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魯本的秘密
- 沒有一個夢想可以紙上談兵
- 林一芙
- 948字
- 2019-04-16 15:52:31
【夢想的契機可能始于一本書、一部電影、一幅畫或是一個人,但我始終認為,那只是在無意中調動起了你內心的共振。如果你的心里沒有一個角落與之契合,那無論如何都無法激起你的夢想。】
2004年9月,我在福州的一所農民工子弟學校上五年級,終于“媳婦熬成婆”,以最小的年齡擠入了高年級的行列。
這原先是一所師資不錯的區域性學校,卻在我三年級的時候突然掛牌成了“農民工子弟學校”。三年級前的同學大多都轉學去了當地更好的學校,學校新迎來了一批被允許不用買校服的轉學生:父親是泥瓦匠的阿彬,全家住在水果店里的英子,家里有“七仙女”的二維,奶奶推著爐子在校門口賣炸馃子的大寶。
他們的生活在一個五年級的城市孩子看來,是充滿新鮮感和神秘感的。他們玩過許多我未曾玩過的游戲,像是用鐵棒焊成的推拉環,殺雞時留下來的雞毛做的毽子,用自行車的橡膠帶做成的跳皮筋。他們吃過許多我未曾吃過的東西,例如一包一毛錢可以舔一下午的辣條,吃完后整個嘴巴染得紫溜溜的變色糖,從小賣鋪的紅蓋子破塑料桶里取出來的皮球狀泡泡糖,五毛錢兩片可以無限量澆湯和加香菜的臭豆腐……
我很快和他們成了朋友,這一切使我覺得五年級的生活有趣極了。
五年級的課文,在我那只有四年級文化程度的腦海里也是極其新鮮的。
我從小就不像別的女孩兒習慣把書規規矩矩地包上書皮,新書發下來后,我總是抵不住滿腔好奇要把它翻個底朝天。
語文課本某一單元某一章有一篇課文,名叫《魯本的秘密》,講的是一個叫魯本的小男孩兒為了給母親買生日禮物辛苦攢錢的故事。
“魯本歡快地叫著,跳到母親身旁,把用紙包著的小盒子鄭重地放在母親的手上,那手因日夜操勞已變得粗糙,母親因這突然來的東西變得有些顫抖……她打開盒蓋,淚水頓時模糊了雙眼……”
課文里的一字一句都充滿了我尚不能理解的情愫——母親為何要顫抖,又為何淚流滿面呢?
印象中,我的母親性情穩若泰山,做事雷厲風行,在人生拐角處做決定也從不拖泥帶水。她很可愛,從來不輕易哭泣。我小的時候,她時常在睡前講煽情的童話故事。當我為那些生死離別潸然淚下時,她總是微笑著看我,似乎那些劇烈的情緒波動都與她毫無關系。
我突然醞釀起一種神奇的沖動,就像體內洶涌起一股泥沙俱下的怪力:若我做了魯本做的事,母親也會如此激動到不能自持嗎?
可我很快打消了這一想法。
我才十歲,沒有錢,也不會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