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東魁

自天下四分之后,北方士林以鐵戈之氣,聞名天下;與之相異的南朝楚國,確是多了幾分的胭脂氣。北方的文詞集會,大多是“沙場難得幾時回”,“夢中游朔方,猶疑是昨日”,一個個都恨不得,提槍上馬,萬軍從中殺他幾個來回。在南朝的文人雅士之間,確是“鶯鶯燕燕春風,幾度春風”,“笑問今春多幾許?溢目亂花出墻去?!钡氖⒕坝渭?。

如今雖天下四分,諸國之間紛戰不休,但是民間的交流往來確是親密的緊,尤其是這文壇盛世,三年一度的南朝楚國的科舉盛事,南朝楚國在四國鼎力的紛爭之中,雖然疆域遼闊,但是地廣人稀,人口北重南輕,沿著江水一線的幾個重鎮,占據著南楚一半的人口,南楚文風極盛,尤其是南楚的皇帝陳鍇愛好詩文書畫,于是滿世界的重金收集,江湖上流傳的孤本詩書名篇,上行下效,所以南楚一時間詩文鼎盛無兩。

南楚選官不同于其他三國,以名望地位,血脈親族為根基,輔之以真才絕學的無品謀士,行治國之道;南楚獨創科舉舉士,一時天天攘攘,富有才華,不甘于現狀的三國才子佳人,紛紛東行、南渡,準備搏一搏這場公平的富貴,隨便也見證一下這天下的絕學才子有幾分之多,也去爭一把這潑天的名利。

今日,恰恰是,南楚科舉的最終比試,整個南楚的楚州城一時間萬人空巷,皇城腳下楚州城的豪門望族,官紳商賈也是云集于此,準備等比試結束的時候擄走一個名滿天下的才子,與家中未出閣的女子,謀一段才子佳人的佳話,榜下捉婿的傳統不知道是什么時候興起的,唯一有些許印象的就是,自從有了科舉比試,在比試結束之后就多了一個榜下捉婿的傳統,先前,大家也只是對登上科舉優勝榜的才子,才有榜下捉婿的傳統,到了后來,據說是有一位商賈豪紳,捉了一個未登榜的西蜀才子,強行納他為婿,在家錦衣玉食的招待,還把自己唯一的獨女嫁給了他,三年后的科場上,這位西蜀才子橫掃南北強手,一舉奪得科舉魁首,而這位商賈豪紳,卻因為慧眼識珠,得此佳婿而聞名天下。所以,在之后的科舉比試結束之后,在科舉場上因技不如人,卻富有才華的落第才子們,成了這些未搶到科舉榜上有名才子的商賈豪紳留意的最佳目標。

五更天已過,楚州城大街上就已經是人頭攢動,密集的人流朝著皇城腳下趕去,小商小販也趁著這個機會,瘋狂的叫賣著魁首餅、狀元湯等的楚州城特色小吃,來賺個喜慶錢。

等到太陽剛竄出地平面,初春時節的楚州城,還是有著些許的南方濕冷,但是也遮擋不住熱情觀眾們激動的心情,楚州城各地賭場這時候沒有往時那些棋牌、色子之流,紛紛也是附庸風雅,為那些多魁才子們開起了盤口,無論是升斗小民,還是高門望族也紛紛加入其中,更多的是娛樂的意味比較重一點,凡是也就是圖個吉利。

南楚的科舉流程,大致的分為海試、復選、面比以及堂試,海試的時候,楚國的禮部會集中收集大量的經史子集,然后從這些經史子集中選取大量的試題詩詞,作為海試參賽才子的標準,為了保證海試的公平性,參賽的考官大多來自于往年勝出的部分優勝者;復選的時候就比較嚴格了,來自各國或者是南楚各地參加科舉考試的才子們,需要經過驗身,才選才有機會參加復選;通過復選之后就是百姓們最為熱衷的面比了,也是前文中談到的萬人空巷看面比的畫面,通過復試的才子,兩兩對決,或者是三三相比進行文采、謀略的比試,循壞比試,一直到篩選出三十六位甲等,七十二位乙等,三百六十名丙等,方才結束面比,而通過面比能夠參加堂試的,也就只有甲等的優勝者方可參加,所以每年的甲等考生,一直就是南楚高官顯達最為熱衷的佳婿人選。

在堂試的時候,一般也就是面比之后,楚國的禮部尚書,會直接帶著三十六位甲等考生去面見楚國的天子陳鍇,然后由天子陳鍇為他們出一道題,然后由三十六位考生臨場作答,最后皇帝根據比試作答的成績,排出一至三十六名,而前三名分別就是狀元(魁首)、榜眼、探花,其中有趣的是,探花這個稱號必須給一名身材相貌極佳的考生,所以探花的稱謂,在榜下捉婿的時候,是一位比狀元更要搶手的存在,因為這個原因這探花郎的歸屬一般是在皇帝不考慮做帝婿的前提下,各位王公大臣才有機會爭搶一番,最后獲得探花郎的人家,聲望地位和家中女兒的搶手度會極度上升,并且一直延續到下一任探花郎的誕生。

一直到日落西山,參加面比的才子們,才評比出三百六十為丙級才子,七十二位乙級才子,三十三位甲級才子,甲級才子中的一至三名還沒有評選得出。現在留到最后的是代表著三處陣營優勝者,而他們現在在各自所代表的的國家站定,來自大燕國的姜自流、西蜀的司馬文以及楚國本土作戰的余憶年,共同競爭這場決定三年文壇走向的巔峰大比。

場面一度難以控制,沒有進行國家之間席位區分的觀眾席,現在各自國家的觀眾自發的集攏到一起,涇渭分明的支持著自己國家的選手,大燕和大秦本屬同根同源,所以場上觀眾大多是支持來自大燕國的姜自流,助威吶喊的聲音響徹云霞,絲毫沒有客場作戰的意思。

“快看是皇上!皇上來參加這次科舉面比了!”站在下方的一位眼神比較好的兒童坐在他父親的脖子上,興奮的叫喊著。

一旁嘈雜的人群,在聽到兒童的叫喊后,也紛紛瞪著眼睛朝兒童的手指指的方向看去,一位身著五爪金龍的明黃色在皇城的觀禮臺,悄然站立,皇宮里的禁衛門紛紛如臨大敵,手握著守著的木槍桿,怒目瞪著來來往往的人群,不多時有幾位身著便衣的禁衛也融入了一旁駐足觀看的人群,維持現場秩序的五城兵馬司的巡城官吏,這時候也是一改剛才昏昏欲睡的狀態,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維持著現場亂糟糟的秩序。

等了一會明黃色的五爪金龍動了,稍待了一會,一位公鴨嗓的大內公公,扯著嗓子,鼓動著內力,喊出了“陛下有旨,眾卿聽旨,拜!~~”

人群中維持秩序的官吏們,紛紛扯著嗓子喊叫著,早已經入迷的觀眾們,趕緊跪下行禮,周圍又是一陣亂糟糟的。

“楚皇詔:天下承平,國泰民安,今楚國甚幸,匯諸國英才,集天下之智,當賀!皇天后土,天各一方,天有四御,東為貴,今日科舉面比優勝者,當有“東魁”之稱,為我楚國大才,朕欽封為楚國大師銜,為之賀!”

“東魁!東魁!東魁!”下面無論是哪一個國家的觀眾,現在不分彼此,紛紛齊喊著東魁二字,因為在他們的眼里,自己國家的才子才是技壓群雄的存在,“東魁”是應該必須是屬于自己國家的。

那個時代都不缺憤青,在事關自身國家的時候,尤其是身處人群之中的時候,憤青的作用就彰顯出來了,法不責眾的思維,永遠存在于每一個看客的內心。

三位甲級選手的前三甲的比試尚未開始,場下的觀眾早就開始了互相攻擊對方支持的選手,叫罵聲連綿不絕,各種形式的國罵此起彼伏,而在場下開盤的賭場門也紛紛加入進來,火上澆油的刺激著觀看者加入這場難分勝負的賭局。

在場下維持秩序的官吏們的努力下,十分艱難平復了激動難抑的觀眾,期待已久面比決勝回合終于在華燈初上的時間開始了。

“大燕姜自流!”一位著長劍的,青衫少年率先向場下的觀眾示意,本就是年少才俊,下場剛平復的觀眾,頓時又騷動起來。

“西蜀司馬文!”來自西蜀的青衫才子,對場下微微行禮后就退后悄然站立,但是這些絲毫不影響場下支持觀眾的呼喊聲。

“南楚余憶年!”本就是代表東道國比賽的南楚才子余憶年,場下的觀眾也是支持不斷,好多維持秩序的侍衛也加入進來,為本國的才子加油助威。

“下面請我朝天子,大楚國皇帝為面比決勝局出題!”一旁本就上了年紀的禮部尚書,這一次拼了老命一般的宣布開場流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場下侍衛的帶領下,群臣和平頭百姓三呼萬歲后,身著五爪金龍的明黃色才珊珊出來,淡淡的說了句“準奏!”

身邊的貼身太監,忙鼓著內力,傳聲筒似的,重復的說了聲“準奏!”

接著又是一連串的“準奏!”傳出。

于是,期待已久的面比決勝局終于開始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溪县| 米脂县| 德清县| 东源县| 射阳县| 集贤县| 皮山县| 高要市| 襄垣县| 靖远县| 沙洋县| 长治县| 华池县| 东明县| 双城市| 芦山县| 呼玛县| 彭山县| 襄垣县| 安康市| 嘉荫县| 宁陵县| 佛坪县| 托克托县| 雷波县| 曲沃县| 福州市| 桐梓县| 金塔县| 昌吉市| 房产| 蛟河市| 无为县| 南漳县| 廊坊市| 唐山市| 涞源县| 凤翔县| 玉龙| 宿州市| 清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