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 愛斯基摩翻滾

皮劃艇發生傾覆時,完美的水中翻滾是最能讓你安心的技術了。你坐在座艙里,腰上圍著防浪裙以防進水,不疾不徐地劃著槳。突然,一個惡浪打來,你翻過來了,頭到了水下,但是手里還抓著槳。這時,如果能有足夠的力氣劃槳,你就能使皮劃艇再次翻滾,從水下翻轉到水上。

很多人做了大量的劃槳練習后才學翻滾,而實際上,作為一項典型的微精通,你甚至可以在開始使用皮劃艇之前就學一學它。

以前,歐洲人認為自己不可能掌握愛斯基摩翻滾,這可以算是對“種族存在優劣”這種無稽之談的反諷吧。所以直到20世紀30年代,北極探險家基諾·沃特金斯(Gino Watkins)在探險中翻艇遇難后,這種翻滾才被視為一項標準技能。這項技能源于對北極居民早期翻滾技能的傳承,他們使用短小的槳,穿著厚厚的皮毛,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不讓自己沾到水,甚至耳朵進水也不行。他們從不單獨出海,怕出意外。

基諾·沃特金斯那時又累又冷,沒辦法把皮劃艇安全地翻轉過來。所以,基于這個警示,我們開始學一學愛斯基摩翻滾吧。

1. 首先,前面說過,傾覆是指艇上下翻轉,你頭朝下埋在水里,但是因為腰間圍著防浪裙,水并沒有進入船艙。你可以讓槳沿著艇邊浮起來,將其作為杠桿來劃水,使艇快速翻轉回來。同時,身體向前傾以減少阻力。經驗豐富者利用救生圈甚至只用手拍打水就可以實現翻滾,不過我們這會兒要用到槳。

  技巧在于臀部發力。一開始你以為這一切只跟槳有關,而劃槳是需要用手使力的,所以必須有力量從別的地方傳遞過來。上下顛倒時,位于臀部和背部的人體重心很高,幾乎高于吃水線。你的大腿、腳和膝蓋直接或通過綁帶撐在船上,使得臀部力量能直接作用到船體。

  想一想用臀部轉呼啦圈,然后想象靠一側臀部用力,在空中做弧線翻轉。有了這一印象,就可以到碼頭或有邊沿的水池里去練習了。在船體傾覆時,抓住邊沿可使身體保持在水面以上。現在可以靠臀部來翻轉船體了。要學著體會臀部用力與船體晃動之間的細微聯系。一開始可能會在碼頭邊緣起起伏伏地難以控制,但練過一段時間后,只要輕輕挨上邊沿就可以使力了。

  然后就可以試著用救生衣或游泳浮板來代替碼頭的作用。因為它們是浮動的,有些不同,但本質是一樣的。之后,你就能從救生衣進階到船槳了。先讓槳沿著船側浮在水上,然后用力向下拉,開始向下劃水。因為你在向下劃槳,所以在水里不會移動很遠,記住,槳就像一根杠桿,用來幫助船體保持平穩。打水越用力、越快,越會覺得像是在擊打固體而不是液體。

  一定要在同一時刻,突然臀部發力晃動船體并向下用力劃槳,你將沖出水面,翻轉成功。

2. 這里的協同障礙是如何使臀部晃動和劃槳動作同步匹配。二者越協調,越省力。你需要在碼頭邊反復練習,真切感受臀部、船體、依托物之間的關聯,不論依托物是手、救生衣、碼頭邊沿還是船槳。如果忽略這個過程,直接反復練習翻滾,那你可能數星期后仍然少有進步,但是如果用我的方法,包你半小時就能學會。

3. 配齊合適的裝備,讓自己愛上翻滾。艇的大小不重要,關鍵是要合適,確保扭動身體帶動船體時,二者不會脫節。戴上耳塞,你的頭得長時間埋在水里,水灌進耳朵的滋味可不好受。最早的翻滾者會在頭上裹防水布,而你可以用潛水服頭盔來代替。穿上防寒泳衣或干式潛水服,或者在很暖和的天氣里練習,因為寒冷真的會破壞學習進程。精通了這項技能后,你有足夠的時間在冰冷的水中翻滾。戴好頭盔,以防水下有障礙物。我喜歡兩頭的槳葉平且小的船槳,也就是說,兩片槳葉被設計成處于同一水平面,這樣劃起來容易些。但是你也許會覺得,有角度的那種槳效果更好,因為劃起來風阻小。

4. 不論是在波濤洶涌的河流中、大海里,還是穿過水域廣闊的多風湖泊,皮劃艇愛好者最大的恐懼就是翻船,人埋在水下。不會翻滾難免使人神經緊張。如果在湍急的水流中練習,那么單是知道怎么翻滾就能大大提高你的劃槳技能。

5. 把學習翻滾當作游戲玩起來,不管什么時候出去劃船,這都可以是一項派對絕活兒。只要戴著耳塞(醫用耳塞),你就不會有問題。

6. 完成了常見的雙葉槳翻滾微精通后,你可以做各種不同的實驗,比如用單葉槳的、只用雙手的,還可以試試滿載物品的艇或雙人艇,這些都做完后,下一步你就可以嘗試內部有浮力的開放式艇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湖市| 和平区| 郧西县| 德令哈市| 黄山市| 武功县| 苏尼特左旗| 三都| 沛县| 沾益县| 东宁县| 桂东县| 革吉县| 岫岩| 长泰县| 噶尔县| 万荣县| 宁化县| 大悟县| 定结县| 鄯善县| 如东县| 如东县| 巴林右旗| 新泰市| 宁安市| 泰宁县| 红桥区| 方正县| 淳安县| 连云港市| 通榆县| 新平| 井研县| 资溪县| 固原市| 大竹县| 中牟县| 三河市| 潞西市| 准格尔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