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3 區塊鏈在電子發票領域的應用

本節結合當前電子發票推廣應用的現狀和遇到的一些難點,分析應用區塊鏈技術解決這些難點的方法和所具有的優勢。對電子發票在企業間全面深入應用過程中區塊鏈技術所能提供的助力和相關應用場合進行展望。

3.3.1 電子發票的應用現狀

1.政策現狀

國家稅務總局在2015年年底發布公告,自2016年1月1日起全國推行通過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開具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其他開具電子發票的系統同時停止使用。這項政策和相應的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的推出,主要解決了營改增后一些開票量大的行業的開票問題,這些行業存在大量的面向個人的開票業務,例如電商、電信、快遞、公用事業。(更多內容可參考:http://www.chinatax.gov.cn/n810341/n810765/n1465977/n1466007/c2061033/content.html。)

國家財政部、國家檔案局在2015年年底公布修訂后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自2016年1月1日起實施。其中第八條規定,單位內部形成的屬于歸檔范圍的電子會計資料可僅以電子形式保存,形成電子會計檔案。第九條規定,單位從外部接收的電子會計資料附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規定的電子簽名的,可僅以電子形式歸檔保存,形成電子會計檔案。修訂后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從政策層面解決了電子發票的直接入賬問題。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開具的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具有稅務數字證書的電子簽名,符合修訂后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可以僅以電子形式歸檔保存。(更多內容可參考:http://www.mof.gov.cn/pub/tfs/zhengwuxinxi/caizhengbuling/201512/t20151214_1613338.html。)

2.電子發票開票方案現狀

國家稅務總局在2015年年底發布推行電子發票政策的同時,作為附件2同步發布了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技術方案。方案中公布的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實現方案邏輯示意如圖3-1所示。

圖3-1 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實現方案邏輯示意

增值稅電子發票的號段,由稅務后臺征管系統通過接口方式同步至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通過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最終賦予納稅人。電商等用票量大的企業可選用服務器版稅控開票系統以滿足企業大量集中開票需求。票量小的企業可使用單機版稅控開票系統完成電子發票開具及電子數據生成。電子發票版式文件可在企業端直接生成,也可由第三方電子發票服務平臺完成。使用第三方電子發票服務平臺的納稅人,需將電子發票數據傳遞給第三方電子發票服務平臺。電子發票明細數據通過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實時傳送到稅務機關,進入發票電子底賬庫。數據接口規范包含兩種:第一種適用于稅控開票系統(單機版)開具電子發票的納稅人;第二種適用于開票量大、使用稅控開票系統(服務器版)的納稅人。(更多內容可參考前文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全國推行政策網址。)

3.企業電子發票管理現狀

表3-1通過對電子發票管理和紙質發票管理的對比,描述了電子發票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現狀。

表3-1 電子發票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現狀

電子會計憑證的成立依賴于電子簽名法,電子發票涉及的各類數字證書體系和存檔,需要具有長達30年的保障,即在30年內可以驗證電子簽名和數據的隨時可用。

3.3.2 電子發票大規模應用的難點

當前電子發票應用的主要難點在于報銷、入賬和保存三個方面。電子發票文件因為其具有可重復拷貝、可重復提交、可篡改的特點,給企業的報銷管理、入賬管理和存檔管理帶來了新的困惑。企業需要借助專業的信息系統來實施報銷流轉、驗證發票的真偽和發票文件的完整性、防止發票的重復入賬和保存30年文件完整可用。

在解決企業管理電子發票的難點上,目前有三方面的服務商在做出努力,其產品均已上線投入市場:一是提供電子發票開具服務的平臺向報銷流轉、查驗、記賬、保存方向擴展延伸,成為完整的電子發票解決方案平臺;二是傳統的財務軟件服務商和稅務會計師中介服務機構,建設電子發票記賬和報銷管理平臺;三是新進入的互聯網企業服務商,例如微信的電子發票解決方案,發揮溝通平臺的優勢,解決發票報銷流轉的痛點,阿里的發票服務平臺,提供完整的電子發票解決方案平臺。表3-2所示匯總對比了各方面服務商平臺的優劣勢和局限。

表3-2 各類電子發票服務平臺對比

電子發票管理主要的難點就是解決重復報銷的問題、報銷流傳問題和可靠保存問題。其中報銷流傳問題,對于電子發票來說,如果有改造且建設好的財務信息系統及平臺支撐,電子發票報銷比紙質發票方便快捷,沒有的話電子發票比紙質發票麻煩。現階段解決重復報銷的問題主要還是依靠中心化的統一服務平臺的標識,該平臺需具有權威可信的特點。報銷流傳只是一般的信息系統優化需求,隨著時間的投入會越來越順暢。可靠保存有點特殊,電子發票文件基本2年后就進入一個沉寂的狀態,是否一直在線保存還有待行業的選擇。

建設中心化的服務平臺或是采用其他技術解決手段,電子發票管理面臨的需要處理的數據規模如下:

根據《中國稅務報》的報道,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營改增試點納稅人共計592萬戶,其中一般納稅人113萬戶,小規模納稅人479萬戶。新納入試點的四大行業納稅人接近1000萬戶,是此前試點納稅總戶數的1.7倍。(更多內容可參考http://www.ctaxnews.net.cn/html/2016-03/25/nw.D340100zgswb_20160325_2-08.htm。)

上述營改增戶數1600萬,加上原來的增值稅企業戶數,估計總計有2000萬戶,電子發票服務平臺需要滿足如此龐大數量的企業應用。

在發票份數方面,根據中國財會網2016年3月1日的報道,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全國推行3個月以來,已開出電子發票6000萬份。(更多內容可參考http://www.e521.com/news/xyxw/450265.shtml。)

考慮到發票電子化的趨勢,目前還在使用的增值稅紙質發票也需要考慮在內,增值稅紙質專用發票2015年開票量為8億多份。(更多內容可參考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china/20160225/u7ai5337234.html。)

增值稅普通發票的發票份數,可參考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數據。2016年營改增5月1日啟動當天,全國共有23669戶試點納稅人開出63655份發票,其中,增值稅專用發票7347份,增值稅普通發票56308份。(更多內容可參考http://www.chinatax.gov.cn/n810341/n810780/c2121786/content.html。)

按以上數據估算,發票全面電子化以后,每年開票數量在100億份以上。

3.3.3 區塊鏈技術的主要特點與電子發票對應分析

本節分析區塊鏈技術的主要特征與電子發票應用場景結合的幾個關鍵問題,通過分析來審視區塊鏈與電子發票場景應用的匹配情況。

1.去中心化

區塊鏈技術所有的應用實現基于區塊鏈網絡中的廣大分布式節點,不需要中心化的服務器平臺,這為節省電子發票服務平臺的建設成本開辟了另外一條途徑。按每臺企業PC提供100GB存儲空間,每張電子發票需要200KB計算,以2000萬戶企業的25%,也就是500萬臺PC構成的常在線節點計算,全網絡存儲能力為500PB,換算成電子發票份數為2.5萬億份,以100億份每年算,能存250年的開票量,以30年的時間算,每年能存800多億份。計算能力就更不用說了,500萬臺以上節點的計算能力,滿足電子發票領域的各種應用沒有任何問題。

2.公共賬本

區塊鏈技術采用由所有節點共同維護的公共賬本來解決重復支付問題。重復支付問題和電子發票的重復報銷、重復入賬問題很類似,或者更進一步說,重復報銷和重復入賬本質都是重復支付問題。區塊鏈技術涉及的用于解決重復支付問題的公有鏈、私有鏈或者二者結合的方案,都可以用來解決電子發票的重復報銷和重復入賬問題。

3.加密算法

加密算法是區塊鏈技術必備的支撐組件,區塊鏈中廣泛應用哈希算法保證數據塊的完整性,應用非對稱算法來標識身份和加密及驗證數據。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具有完備的數字證書體系,對加密算法的應用也具有良好的基礎,在具體應用中采用區塊鏈技術,在加密算法方面沒有任何障礙。

4.分布式共識

區塊鏈技術采用多數節點的意見來形成共識算法,與中心化平臺的架構相比,中心化平臺需要保證其權威性、可靠性,為此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而區塊鏈技術則通過廣大節點共同維護的賬本和共識算法來保證,相比中心化系統,成本極其低廉。

5.泛洪和效率問題

區塊鏈技術因為其分布式網絡的廣播需要,容易引發網絡資源的侵占。公共賬本的日積月累,容易引發后期記賬效率低下問題。電子發票因為只涉及開票方、受票方和稅局且按年度核算,并不是所有企業都參與交互,所以不易引發泛洪和效率低下問題。

3.3.4 區塊鏈技術用于電子發票管理的4個基本要點

1.制度層面的關系

從會計制度的角度來講,由國家稅務總局推行的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解決了合法的電子原始憑證的產生問題,行業財務系統提供的報銷審核等管理功能解決了記賬憑證的信息化產生問題,二者統一構成電子會計憑證,可入賬和存檔。修訂后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解決了電子會計憑證作為會計憑證的形式認可問題。以上部分,相當于解決了電子發票管理的前半篇。后半篇問題在于,在入賬和存檔方面,電子憑證不同于紙質憑證,不具有唯一性和不可變更性,缺乏權威的電子賬本和電子會計憑證存檔器,如果像手工操作那樣,隨便建一個數據庫,隨便用一個電腦硬盤文件夾就能存放,雖然可以說得通,但實際業務不可行。理想的情況是,在各服務商財務系統中,提供電子憑證記賬和存檔的核心模塊,如果經過財政部、國家會計協會層面的認證或發布或統一標準籌劃,效果更好。這樣就能從根本上形成一個完整的電子憑證會計管理閉環,當前的電子發票打印按紙質發票報銷入賬處理存在分歧的原因也在于此。

2.區塊鏈電子發票管理與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的關系

現行的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屬于國稅總局發票管理新系統的一部分,基于稅務數字證書和電子底賬庫,提供了完備的增值稅發票開具和信息管稅功能。即便結合區塊鏈技術審視,當前的發票管理新系統也是最佳方案。區塊鏈技術對于電子發票管理能夠做出貢獻的地方在于,電子發票作為電子會計憑證的后半篇需求,實際上是對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的銜接補充和延伸。

3.區塊鏈節點身份與構成

整個電子發票管理區塊鏈網絡實際有兩類節點:一是企業節點,二是各級稅局節點。企業節點以企業稅號和稅務數字證書公鑰作為節點身份標識,稅局節點以其單位名稱或編號和稅務數字證書公鑰作為節點身份標識。對于任一企業節點PC,除安裝有增值稅發票開票系統以外,還應安裝區塊鏈客戶端程序。說是客戶端程序,因為是分布式網絡,所以該程序實質有兩部分——服務端和客戶端,服務端部分服務于業務相關方和主管稅局的訪問,客戶端部分處理本地業務。

4.賬本的設置原則

對于電子發票的管理,設立全國統一的公共賬本鏈沒有意義,也無法實現,對于任意一張電子發票來說,只與其開票方和受票方以及管轄地稅局相關,各賬本的設立只在其相關方設置即可。也就是說,電子發票的區塊鏈實質是一群互相有指向關系但無鏈接關系的區塊鏈群。

對于電子發票的初始號段分配應以省局為單位,設立電子發票號段分配賬本,只有省級稅局節點具有分配發票號段的權限,相當于省級稅局向企業支付了空白可開具的電子發票,各接收企業按號段寫接收塊,接收企業可只保存與自己有關的號段塊。

對于企業電子發票記賬,可建立自己的銷項發票賬鏈,和進項發票賬鏈,受票方取得電子發票后,可以訪問開票方節點驗證。或者直接使用開票方公鑰驗證。驗證通過后,寫入自己進行記賬鏈,也向開票方銷項賬本對應塊寫入記賬塊,這樣任一企業的任一銷項發票塊只能有一個合法記賬塊。如果有多的,可啟用業務相關方共識機制進行判定,由此解決重復記賬問題。企業保存電子發票時只保存業務相關方信息,其額外的信息可考慮異地備份,選取一些距離跨度大的節點。如A、B、C、D、E五家企業相互作生意,那么B企業保存了A、B、C三家的賬本而不管其他家,C企業保存了B、C、D三家企業的賬本而不管其他家。這樣實現整體網絡資源和節點計算機資源的合理使用,由各業務相關方構建的區塊鏈群,彼此交叉,相關方具有公共賬本和共識機制。

全國所有企業的區塊鏈賬本一般情況下是無需遍歷的,可以假設極端情況,如電子底賬庫損壞,可以由稅局節點發起遍歷,串起所有企業的賬本鏈,從而恢復電子底賬庫。當然,正常情況下,企業節點是不具有這樣的權限和訪問無業務相關的其他節點賬本的權限的。對于大型企業,一般都有自己的數據中心,如果愿意,也可以使用區塊鏈網絡的資源來運行賬本,這樣還可以設計由大企業支付資源使用費,由一般小企業受益的機制,類似于比特幣的工作量證明挖礦機制的報酬。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航空| 墨玉县| 满城县| 潜江市| 蒙山县| 凤山县| 濮阳市| 铜山县| 宜丰县| 新巴尔虎右旗| 菏泽市| 伊宁县| 瑞丽市| 达州市| 井冈山市| 彭水| 修武县| 汉中市| 富裕县| 临潭县| 拜泉县| 林口县| 蒙山县| 芮城县| 兴文县| 大理市| 九江市| 绿春县| 铜山县| 余姚市| 南丹县| 嘉峪关市| 轮台县| 前郭尔| 务川| 特克斯县| 天津市| 娄烦县| 临城县| 沙田区| 九寨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