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李昌德跟南宮夜月的關系還是不錯的,李昌德的生母是上一任皇后娘娘,但是因病去世。
那時候大皇子李昌德年紀還小,他的生母就因病去世,后宮不可一日無主,李英武就立了不能生育的南宮夜月為皇后,害怕南宮夜月不能生病的問題被人拿出來說事,就把李昌德過繼給了南宮夜月。
只是大家都清楚南宮夜月沒有親生孩子罷了,但要說親近,肯定是和李昌德更為親近。
洪天澤和蕭林說完這些話以后,直接就認為南宮夜月會提議李昌德繼承皇位。
可是接下來南宮夜月的話卻是讓兩位老人一陣錯愕。
南宮夜月:“我提議這皇位讓老五李升平來繼承,現在的武英國看似表面承平,實際上已經是有風雨飄搖之勢了,我覺得想要讓武英國穩穩的站在這片大地上,必須要出現一個殺伐果斷的君主才行。”
“陛下的幾個孩子里面,只有老五李升平在邊軍歷練過,別的孩子并沒有軍人的那股氣勢,在當下的武英國,不需要一個文縐縐的皇帝,不知道兩位大賢怎么看待,可否覺得我的意見可行?”
洪天澤沒等蕭林多說,直接就迎合道:“皇后娘娘說的都對,現在的武英國確實是需要五皇子這樣一位殺伐果斷的君主,其余的皇子這點比五皇子還是差上不少。”
“老臣這就去準備一下,明天咱們就昭告天下,讓五皇子登基為帝
!”
洪天澤這么一迎合,蕭林也沒辦法反對了,只好一并點頭稱是。
看著兩個丞相都沒人在反對了,南宮夜月點點頭:“既然兩位大賢都覺得本宮的意見可行,那咱們現在就說定了,明天就開大朝會,宣布這件事情。”
“本宮有些累了,你們都先下去吧,另外這件事情先不要說出去,明天本宮會親自宣布的。”
蕭林跟著洪天澤退出了內宮,老頭子這個時候還是有一點不敢相信,不敢相信皇后會決定五皇子李升平做皇帝。
“洪天澤,你我朝堂之上斗了這么長時間,現在到了這個時候,也應該坦誠相待了吧,你覺得皇后娘娘真的是要把皇位給五皇子嗎,而且在你看來五皇子當了這個皇帝,真的就能天下太平嗎?”蕭林直接問道。
洪天澤似乎也是來了興趣,難得的沒有嘲諷蕭林,正兒八經的說道:“老伙計,你我在朝堂上斗了這么長時間,實際上都是為了武英國好,不管是你我的政見多么的不一樣,也都是想要用自己的辦法讓武英國變得更好。”
“之前陛下在的時候,咱們怎么斗都可以,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南宮夜月始終姓南宮,不姓李,我不覺得她會一切都是為了武英國和陛下好。”
“后宮從來不被允許干政,這你是知道的,就是因為歷史上發生了很多因女人而起的慘案,不是每一個女人都會像成母那樣大公無私的。”
“南宮夜月一個沒有子嗣的皇后,她這個時候想的肯定不會是武英國的天下怎么保住,想的肯定是自己的地位怎么保住,她肯定不甘心被封鎖在一座宮殿當中做她的太后。”
“這個女人從來是向往自由的,你我很是明白,在我看來她立五皇子為繼承人的動機并不純,我剛才那樣支持她,也是為了穩住她,要是你我發現她有一點要不利于武英國的舉動,那咱們為了武英國就要做出最壞的打算!”
洪天澤說完這些以后,神秘的看了兩眼蕭林,就大步離開了。
不得不說這一下子把蕭林這個做了幾十年右相的老臣,弄得徹底是一頭霧水,他清楚洪天澤說的是什么意思,但是真要以下犯上,對皇后出手,這也是自小尊崇禮制的蕭林不敢想象的。
亂了,亂了,自己和武英國的天下是真的要亂了,我是越老越看不明白了,這陛下怎么就能這么容易的病倒,這么容易的駕崩,前些時日可還是龍精虎猛的。
而且最后竟然是被刺殺的,這是皇后故意告訴我們的,還是這事情真的就是這樣。
也不知道這一次又會枉死多少人!
蕭林一邊在自己心中感嘆,一邊朝著宮外的蕭府走去,在他看來,一切的結果還要看明天的大朝會。
與此同時邊城這邊迎來了自己的援軍,楊峰可算是等到了這些人,援軍一共有十萬人,是兵部尚書親自帶兵而來,這些士兵今后就是要駐守在邊城。
楊峰在鎮守府見到了已經是胡須花白的兵部尚書黃承運,這老將軍一副龍精虎猛的模樣,在楊峰看來年輕的時候也是一員彪悍的猛將,最起碼也不弱于樊噲。
整個武英國的底蘊還是有的。
“你就是楊峰對吧,不愧是楊虎的兒子,我已經知道你是怎么守住邊城的了,還真是英雄出少年啊,要是咱們武英國能多出幾個你這樣的少年英才,恐怕在面對南月軍的時候,咱們就不是被動防守了。”
“不過也是陛下不愿意攻略南月,不然的話你父親恐怕早就拿下南月了。”
“廢話不多說,邊城暫時我來接手,五皇子那邊我已經見過了,他現在很需要你回去幫他,你的功勞我也全部都上報了朝廷,你現在可以凱旋而歸,接受封賞了。”
“只是現在陛下龍體抱恙,回去以后切記要小心行事,那些文官向來看不起我們這些武將,你別在這個特殊時期中了招就好,我不想看到我們武英國的少年英才死在朝堂爭斗當中,要死也要死在戰場上!”
楊峰看著黃老將軍,對這個兵部尚書的印象倒是好了不少,他也確實是想要回都城看一看了,因為他不放心自己的母親和妹妹們。
現在的都城滿城風雨,自己的外公身為右相肯定也被卷入其中了,現在的情況好壞不知,或許只有皇帝的病情好轉,這一切才會好轉吧。
有的時候,一個人的好壞,還真的就能影響到一個國家,楊峰算是對這一切有了自己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