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下篇(七)
- 私小說呱呱
- 呱呱就是我
- 3511字
- 2019-04-06 23:34:59
(清空)三
在日記和備忘錄日期之前所記錄的文字,因為換了手機,所以全進了我的相冊里了,便沒有日期。以下是部分:
關于自己
“無論再怎么努力,你在別人的眼中始終只是別人而已”
這句話并非喪句,而是有兩面性。
因為別人只能看見你的表面,所以別人不了解你,所以當你表現出怎樣的樣子,別人就認為你是一個怎樣的人。利用這一點,別有用心的人會變成演員,欺騙他人,傷害他人。
而這一點的另一面在于,我不斷地告訴自己這句話,讓我不斷地克服別人看不見的恐懼。
“改變一個人最好的辦法便是挫折”
不知道痛,我們是不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的。
“別人總結出來的道理,我們那時聽得輕松,如今體會了,自己卻說得沉重”
“你永遠要記住,那時你眼神里的懼意還會出現在今后更多的更多的孩子眼中。而你該做的,是把今后那些眼神里露出與之相反的惡意的孩子全都教訓一遍。”
在這一點上,我希望大家能關注留守兒童這一類群體,他們是最易走上歪曲人生道路的群體。
“孩子的臉龐最讓人信服,我卻熟練地用它偽裝著自己”
說是偽裝,其實是快樂時的本性,也許我改不了這一點,所以才會有人說我傻子。
“我好得很,我的快樂如同一顆熾熱的流星劃過天邊那樣,看起來短暫,實則是醞釀了好久,也會揮發好久的”
在默默地呻吟。
“一開始我還因為自己的以貌取人而驚恐不已,不過很快我發現這是人們的通病,所以也就沒有負罪感這一說了”
“我會盡力避免與人爭執,因為我不想讓任何人因此而與我的關系而破裂或者在背后說我壞話,我不能容忍背叛,可我自己有時卻是這樣的人,我身體里的另外一個我,早已扼住這個世界的平衡點,將它罵了千百遍”
身體里暴躁的那個我依然存在,我如果將他當做另一個我,會讓我矛盾,而將他當做我的另一面,我便覺得自己如其他人一樣。
“了解自己是一件沒有人會不感興趣的事”
“我沒想過我的一生會這樣改變,我恨他也感謝他,我會殺了他,再將他埋藏”
這句話是之前想到尹耀興時所說的,要說現在我對他,談不上恨,但我始終無法原諒他,為什么要原諒他呢?也許之后我會悄悄找到他然后將他暴打一頓。
在高考完后,我找到了他的聯系方式,不過是他的朋友在用他的號。聽他朋友說,他現在有抑郁癥。
我笑了。
“我不像太宰治所說喪失了為人的資格,而是對自己絕望,僅此而已”
“時間已經消磨殆盡我身上與眾不同的地方”
我曾經拼命地想和別人一樣,但現在我發現與眾不同,也未必是一件壞事。
關于交流
“如果從今以后說話都要審時度勢,那干脆就不說話好了”
這是讓我感覺心力交瘁的一點,人與人相處時總會有大大小小的矛盾的。而我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漸漸意識到了沉默的好處。
關于孤獨
“你若在不合時宜的時候睡覺,醒來后便是孤獨”
這是因為,當我從夢里醒來后,腦子還不清醒,便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如果恰好身邊又沒有人,我便會感覺十分地孤獨。
“別再說你孤獨了,真正孤獨者,是別人注意不到的,通常,他們會死在某個雨夜里”
當我真正開始關注父母,關注婆婆時,當我真正關注他人時,我知道每個人都是孤獨的,而我的孤獨并非了不起,我只是一個普通人。
關于沉默
“沉默時腦子里是無人能及的喧囂,被打破后滿是小丑般驚恐與不安”
這是我害怕時候的表現。
關于金錢
“你要當一個有錢人,這樣可以免去許多不必要的煩惱。但是不能太有錢,不然就會與這世上的罪惡有交集。”
關于世界
“察明你我的星辰河流,寄托于曾經遙不可及的夢想,而后冠冕堂皇地閃耀在無人問津的夜空,給予我們做夢的藍圖”
某些奇怪的道理與喪句
“不要動不動就提到這個世界惡心,真正惡心的,只有人而已”
“達成一個目標后就會奔向下一個目標,若是如此。倒不如在一個有意義的節點離開”
“比起穩坐如鐘的心理醫生來,我更希望是一首歌,一首詩,一部電影來拯救人”
“當你把事做好了,人們不一定贊揚你。但你把事做壞了,中傷的話語席卷而來,你告訴自己。下次一定能做好,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你看,我們總是為虛假的幸福找漏洞百出的理由”
“北緯26度,在最適合人類心臟跳動的地方快要失去心跳”
這句話源自于我看電視的時候對陽城的介紹。
至今
在上大學之前,我再一次深深地矛盾起來。
那時我認識了一個抑郁癥的學妹,我試圖幫助她,但僅憑我的語言,感覺自己是十分拙劣的。
于是我找到了謝老師,向她告訴了她的情況。
謝老師卻說:“她是抑郁癥,還是找專業的醫生吧”
“那我呢?”我疑問了。
“你不是抑郁癥。”
那我是什么?
我在那時十分地痛苦,我究竟算個什么東西?
如果我未曾有過抑郁癥的話,那么我總該有自閉癥,社交恐懼癥,逃避型人格障礙,表演型人格障礙之類的吧?
抑郁癥的定義是這樣的:“抑郁癥又稱抑郁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郁,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復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癥狀或轉為慢性。”
這些話語條條與我對應,于是我騙自己只是因為當時說的還不夠多,所以謝老師不夠了解我。
其實都有。
其實都沒有。
因為這些是內在的不為別人所見的東西,所以對其他人來說,是子虛烏有的。
當我翻開我小學的畢業證,才看見了老師當年給我的評語。
“你性情敦厚,誠實可信,行為舉止文明,團結同學。你雖說不愛說話,但藏著一顆勤奮上進的心”
原來,我一直是一個不愛說話的人啊。在此之前,我都快忘了,我偏執地以為自己是一個開朗的人。
生活一直在給我迎頭痛擊,讓我懷疑人生,讓我不斷矛盾著。
大學開學第一天我去到高中的門口時,想起高中的種種美好已經離我遠去,我再次失去了一個給予我安全感的地方,哭得不能自已。
這之后,我花了幾乎整個大一的時間才完全放下高中,在這途中,我不斷地小崩潰著。
要說我至今為止做了什么,我幾乎什么也沒做,只是不斷消遣娛樂,偶爾封閉自我。
我不常哭了,只是偶爾,有好幾次在周末離家前坐在房間里想到碌碌無為的自己,便會掉下幾滴熱淚來,我揩揩淚,便去了學校。
按說我早該寫出這篇私小說來,而我卻拖到了上個寒假才開始寫,原因是父母把幸苦打拼幾十年的存款存在某個有收益的公司里,公司卻出了事。
我并不了解存款能否收回來,但是憂心忡忡的我,不得不勉勵自己開始奮斗。
我最近了解到了一個叫做“人格傷疤”的詞。
要問我好了沒有,走出來沒有,我想并不徹底。
如果從我的腦子變好的那一天算起來,我養傷的時間已經超過了患病的時間了。
我仍然自卑,仍然在人多的地方感覺不自在,因為上了大學以后沒有和女生接觸的必要,我又變成一個悶騷的人了。
大多數時間,我是快樂的,但心里的悲傷是我無論如何也抹不去的。
我經歷了這些,就注定了我是這樣的人。
說我這個人奇怪也好,自私也好,說我廢物也好,善良也好,說我敏感脆弱,說我自作多情,說我想太多,說我無病呻吟……
我知道,在不久的將來,無論別人再怎么貶低我,都別想再傷到我一絲一毫。
因為我知道了,我認定了,有病絕不代表我有錯。
這世界,誰沒病,誰沒錯呢?
結語
至此,我的私小說就要告一段落了。
我在漸漸變成一個什么樣的人呢?我的腦子里一片空白。
我想到我所處的世界,所有的規則都是由人創造的,我便覺得自己想要跳出這個束縛。
同樣都是人,講到最根本的問題,我沒有任何理由要去遵守別人制訂的規則。
所以這個世界才是虛假的。
這個由“人”控制的世界,要怎樣才叫做自由呢?
下個月我就要二十歲了,我還有許多問題沒有想通,還有許多事沒有經歷,我仍然沒打消過離開的想法。
但是只要有認識的人在,我就能繼續活下去的。
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我還有許多話沒有說,所以我會堅持寫作,無論現在有沒有人懂。
但我堅信這一天的到來。
我并不知道該以怎樣的心態去安慰同類們,我只能給予你們我最真摯的祝福。
我衷心希望被我叫做同類的人們都能走出來,說實在的,這事兒還得靠自己想通。
每當有一個噩耗傳來,我的心情便會低落一陣,我實在是覺得惋惜。
這個世界不會好,能好的只有自己。
在此,我給大家介紹我十分喜歡的一段話。來自電影《死亡詩社》。
“我們讀詩、寫詩并不是因為它們好玩,而是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分子,而人類是充滿激情的。沒錯,醫學、法律、商業、工程,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撐人的一生。但詩歌、美麗、浪漫、愛情,這些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
我是一個沒有崇高追求的人,就讓我一輩子困在活著的意義里吧。
為了詩歌,美麗,浪漫,愛情,正義,活下去吧。
哪怕生命中僅存一絲美好,你也可以為了它活下去。
我只徹底放棄過自己一次,除此之外,我一直一直都在很努力地自我調節,像我這樣傻的人都能做到,相信你們也能。
活下去吧。
我愛你們。
我愛你們。
我愛你們!
201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