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南風”
- 南風入淵
- 寶檸
- 1927字
- 2019-04-21 21:18:20
“我想聽聽少庭的想法。”
此刻的宋愷之臉之正色,也算是回答了沈讓的問題。而今日宋愷之只身前往沈府,亦是表明了一切只是朋友之間的敘談,出了這個門便兩兩相忘于浮云。
這無疑消除了沈讓心中的部分顧慮,只是這事關整個沈家的安危,他不得不慎之又慎。
“舒恒有所不知,沈家在這江南雖然算是富甲一方,只是也因為沈家世代從商無人入仕,真真是有錢無權(quán),平日里都是過年過節(jié)巴結(jié)一些官府官吏,方可得以安穩(wěn)度日......”
話說沈家自前朝時期就在江南扎下了深厚的根基,世代盤根于此。沈家生來低調(diào),歷來家主又都是十分睿智之輩,就是朝代更替也沒有損傷到半分元氣,其家財就是說富可敵國也毫不夸張,不可謂說是這江南的真正地頭蛇,所以與其說是沈家巴結(jié)官府,不如說是那些個官吏湊到了沈家跟前。
而自從沈讓接手沈家事務以后,便是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只是沈讓說的意思宋愷之又何嘗不明白?
他頓了頓方才說道:“南風總是與我說,這沈家雖是她的外家,但沈家里里外外都拿她當沈家小姐一般對待,特別是少庭與其祖母待她猶如掌上明珠一般,所以這沈府便早已是她心中的港灣之所了。我與南風雖無血緣卻勝過血緣,沈府若是有一分半尺之差,我又如何與她交代呢!”
沈讓從不知道南風說過的這些話,此刻心中涌起了一絲的甜意,笑容更是忍不住的洋溢了起來,既是她心中所依,他這樣猶豫不決如何能成大事?又如何能夠護她?
“如此,少庭就直言不諱了。”
宋愷之從沈府出來以后沉思了許久方才回到驛館,這一回去便直接奔去了池銘的房中,至此池銘房中的燭火一夜未熄。
同樣的在潘家得知池淵等人來到江南以后,立馬就警惕了起來,行事間都規(guī)矩了許多,就是那條棧道的運輸也停了一大半,老老實實的讓人找不到絲毫破綻。
只是俗話說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宋愷之等人針對潘家精心設了一個圈套,只要潘家肯上套,便也無力回天了。
這天,天空萬里無云。正巧趕上江南的春陽節(jié),沈讓看“南風”整日在府中悶著便借這個機會帶她出去轉(zhuǎn)了轉(zhuǎn)。
江伏月與沈讓的接觸并不多,又是男女有別,所以在面對沈讓時,江伏月便是一位典型的矜持女子,有時半天也不說一句話,沈讓看著這樣安靜的“南風”,回想起以前活波燦爛的小妹,心里越發(fā)的不是滋味。
“對了,我記得你以前很是愛吃湘記樓的菜,今日你難得出來一趟,大哥帶你去嘗嘗可好?”
“大哥做主便是。”沈讓說得是興致勃勃,卻只是換來“南風”的趨之一笑。
沈讓心中不由得就更酸了,只是江伏月并不知沈讓心中所想,再加上她自己心中藏有心事,就更加沒有留意旁人的事了。
接下來便是沉默了許久,意外的是江伏月先開了口打破了這一寂靜。
“聽外祖母說,沈家碼頭被官府封了,可是真的?”
“嗯,是有此事。”
而說到此事的沈讓竟是無所謂的態(tài)度,好像并不是什么大事一般,若是平常以江伏月的心思必能察覺一二,只是她心不在此便又問道:“怎么會這樣呢?前些日子還聽外祖母說大哥與來江南的殿下交往甚是友好,可是唐王下的令?”
池銘等人與沈府的來往是秘密進行的,在沈家可能也就劉氏與沈二爺知道此事,劉氏不把“南風”當外人,偶爾嘮嗑時便對此提及了一二。
如此“南風”知道此事,沈讓一點也不感到意外,只是自家妹妹一向不過問這些瑣事,今日問起不由讓他覺得有絲訝異,不過也只是一閃即逝的感覺,想來可能是覺得這事有點嚴重,心中難免擔心吧!
由此沈讓心中非但沒有一絲反感,反倒是有些欣喜,想來這還是在這些日子以來她第一次主動說話呢!
只是他深知這件事情的重要性,這大街上耳目眾多實在不便談論此事,便簡言意賅的說道:“據(jù)我所知唐王早已經(jīng)離開江南,只是不論如何沈家做生意力求問心無愧,所以小九不必擔心。”
在聽到唐王已經(jīng)離開江南時,江伏月便再也聽不到其他的了,沈讓連叫了她幾聲都沒有聽到。
“在想什么呢?”沈讓見“南風”發(fā)了呆,以為她還在是為此事?lián)模睦锊挥杀P算著回去是不是應該好好與她說道說道此事?
江伏月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tài),馬上調(diào)整狀態(tài)微微笑道:“大哥一向是運籌帷幄,是小妹多慮了。方才我只是想到前幾日外祖母也提了幾嘴湘記的點心,想著回去給她老人家?guī)c回去呢!”
“還是小九細心,那我們現(xiàn)在過去吧!”
見“南風”笑了,沈讓心里便也放心了下來,這會兒子心里只盤算著那些八珍玉食,想著一會兒可都得讓自家妹妹都嘗一遍。
各懷心事的兩人并沒有發(fā)現(xiàn),一旁的一個小廝打扮模樣的人突然神色異變,匆匆的離開了。
而就在當天的晚上,沈讓就接到了消息他們的計劃有變。
對于碼頭被封一事,本來沈家也只是連帶,為的就是讓潘家不起疑心。因為沈讓給出的信息,他們不久就查到潘家與河北道總管馬驥年甚有勾結(jié),那一帶的鹽銷就是此人一手罩著,潘家一年孝敬他的可比上交給朝廷的多多了,池銘雖是一副書生樣,但做事情卻是一把的干凈利落,在第一時間便秘密控制了馬驥年,以此人的名義讓潘家往河北運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