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追求利潤是企業的本質。企業在追求利潤過程中,價值發現、價值創造、價值傳遞與價值實現的活動貫穿著企業行為的始終。因此,對價值系統及價值源泉問題進行深入探索,揭示價值創造過程中的價值生成與分配的基本原理與演變規律,對以價值增值為目標的企業行為進行解釋,并對其戰略定位與戰略調整提供行動指南,是市場活動中社會實踐對經濟理論研究者提出的恒久課題。

價值鏈概念的提出,以及之后的價值鏈(網)理論的不斷發展,為企業組織行為研究與戰略定位提供了重要分析方法,并為后續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但是,在價值鏈(網)理論的持續研究中,仍然存在某些局限性:學者們對價值鏈大多局限于管理學意義上企業戰略定位的研究范疇,在經濟學意義上的理論解析與深入挖掘不夠充分;研究者往往靜態地和橫向地分析企業的戰略定位,且常常陷入以企業為中心,即由內而外地思考與建構企業價值系統的思維慣性;各種價值鏈(網)理論發展與建樹均自成體系,學術界對價值及價值網絡系統形成的研究尚缺乏系統的理論整合。

本書以價值鏈(網)理論為基礎,試圖揭示價值及價值網絡系統形成與發展的內在機理。即從市場需求的角度出發,縱向的、動態的、由外向內的思維方式,重新解釋價值系統中價值的基本含義,構建價值網絡系統的縱向結構分析框架,解析價值網絡系統構成要素的影響作用及其權變過程,以及由此而決定的企業行為。具體研究的邏輯脈絡從如下四個方面展開:

(1)重新解釋價值系統中價值的含義,解析價值生成與分配的基本原理。本書從價值這一基本概念出發,通過對交易收益的解析,明晰價值系統中價值的基本含義,并借用“市場價值”表現這一含義,探索市場價值生成的基本原理;通過觀察供求關系及變化,解析在市場價值創造過程中,價值收益在價值系統縱向結點主體之間的分配關系;

(2)闡述價值鏈(網)的基本含義與價值系統形成機理。本書基于交易收益與交易成本的基本概念(并強調交易收益概念)解釋價值網絡的組織效率,并揭示一個包括發現、生產、傳遞與實現的完整的價值系統中影響市場價值增值的三大關鍵要素:顧客價值、網絡價值與企業價值;

(3)建立價值網絡系統縱向結構的動態演變分析框架,分析市場價值生成的三大要素影響作用的權變過程,以及市場價值在各要素之間的分配與轉移問題;

(4)在價值網絡系統的縱向結構動態演變分析框架基礎上,借用價值鏈(網)與顧客價值等相關前沿理論,分別闡述顧客價值、網絡價值與企業價值三大要素的基本含義及其構成,及縱向市場結構中企業建立戰略優勢的關鍵環節和核心要素的確定;解析在不同縱向市場結構條件下企業建立戰略優勢的關鍵環節和核心要素的演變與轉移,以及由此而導致的企業戰略行動的改變。

基于如上思維邏輯脈絡,本書的研究內容分為六章:

第一章:緒論。闡述選題的背景與問題,選題的研究視角及研究范圍,選題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研究的基本方法、技術線路及基本內容。

第二章:理論綜述部分。在理論文獻搜集與整理的基礎上,分別對價值理論、波特價值鏈理論,以及價值鏈理論的發展:價值網理論、虛擬價值鏈理論、價值模塊理論、價值星系理論等進行了比較系統地闡述與評價。

第三章:理論研究進展部分。首先,闡述并解析市場價值及網絡價值的概念體系;其次,分析價值網構成要素、價值網的要素價值動態演變與機理;最后,構建縱向市場結構與價值形成要素動態演變分析框架。

第四章:闡述價值構成三大基本元素構成體系。包括:價值構成基本元素1——顧客價值體系的概念、構成元素及動態演變;價值構成元素2——網絡價值體系的概念、構成元素及動態演變;價值構成元素3——企業價值體系的概念、企業市場優勢定位及企業價值創新途徑。

第五章:借鑒扎根理論研究方法和區域經濟發展的相關案例,運用數據與實例充實本書的研究主題與內容。本書選擇九家具有一定代表意義的企業,通過大量二手資料和一手資料的搜集與分析,整理出開放性譯碼和主軸譯碼,歸納出三種類型企業贏利優勢要素的主范疇,并進一步提煉統出核心范疇。同時,通過理論應用案例——本溪市鋼鐵深加工發展綱要的解讀,闡述價值網絡系統理論的使用原理與應用價值。

第六章:研究結論總結與進展,及對于未來研究方向的展望。

本書最終要表達的基本思想是:(1)在價值網絡系統中,“價值”是指在市場交易中新生成的價值增值,本書稱之為市場價值;(2)顧客價值、網絡價值、企業價值是影響價值系統的市場價值基本要素,且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三要素之間具有某種主導性的替代作用;(3)公司市場優勢分析與公司戰略定位應該是在市場橫向結構與縱向結構二維坐標中確定與完成;(4)在當今市場活動中顧客價值已經成為企業行為的主導性元素。本書的理論進展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重新解釋了價值系統中價值的概念。產業經濟學和價值鏈(網)相關理論及文獻中,對于價值鏈(網)中“價值”一詞并沒有給出經濟學意義上的準確定義。本書從“價值”的原始含義出發,在古典經濟學價值論的基礎之上,對“價值”的主觀判斷性進行了重點闡述,厘清了“價值”與“交換價值”之間的區別,將價值解釋為在市場交易中新生成的價值增值,并借用“市場價值”一詞來表現。“市場價值”是指所有交易者(包括消費者)在交易過程中獲得的價值增值之和。價值概念的重新定義為本書后續的價值系統研究奠定了概念基礎。

第二,對市場價值概念進行深入分析。首先,本書分析了交易收益與交易成本對“市場價值”的雙側影響。文中系統地闡述了市場交易的本質,即參加交易的所有人都期望從中獲得超出其支付成本的價值。并從增加市場“交易收益”和減少市場“交易成本”對市場價值增值的正向影響進行了雙側分析,強調包括消費者在內的參加交易活動的所有成員均在交易中獲得利益,提出了通過提升交易收益(包括增加企業價值、顧客價值和網絡價值)促進市場價值增值的企業創新途徑。之后,本書分析了市場供求關系對市場價值分配的影響。文中闡述了供求關系對“市場價值”在交易成員之間的分配關系影響的基本原理。提出價值系統縱向市場結構決定成員之間的供求關系,進而決定交易者關于交易價格的談判能力,導致市場價值在交易者之間的不同分配比例。

第三,初步形成以縱向市場結構為主線的價值網絡系統動態分析架構。本書以產業經濟學結構—行為—績效的基本原理為指導,在解析了價值網絡系統中市場價值構成元素的產生機理,縱向市場結構對企業行為和對市場價值在網絡系統成員之間分配的動態影響,以及價值系統中市場價值的三大基本構成元素:顧客價值、網絡價值、企業價值的形成機理的基礎上,提出了市場價值影響主元素由價值生產向價值傳遞,再向顧客價值創造的網絡系統動態演變規律。同時分別對顧客價值、網絡價值、企業價值三大元素的內涵與構成,及其影響作用的演進過程進行了詳細與系統的描述,初步建立了以縱向市場結構為主線的價值網絡系統動態分析框架。

第四,拓展了公司市場戰略優勢理論分析維度。本書認為,價值網絡系統縱向結構對于公司贏利能力同樣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提出公司市場優勢分析與公司戰略定位應該是在市場橫向結構與縱向結構二維坐標中確定與完成。這是從價值網絡系統縱向結構角度,對公司市場戰略優勢影響理論有價值的拓展。

進一步地,通過選擇具有一定代表性九家企業作為觀測樣本,并對這些企業相關資料的搜集、分析與整理,歸納出“價值生產”、“價值傳遞”和“價值創造”三種不同導向性的企業經營類型,提煉出影響各類型企業贏利優勢的價值元素集。

于萍

2013年8月20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德县| 正镶白旗| 临猗县| 海原县| 镇坪县| 兰州市| 延津县| 峡江县| 南召县| 卢湾区| 正定县| 贺兰县| 龙胜| 桐乡市| 客服| 周口市| 台中市| 铜鼓县| 岢岚县| 东宁县| 仙桃市| 北川| 婺源县| 汉川市| 吐鲁番市| 霍林郭勒市| 永善县| 图们市| 怀化市| 天全县| 德格县| 全南县| 南丹县| 通化县| 商丘市| 东海县| 鄂伦春自治旗| 尉氏县| 资源县| 桃源县| 钟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