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階運營:從小編到新媒體操盤手
- 龍共火火
- 959字
- 2019-06-26 18:25:28
推薦序二 我們時時處在挑戰之中
2018年6月時,我創辦了一家關注小程序行業發展的公司——見實,起步階段就是以微信公眾號為基礎。之后,我無數次面對業界和投資人的追問:你為什么要現在去做一個公眾號?
我理解這背后的疑慮是:新媒體在今天早已紅利盡去,此時再投身于此無異于浪費時間。且此前我擔任微播易副總裁、騰訊微博開放平臺負責人,寫過幾本社交網絡暢銷書,對以公眾號為代表的新媒體漲落形勢非常熟悉,卻在新媒體紅利消逝期做一個微信公眾號,反差確實有些大。
問題難以回答的地方在于需求差異,當外界在時時關注新“風口”在哪時,我卻需要關心另一個重點:用什么工具或方式,能低成本且快速地到達目標人群?
這是我選擇微信公眾號的出發點。
公眾號具備其他一些方式或工具所不具備的特點:
可以快速和目標人群互動、串起微信生態中不同環節和場景,用不同的活動來測試用戶真實的需求及對應的裂變速度……
其實,“如何低成本且快速到達目標人群(或吸引客戶、贏取訂單)”這個問題一直都是市場面對的核心挑戰。相比捕獲“風口”,創業中的人們反而時時需要面對這個問題。
2015年年底時,我們曾深度走訪各大公司CMO,那時普遍聽到的是許多公司分配給新媒體的市場預算比例低于3%,但到了2016年年底時,這個比例飆升至30%,甚至一些激進的公司已將70%~90%的預算投入到以新媒體為主的傳播中。這一趨勢迄今沒有停頓下來的跡象,從早年“無微博不傳播”,到今天許多企業都需配備“兩微一抖”(微博、微信、抖音),僅是這種趨勢變化的一個表象而已,更深層的原因直指獲客策略、獲客方式的變化,即:
今天的世界早已從向渠道“購買”用戶,變成了向用戶“購買”他/她的好友,變成了關系擴散。
讓信息在關系鏈中擴散,讓用戶帶來用戶,這個理解促使今天社交電商、知識付費、社交游戲等細分賽道迅猛崛起,也是成就獨角獸級機會的基礎。而在這背后,新媒體運營又是基礎之基礎,是微信生態、社交生態不可或缺的一環。
因此,新媒體運營不僅是圍繞賬號閱讀量、粉絲量的增長來推進,更是圍繞用戶需求、擴散、留存及變現等關鍵問題來展開工作,就像創業的預演一樣,就像龍共火火在書中討論的“術”與“道”的關系一樣。在看待社交網絡、社交媒體及以社媒賬號為代表的新媒體運營、獲客這件事情上,我們不妨看得更細一些。
徐志斌
見實創始人、CEO
《小群效應》《即時引爆》《社交紅利》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