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亞新秩序:全3冊(第一卷) 俄羅斯轉型:國家治理與社會變遷
- 馮玉軍
- 832字
- 2019-07-22 15:40:29
第一章 俄羅斯研究方法論探索
方法論是學術研究的重要基礎。只有在科學方法論的指導之下,學術研究才能建立起合理的認知框架、尋找到有效的思維路徑,對研究客體進入深入探索以此發現事物的真相和規律,真正做到追根溯源、正本清源而不是緣木求魚。中國的俄羅斯問題研究是一門正在成長的學科,還沒有建立起系統的學科體系,需要在持續進行本體論研究的同時,努力從事方法論的探索。在這方面,我們既需要學習國外現行的有益經驗,也要不斷總結中國俄羅斯問題研究的既有成果。
基于研究對象的復雜性和這一研究領域的跨學科性質,必須把俄羅斯置于一個由歷史變遷、全球比較和中國利益三條坐標共同組成的立體空間中加以審視,才能真正把握俄羅斯發展的歷史、現實與未來,才能真正體察俄羅斯之于中國的意義。
只有以多視角對俄羅斯進行深入觀察,才能真正把握其戰略發展脈動,而不只是“就政治談政治,就經濟談經濟”,否則永遠是“兩張皮”;要把俄羅斯放在多棱鏡而不是老花鏡、近視鏡、望遠鏡和有色眼鏡下來細心審視,才能看到它的七色光,看到俄羅斯社會斑斕的底色;要在多層次上來研究俄羅斯,在國際層面,要關注俄羅斯在國際體系中占據什么位置,發揮什么作用,有著什么樣的發展前景;在國家層面,要把握俄羅斯的歷史文化、民族特性、特定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在國內層面,一定要看到俄羅斯國內的利益集團因素,而不是將其視為單純的“理性國家”。沒有一個抽象的俄羅斯,就像沒有一個抽象的美國一樣。談俄羅斯任何一項國內和國際政策,都不能不重視利益集團和決策者個人的因素。
在研究俄羅斯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正確處理好理論和歷史的關系。很多人削足適履,拿著西方的理論套現實,而沒有將俄羅斯、將中俄關系放在一個歷史經緯里來思考,這是萬萬要不得的。我們不能完全不要理論,但在理論和歷史之間,可能歷史要比西方國際關系理論更加重要。
最重要的一點是,任何時候都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研究俄羅斯的根本出發點是中國的國家利益。否則我們的研究就可能找不到方向,甚至可能會走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