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法語言政策研究(第三輯)
- 李宇明
- 482字
- 2020-08-27 15:00:47
二、中國語言法律的框架體系
主要有以下三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中國的法律體系包括憲法、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五個層級,不同層級具有不同的立法主體、適用范圍和法律效力。在這五個層面上,和語言相關的內容都有所體現。無論是憲法,還是法律層級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以及在法規和規章、規范性文件層級,語言文字的相關內容都有所體現。
第二個層面,中國的語言法律體系還包括屬于語言本體規范范疇的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從法律地位上看,語言文字規范標準作為推薦性的標準,相當于行政規范性文件。1949年以來,中國已經頒布了200多項語言文字的規范標準,這些規范標準在文化教育、印刷出版、辭書編纂、信息處理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個層面,是指非專門語言法律,還包括那些雖不專門針對語言文字,但其中包括語言文字條款規定的法令。比如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文物保護法》《居民身份證法》等,都有語言文字相關條款的規定。數據顯示,從綜合的專門的法令和非專門的法令來看,關于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令已經超過了1000部,關于少數民族語言的相關規定是500部,關于外國語言文字的是43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