言,明智者不及得道者的見識,得道者內修自身,成為了解宇宙起源及奧秘的鑰匙。)

備注:此篇整理于二0二四年十一月讀書筆札

附言:

《莊子》全書已近尾聲,莊子思想從始至終都在提倡天人合一,順應自然,身心回歸自然。

莊子在天地自然中得到身心的滋養,相比功利的世俗世界,莊子于天地自然之間逍遙自在,并將這份平和、自在的智慧傳播于世,以此關懷眾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滁州市| 特克斯县| 同德县| 牙克石市| 云浮市| 乌兰浩特市| 凤城市| 石嘴山市| 滕州市| 海淀区| 黎川县| 永顺县| 绥江县| 河东区| 萝北县| 永川市| 隆德县| 商都县| 柘荣县| 通州市| 沛县| 清徐县| 如东县| 长子县| 敦煌市| 永德县| 博罗县| 江油市| 鹿邑县| 武宁县| 沁源县| 黔江区| 望奎县| 大港区| 闵行区| 萨嘎县| 大方县| 江津市| 于田县| 顺昌县| 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