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群粉絲經濟玩轉法則(實戰強化版)
- 鄭清元
- 3441字
- 2019-07-30 13:14:48
1.1 一千個鐵桿粉絲就可以養家糊口的時代
一般情況下,如果某一類人被冠上“鐵桿粉絲”的帽子,那其一定是某個人或者事物的狂熱追求者,他愿意為此付出,并從中獲得精神上的滿足。當下最“潮”的社群營銷,正是利用粉絲的這種狂熱,將一群有共同愛好的人,通過虛擬的社區聚集到一起,由此實現自我推廣和擴大市場占有率的目的。當然,體驗過社群營銷的人肯定知道,這種營銷方式不但不令人生厭,反而會讓人“欲罷不能”,心甘情愿掏腰包。
互聯網營銷發展到今天,早已過了“隨便在網絡媒體上發布產品都會有人購買”的時代,如果不培養自己的“鐵桿粉絲”,十有八九會出現“曇花一現”的局面,正因為這樣,準確捕捉消費者的需求,逐漸將其培養成自己的“死忠粉”就顯得尤為重要。
不妨腦補這樣的畫面:
不論你創造出什么作品,他或她都會付費購買;他們愿意打“飛的”來聽你唱歌,并花錢擁有價格昂貴的正版套裝;他們會將你的名字添加到快捷鍵中,便于第一時間掌握與你有關的訊息;他們會愛屋及烏地購買和你有關的產品……
很顯然,他們便是你的鐵桿粉絲。
社群營銷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社群領袖通過與鐵桿粉絲建立直接聯系,從而令他們有足夠的空間和渠道支持其個人或者品牌。越早培養鐵桿粉絲,就越早擁有天使用戶。因為只要有天使用戶認同你的產品,并樂意將其傳播給周圍的人,你就如同獲得了天使投資。
那么,蘊藏在粉絲當中的能量是如何發揮出來的呢?
1.“鐵桿粉絲們”與品牌的距離為零
在“技術使用周期”理論中,當某個新產品問世,會依次遇到五個用戶群體,分別是:出于好奇心而購買的創新型用戶;先于別人體驗殺手級應用軟件的早期用戶;等待產品技術完善、價格適當下降后再購買的實用主義用戶;最后成為得到驗證的產品用戶群體的保守型用戶;始終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的用戶群,如圖1-1所示。

圖1-1 產品上市遇到的五個用戶群
不論哪一種用戶,他們的周圍同樣存在這五類人,經過周而復始的信息傳播,有些人會對創造該產品的品牌以及創作團隊、創作背景產生濃厚興趣,他們更加愿意在其搭建的平臺上,與品牌進行互動,這便拉近了用戶與品牌的距離。
不過,能夠稱得上是“鐵桿粉絲”的用戶,與品牌的距離幾乎是零,甚至每天都會談論與品牌有關的話題,原因就是在這個品牌所創建的虛擬社區中,時不時會看到推送的新消息,這些消息大到新產品發布,小到一個笑點不高的段子,都會吸引鐵桿粉絲們的注意力。
這個過程中,不要忽視了粉絲之間互動的作用,他們之所以有“談資”,能夠長時間的在這個社區里進行討論,多半是因為購買了它的產品??鋸堻c說,品牌運營團隊不需要整天發布廣告,只需要把粉絲們聚集到一起,拋一些話題給他們或者定期組織活動,這個社區自然會熱鬧起來。
不論是品牌與粉絲,還是粉絲們之間,互動得越頻繁,彼此的距離越近,如果能夠實現“親密接觸”,品牌推廣就會容易的多。
2.“鐵桿粉絲”讓品牌實現“不看廣告,看療效”
互聯網營銷之所以發展迅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企業讓潛在消費者認同它的產品“很好”,因為大家能夠通過網絡媒體,對產品性能、功效等有更加強烈、直觀的感受。不過,當所有企業都開始這樣做時,用戶就會產生逆反心理,產生懷疑情緒。
鐵桿粉絲們就能打破這一僵局,因為他們是與品牌互動最多的人,既了解其背景,又很熟悉產品,并且都進行過親身體驗。如果品牌的鐵桿粉絲們告訴身邊的人:“我覺得這款洗發水真不錯”,那其口碑絕對比企業海量的廣告更有效。
3.“一千個鐵桿粉絲”足以讓創業者獲得第一桶金
例如,國外的Lawrence Watt-Evans就運用積累鐵桿粉絲的方式發布了自己的最新小說。他要求鐵桿粉絲每月支付100美元,交換條件是他拿到錢后就放出小說的下一章,整部書在一開始,只在網上對他的鐵桿粉絲公開,之后再進行紙質印刷,其他書迷才能看到。
對于大部分草根創業者來說,如果能培養起“一千個鐵桿粉絲”,或許就可以養家糊口。例如,一個出色但不出名的繪本師,不妨嘗試在網絡媒體上發布自己的作品,假設在他所生活的城市中,有一部分人喜歡并關注他的作品,他便成了微名人,至少養活自己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當然,只要他肯堅持,微名人的效應會繼續擴大,他也能夠從中培養自己的鐵桿粉絲,接下來,他就可以運用Lawrence Watt-Evans的方法,不斷加深自己的影響力。
如今,社群的影響越來越大,粉絲產生的經濟價值也已經不容小覷,作為創業者和企業營銷者,該從粉絲與社群的互動中得到哪些啟示呢?
1. 魅力人格是吸引粉絲的關鍵
圖1-2,反映的是粉絲的不同層次,其中魅力人格是關鍵:
從圖1-2中不難發現,想要與鐵桿粉絲保持近距離,創業者的人格魅力是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這里所說的“人格魅力”是一個廣義的概念,你和你的產品、品牌越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你的“人格魅力”越容易凸顯。

圖1-2 魅力人格是吸引粉絲的關鍵
①精準產品的受眾群體。這是掌握用戶需求的第一步,不論傳統品牌還是隨著互聯網運用而生的新興產品,無一例外地要對用戶進行精確劃分,才能有針對性地建立網絡社區,從而吸引“志同道合”的人,最終才能讓鐵桿粉絲幫助品牌建立口碑。
中國移動經營品牌多年,對用戶的劃分十分成熟,因而分別建立了針對全球通、動感地帶、神州行用戶的網絡社區,它通過策劃不同風格的線上線下活動,培養了大批鐵桿粉絲,對于用戶來說,中國移動所提供的活動機會,已經成為他們溝通生活、工作的一種方式。
②創造驚喜。想要讓鐵桿粉絲“死忠”到底,要在線上和線下活動中,給出實實在在的驚喜,并非夸張的噱頭。利用社群營銷擴大影響力的今天,企業定期組織活動是最為常見的方式,這是維持鐵桿粉絲忠誠度的重要機會,參加活動的人數不可以過多,以免影響活動效果。

圖1-3 留住粉絲的方法
例如,某餐飲店給部分會員發放優惠券,如果人數多了,會員拿到手的獎勵勢必減少,相反,該餐飲店的成本就會增加。因此,控制好人數直接影響活動效果。當一部分鐵桿粉絲得到滿意的獎勵,他們會更加愿意同周圍的人分享活動過程,以及該餐飲店帶給自己的幸福感,這樣一來,鐵桿粉絲才真正發揮作用,我們可以進行粗略的計算,如果每個鐵桿粉絲每月消費200元,他又帶去2位一般粉絲,每個一般粉絲消費50元,一千個鐵桿粉絲每個月就會為餐飲店帶來30萬元的銷售額,對于普通規格的店面來說,足以養家糊口了。
2.借助名人影響力,讓自己有足夠的鐵桿粉絲
想要一下子擁有足夠能養家糊口的鐵桿粉絲,對于部分創業者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妨借名人之力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小A開了一間甜品店,她的閨蜜Z女士在廣播電臺工作,主持一檔黃金時段的談話節目,其風格輕松,語言幽默,積累了不少忠實聽眾。小A在一次線下活動中,特別邀請Z女士參加,參與活動的人不到十位,但都是甜品店的鐵桿粉絲。這次活動結束,小店知名度似乎瞬間提高了不少,在此之后,小A在同粉絲們互動的時候,時不時讓Z女士參與進來,雖然大家同Z女士直接互動的機會并不多,但她時常推薦一些書籍、電影、護膚品等給大家,著實會令粉絲們討論一陣子。久而久之,小A也積攢了更多鐵桿粉絲。
雖然小A有一位“名人朋友”的優勢,很多創業者并不具備,但可以利用其他方式,為自己的社群建立起名人系統,例如,你可以邀請非誠勿擾的美女嘉賓參與到你的推廣活動中,或者與淘寶網上某位達人合作店鋪營銷活動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3.適當運用“饑餓營銷”手段,積攢鐵桿粉絲
想要令鐵桿粉絲數量增加,也可以試試“饑餓營銷”,前面所提到的Lawrence Watt-Evans,便是用這種方法,既吊足了粉絲的胃口,又維護了與鐵桿粉絲們的關系,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Lawrence Watt-Evans利用鐵桿粉絲們,成功將“魚餌”撒了出去,借助鐵桿粉絲們告訴更多的粉絲,他的新書即將面世。
不論時代如何變遷,大眾的好奇心永遠是引爆信息傳播的最佳風口,即便你目前擁有的鐵桿粉絲并不多,但如果能適當吊起粉絲的胃口,他們便有可能迫不及待地幫助你宣傳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運用“饑餓營銷”的過程需要你掌握好“度”,既能夠維系與鐵桿粉絲的感情,又能夠吊起他們的胃口。例如,你所開的蛋糕店,調制出新口味的產品,可以先請你的鐵桿粉絲們來嘗嘗,但是告訴他們,這種蛋糕是限量制作的,只制作50份給推薦熟人加粉最多的鐵桿粉絲。這樣一來,以你的鐵桿粉絲為基礎,他們還會為你帶去更多粉絲。
社群營銷的核心,是通過各種營銷手段,讓自己成為粉絲眾多的品牌。只有擁有足夠的粉絲,才有可能因此創造更多收益,而這些粉絲中,還必須擁有一定數量的鐵桿粉絲,他們的存在是保證品牌正常運營下去的基礎。所以,企業要先提升形象魅力,再配以營銷技巧,從而獲得足夠多的鐵桿粉絲,摸索出自己的風格和路線,這樣營銷才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