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級新區體制與政策比較研究
- 西咸新區研究院
- 3679字
- 2019-08-30 18:19:24
第一節 國家級新區基本情況
一 分布情況
18個國家級新區分布在全國18個省(直轄市),均處在“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的關鍵節點,體現了我國區域經濟均衡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需要。
東部地區現有7個國家級新區:上海浦東新區是上海市的市轄區,位于上海市黃浦江東岸,地處中國沿海開放帶的中心和長江入海口的交匯處;天津濱海新區是天津市的市轄區,位于天津東部沿海,地處環渤海經濟帶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交匯點;浙江舟山群島新區與浙江省舟山市重合,處于我國南北海運大通道和長江黃金水道交匯地帶;廣州南沙新區位于廣東省廣州市最南端,與廣州市南沙區重合,地處珠江出海口,是大珠江三角洲地理幾何中心;青島西海岸新區位于膠州灣西岸,處在京津冀都市圈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緊密聯系的中間地帶,是沿黃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亞歐大陸橋東部重要端點;南京江北新區位于江蘇省南京市長江以北,是長江經濟帶與東部沿海經濟帶的重要交匯節點,是長三角輻射帶動長江中上游地區發展的重要門戶;福州新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濱海地區,地處長三角與珠三角之間,是東南沿海的海陸聯動中心,也是輻射臺灣、連通東盟的交通要沖。
中部地區現有2個國家級新區:湖南湘江新區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湘江西岸,處于國家城鎮化“兩橫三縱”戰略格局中長江橫軸和京廣—京哈縱軸的結合點;江西贛江新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北部的贛江之濱,是國家城鎮化戰略格局長江橫軸和長江中游城市群京九發展軸的交匯處。
西部地區現有6個國家級新區:重慶兩江新區位于重慶市主城區長江以北、嘉陵江以東,是長江經濟帶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連接點;蘭州新區位于甘肅省蘭州市西北部秦王川盆地蘭州、白銀兩市的接合部,是甘肅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門戶;陜西西咸新區地處關中平原,位于陜西省西安和咸陽兩市接合部,居于全國的幾何中心位置,是我國大地原點所在地;貴州貴安新區位于貴州省貴陽市和安順市之間,地處貴州高原中部,是貴州省發展條件最好的地區;四川天府新區位于成都平原,四川省成都市主城區南偏東方向,地處長江經濟帶、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交匯處;云南滇中新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主城區東西兩側,是滇中產業聚集區的核心區域。
東北地區現有3個國家級新區:大連金普新區位于遼寧省大連市中南部,地處東北亞地理中心位置,對內是東北地區海陸聯運中心,對外是我國與東北亞國家經貿往來和開放合作的重要樞紐;哈爾濱新區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以北,地處(北)京哈(爾濱)通道和綏(芬河)滿(洲里)通道“T”形交匯處,是連接中蒙俄經濟走廊和亞歐國際貨物運輸大通道的重要節點;長春新區緊鄰長春市主城區,其主體位于長春東北側,處在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核心腹地和我國東北地區地理中心,是哈(爾濱)大(連)經濟帶和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
二 規劃面積
國家級新區規劃總面積達46196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2039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5800平方公里。從陸地面積來看,天津濱海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大連金普新區3個新區的規劃面積達到2000平方公里,上海浦東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貴州貴安新區、四川天府新區、湖南湘江新區6個新區規劃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到2000平方公里之間,廣州南沙新區、蘭州新區、陜西西咸新區、南京江北新區、福州新區5個新區規劃面積在500平方公里到1000平方公里之間,云南滇中新區、哈爾濱新區、長春新區和江西贛江新區4個新區規劃面積在400平方公里到500平方公里之間,其中,陸地面積最小的江西贛江新區初期規劃面積為465平方公里,陸地面積最大的大連金普新區規劃面積為2299平方公里(見表1—1)。
2014年,國家發改委聯合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實施《新區設立審核辦法》及細則,提出國家級新區初期土地規模東部地區原則上應控制在800平方公里以內,其他地區原則上應控制在500平方公里以內。自2015年以來,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級新區嚴格按照標準進行審核,規劃面積較以前有所下降。
三 人口規模
國家級新區現有常住人口約2718.9萬,表現出較強的人口集聚能力。截至2015年年底,200萬以上人口的國家級新區有4個,分別是上海浦東(547.5萬)、天津濱海(297萬)、四川天府(250.3萬)、重慶兩江(242.6萬);100萬以上、200萬以下人口的新區有6個,分別是青島西海岸新區(180萬)、大連金普新區(158萬)、福州新區(155.3萬)、南京江北新區(148.2萬)、湖南湘江新區(134萬)、浙江舟山群島新區(115.2萬);余下8個國家級新區人口均在100萬以下,其中蘭州新區人口最少,僅16.1萬(見表1—2)。
表1—1 國家級新區基本情況
續表
續表
表1—2 2015年各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指標
續表
四 行政管理體制
國家級新區立足不同發展階段和自身特點,構建了各具特色、高效運轉的行政架構。目前,新區行政管理體制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經國務院批準成立區級政府,并賦予相應的行政管理權限;二是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廣州南沙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會與所在行政區政府合署辦公,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三是除以上5個新區外,其他13個新區管委會作為地方政府派出機構,代表地方政府在新區區域范圍內行使開發建設管理權限,負責新區規劃實施、經濟發展、項目建設、土地管理等經濟職能,轄區內的社會事務仍實行“屬地管理”,主要由所在行政區負責。
五 經濟規模
經過多年建設,國家級新區表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經濟實力顯著提升。2015年,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總量分別為3.4萬億元、2.3萬億元、0.36萬億元,分別占全國總量的5%、4%、4.5%左右。
國家級新區之間的經濟規模有明顯差異,實力懸殊,從2015年情況看,大致可以分為六個方陣:第一方陣是天津濱海新區(9270億元)、上海浦東新區(7898億元),經濟總量已超過5000億元;第二方陣是青島西海岸新區(2594.7億元)、大連金普新區(2416.8億元)、重慶兩江新區(2020億元),經濟總量處在2000億元以上,3000億元以下;第三方陣是四川天府新區(1810.5億元)、湖南湘江新區(1602.5億元)、南京江北新區(1465億元),經濟總量處在2000億元以下,1500億元左右;第四方陣是福州新區(1150億元)、廣州南沙新區(1133億元)、浙江舟山群島新區(1095億元)、長春新區(950億元),經濟總量處在1000億元左右;第五方陣是哈爾濱新區(720.1億元)、江西贛江新區(570億元)、云南滇中新區(522億元)、陜西西咸新區(432億元),經濟總量處在500億元左右;第六方陣是貴州貴安新區(170.6億元)、蘭州新區(125.5億元),經濟總量處在200億元以下(見表1—2)。
六 經濟增長速度
國家級新區經濟增長速度較快,發展趨勢較好。2015年9個國家級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在兩位數以上,分別是蘭州新區(20.4%)、貴州貴安新區(20.2%)、廣州南沙新區(13.3%)、重慶兩江新區(13%)、天津濱海新區(12.8%)、青島西海岸新區(12%)、湖南湘江新區(11.5%)、福州新區(10.5%)、南京江北新區(10%)。大多數國家級新區經濟增速領先所在省(市)平均水平。其中:蘭州新區增速高于甘肅省增速12.3個百分點;貴州貴安新區增速高于貴州省增速9.5個百分點;廣州南沙新區增速高于廣州市5.3個百分點,連續兩年居廣州市第1位;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南京江北新區、湖南湘江新區增速均超過所在省(市)2個百分點以上(見表1—2)。
云南滇中新區和四川天府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在國家級新區中靠后,且低于所在省(市)的平均增速。其中云南滇中新區經濟增長速度為6.5%,低于四川全省平均經濟增長速度2.2個百分點,四川天府新區經濟增長速度為7.3%,低于四川全省平均經濟增長速度0.6個百分點。但是,云南滇中新區和四川天府新區設立時間較晚,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七 經濟貢獻
國家級新區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天津濱海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占天津市比重達到56.1%,上海浦東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占上海市比重達到31.6%,有力地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重慶兩江新區、大連金普新區、四川天府新區、湖南湘江新區、哈爾濱新區、福州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云南滇中新區的地區生產總值占所在省(市)比重分別達到13%、8.4%、6%、5.5%、4.8%、4.4%、4.1%、4%,也有效促進了地區經濟增長(見表1—2)。
八 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增速
國家級新區注重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較大,增速較快。2015年,天津濱海新區固定資產投資最高,高達6020億元;重慶兩江新區次之,達到1978億元;上海浦東新區(1773億元)、湖南湘江新區(1762.7億元)、青島西海岸新區(1714.7億元)、陜西西咸新區(151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均超過1500億元;南京江北新區(1363.6億元)、四川天府新區(1309.8億元)、浙江舟山群島新區(1135億元)、福州新區(113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也超過了1000億元。廣州南沙新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最快,達到54%;陜西西咸新區次之,達到33%;貴州貴安新區(22.7%)、重慶兩江新區(18.1%)、浙江舟山群島新區(18.1%)、青島西海岸新區(15.8%)、四川天府新區(12.8%)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超過10%。上海浦東新區發展最早,新區建設較為成熟,固定資產投資趨于穩定,增速為0.4%(見表1—2)。
此外,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關于國家級新區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新區的財政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出口、吸引外資等其他主要經濟指標也保持快速增長,新區在本地區乃至全國經濟發展中的示范引領作用愈加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