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外圍資本主義
  • (阿根廷)勞爾普雷維什
  • 6006字
  • 2020-08-19 16:39:54

引    論

第一節  為什么要改造外圍資本主義

經過對事態的長期觀察和反復思考之后,我確信拉丁美洲發展的重大缺陷在現行體系之內缺少解決辦法。必須改造這個體系。

這里呈現出的矛盾是非常嚴重的:一極是繁榮以至富足,另一極則是持續的貧困。這是一個排斥性的體系。

幾十年前,人們對于工業化的顯著推動力,對于許多企業家的能力、創業精神和進取心,對于勞動力不斷增長的才干,都是難于想象的。取得了很高的發展速度,并且正在學會出口制成品,克服著從前似乎很難克服的內外障礙。在這片技術進步姍姍來遲的地方特別是傳統農業部門,技術進步正在滲入。

但是,從社會觀點來看發展已偏離方向,體系的大部分有生力量沒有被用來謀取集體的福利。

這是一種模仿性資本主義的缺陷。我們可以按照中心的模式發展這種神話正在消失。

資本主義在全球范圍內自發的擴散的神話也正在消失。發達的資本主義本質上是向心性的、吸收性的和統治性的。它的擴展是為了利用外圍,而不是為了發展外圍。世界體系中的矛盾是非常嚴重的。

外圍的內部發展中的矛盾也是非常嚴重的。這是經濟進程與民主進程之間的矛盾。因為前者趨向于使發展的成果局限在社會的一個有限的范圍之內。而民主化則趨向于將這些成果做社會性的擴散。這種矛盾——體系的這種沖突性趨勢,必然要導致體系的危機,導致通貨膨脹的結局,從而帶來各方面的嚴重后果。

在本書的各個篇章中,我將力圖證明這一點以及其他情況。而且,從一開始我就想通過闡明我就拉丁美洲外圍得出的結論的含義來展開我的論述。

那種對發展成果如此不公平的分配,主要是由于社會結構的上層以經濟剩余的形式占有了技術進步成果的一大部分。剩余連續增長是體系的一種動力要求,因為它構成再生產資本的主要積累來源。再生產資本能提高生產率并增加就業。

然而,剩余的一個重要部分被上層用于模仿中心的消費。在特權消費社會中存在著對資本積累潛力的一種巨大浪費。收入被中心過分地榨取也是這方面的浪費。國家過分膨脹也造成這樣的浪費。而國家的膨脹也主要是由體系的缺陷引起的。

面對勞動力的迅速增加,資本積累就變得不足。體系就這樣逐漸把大量群眾排斥在外,使他們在社會結構的底部無所事事。

這些都是非常嚴重的矛盾。其后果又由于與發達國家的關系明顯的不協調而加劇。發達國家日益和特權消費社會相結合。這些國家由于其動力的向心性質,除了施加種種限制之外,還阻礙著外圍向外發展。

外圍資本主義主要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礎上。如我們在前面說的,這種不平等的根源就在于,主要是那些集中了大部分生產資料的人們將經濟剩余攫為己有。

在我的闡述中剩余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剩余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結構現象。此外,它也是一種動力現象。

新古典理論

但是,借助于新古典理論,這些矛盾就很難得到解釋。這類理論無視社會結構,也不了解在發展中起作用的除了經濟因素之外,還有其他多樣性的因素。我自信在一種純經濟理論的框框之內不能解釋發展,因而也不能解釋收入分配。

然而,這還不是全部問題所在。新古典理論除了拋開現實的基本因素之外,還堅持認為,如果讓市場規律自由地發揮作用,沒有國家的任何干預,體系就趨向一種平衡,即收入分配將與每種要素對生產過程的貢獻相一致。這種觀點可謂與外圍資本主義的運行風馬牛不相及。

新古典理論求助于市場作為根據需求以及正當地進行競爭的情況下實現資本與其他生產資源配置的自發機制。但是,這個需求來源于一定的收入分配。而這種收入分配又是由特定的社會結構和由它派生出的權力關系及其變動所決定的。我們已經說過,這種分配是很不平等的,并把很大一部分居民排斥于發展之外。

因此,可以承認,市場規律代表著一種合理的解決辦法,盡管只局限于受惠的階層,但從集體的觀點來看就根本談不上合理。這種看法的確包含著一種價值判斷。在中層的工會和政治權力力圖抵制市場規律的情況下,這種合理性肯定也達不到。

從需求的觀點看也談不上消費者的主權。在一種競爭制度下,誰也不強迫誰買他不想買的東西;在有條件采購時就購買想要買的東西。但是,人們想要的東西大部分是集體迷惑藝術的結果。這種藝術隨著通訊與社會傳播媒介的飛速發展而越來越發揮作用。受控制的主權!這種情況是技術的矛盾現象的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技術用于提供信息,但同時又用于歪曲信息。這種矛盾現象的消極性與消費者主權方面的積極性相對立。而在為消費社會服務的大眾傳播媒介中卻沒任何的抵消物。

市場實際上缺乏社會視野。在一個具有這種視野的體系中,也就是能按照集體的合理性解決積累問題,并同時逐漸縮小巨大的、結構性的分配不平等的情況下,市場可能成為一個有效的機制。

當然,不能用改變市場的傳統名稱的辦法來賦予它這種視野。現在外圍的某些自由派經濟學家正在談論關于社會市場經濟。這是我們這些國家中居統治地位的智力依附現象的新證據,因為這種詞語是在發展程度很高的國家中用過的。在那些國家——除了某些角落之外——主要是由于長期的資本積累已經消滅了貧困。然而,盡管分配沖突發生了令人驚恐的變化,但那里發展的社會內容卻是很高的。外圍難道可以同日而語么?

當然,市場不是巨大的分配差別的責任者,也不是浪費積累潛力、阻礙下層的社會結合的責任者。雖然發展的重大缺陷在市場方面反映出來,但市場既不是責任者,也談不上有一種社會市場經濟存在。重要的是要知道在市場的背后、在社會結構之中有什么東西。

當人們思考一下就會知道,在使用暴力來恢復體系的運行、犧牲廣大社會階層的消費來使上層恢復甚至提高其在特權消費社會中的地位的情況下,這種不協調還要嚴重得多。

市場也不具有時間視野。當企業估量對它們更為有利的聯合形式時,沒有把它們的決策對生態和人類環境以及對可耗盡的自然資源的未來擁有量造成的后果納入生產成本之內。企業的經濟效益觀通常不會比它們的直接利益相去多遠。企業的直接利益應當區別于從長遠觀點考慮的集體利益。市場可以成為一種有效的機制,但任何時候也不是或不可能是經濟的最高調節者。

總之,把體系的缺陷歸咎于市場是不正確的,市場主要是這些缺陷的表現形式。市場可以是經濟效益的手段,但不是社會效益的手段。這一點需要加以強調,因為有時候人們以為,為了避免這些缺點,在體系的改造中將有必要取消市場。

取消市場將必然導致由體系的最高層來決定應當消費什么和應當生產什么。這實際上意味著取消經濟自由,會帶來很嚴重的政治影響。

新古典派的信徒們不但譴責國家干預,而且譴責國家過分膨脹的趨勢。但是,他們沒有看到,這種過分膨脹大部分是體系本身及其主要缺陷的一種贅生物。因為勞動力除了借助于他們的工會權力之外,還越來越多地使用他們的政治權力,以謀求通過享受國家的社會服務來糾正他們在分享體系的不斷提高的生產率成果方面的軟弱地位。此外,勞動力還從政治上向國家施加壓力,謀求虛假的就業和提高收入,以抵消體系的動力不足。

當然,國家過分膨脹意味著浪費資源。在體系的改造中這些資源理應用于積累。但是,為什么只突出強調國家這方面的問題,而不同時涉及特權消費社會中對資源的巨大浪費以及中心對收入的榨取呢?

新古典理論再度獲得了威望,并企圖解決我們在開始時談到的經濟進程與民主化進程之間的那個矛盾。鑒于民主化以及群眾隨之取得的工會與政治權力嚴重地危及不斷增加剩余的動力要求,因此,通過使用暴力取消民主化,使體系在上層的統治權力下恢復正常運行。這就是經濟自由主義的解決辦法。

社會與政治代價是高昂的。不過,經濟自由主義這種無可懷疑的威望是通過米爾頓·弗里德曼博士和馮·哈耶克博士這兩位知名教授的理論方針而獲得的。他們是政治自由及其固有的人的價值的偉大捍衛者。怎么能對他們表示異議?這不大可能,因為他們的學說表明,這種政治理想與生產資料集中于無所不知、權力無限的國家手中并由它來經營是不相容的。

我們所不能贊同的是一種極為嚴重的疏忽。實際上,他們不承認他們所宣揚的市場規律的作用在外圍導致生產資料的私人集中和一種不能接受的社會不平等。而運用體系所提供的唯一手段——工會和政治權力來謀求糾正上述缺陷,又引起沖突。這些沖突最終導致使用暴力并取消民主化進程及其固有的偉大價值。這樣一來,特權消費社會賴以支撐的剩余的動力又得到恢復。在體系內部沒有別的形式來達到這個目的。由此就產生民主化與外圍資本主義的積累和分配制度之間的矛盾。

經濟自由主義的再度興起也擴展到中心與外圍的關系方面。新古典理論始終無視導致外圍的外部瓶頸的結構性差別,也看不到在中心、特別是資本主義的主要中心的霸權統治下對國際分配過程發生如此重大影響的權力關系的作用。對新古典理論來說,下述主張雖然是可以自圓其說的,但畢竟是自相矛盾的,即它主張用經濟自由來促進跨國公司在外圍擴張,似乎跨國公司是外圍市場上自由競爭最地道的表現。

跨國公司早已有之。過去它們在外圍開發自然資源和經營公共服務而獲利,在一定程度上現在還在這樣做,如今它們又利用那些在中心行將過時的技術革新大發橫財。它們的獨霸性是昭然若揭的。

然而,如果沒有特權消費社會,跨國公司在外圍不可能獲得如此重要的作用;而跨國公司也為特權消費社會的興盛幫了大忙。實際上,在跨國公司和這些受惠階層之間正在結成一條強有力的利益紐帶。

我們應當處置好。跨國公司這種如此重要的作用不應使我們在對它的闡述方面走得太遠。如果跨國公司像變魔術般地在外圍消失,剩余卻不會因此而消失,體系的排斥趨勢與沖突趨勢也不會因此而消除。中心與外圍關系中的那些結構性差別也不會僅僅因為這個事實而得到糾正。不過,毫無疑問,種種人所共知的依附現象將會減輕。

對馬克思的理論的簡短引述

不可否認,新古典派理論有巨大的誘惑力。但是,正如我一直堅持認為的,這是一種建立在遠離現實、特別是遠離外圍資本主義現實的假定的基礎上的理論。當一個人面臨發展的種種難題時,便對這種理論的如此狀況表示遺憾。這是因為,如果經濟力量在沒有障礙和干預的情況下的自由與自發作用能夠導致一種理想的平衡,那我們就無需面對如同我們面前的這些錯綜復雜的問題。這就是簡單化的誘惑力,也是種種簡單公式的巨大危險。

那些處在對立一極的人們中,有許多人也擺脫不了簡單的公式。我很理解,在社會政治爭論中人們力圖用這種形式來表述復雜的和不易理解的理論。此外,這種爭論的需要往往導致把那些公式升華為教條式的觀點,因為反復肯定這些教條往往具有很大的滲透力。

馬克思激烈地反對他以前的古典經濟學家的觀點。在此基礎上他形成了一個嚴謹的理論體系。他指出了資本主義的巨大矛盾;這些矛盾將最終導致資本主義先是被社會主義而后是被共產主義所戰勝。他就是這樣來領會資本主義演變的歷史規律的。

馬克思指出的中心資本主義運行中的種種矛盾的理論有效性如何,可以姑且不論。即便馬克思的智力和觀察能力再強,他也不能預言外圍資本主義的矛盾。

馬克思關心生產技術的演進現象及其對生產關系和社會政治上層建筑的影響。但是,技術向世界經濟的外圍滲透的現象及其伴生的矛盾沒有進入他的腦際,而且我不認為在他那個時代能進入他的腦際。然而,我認為,馬克思的分析方法可能有助于闡明這些現象以及技術滲透在經濟結構和社會政治上層建筑中引起的變化的后果。

應當把作為對資本主義的科學批判的馬克思主義和作為改造的政治意識形態的馬克思主義加以區別。

在拉丁美洲往往是后者占上風。深刻地闡述馬克思主義的文章并不多見。人們更傾向于一種教條式的重復,并且也這樣地重復著剩余價值觀點,而不想致力于更新。

馬克思被他從事寫作的那個時代資本主義活力中心巨大的分配不均和英國群眾的極度貧困所打動,建立了他的剩余價值理論。生產資料所有者付給勞動力的工資低于所生產的產品的價值時,就剝削了勞動力。剩余價值衡量出這種剝削的大小。

馬克思的確從李嘉圖的理論中得到啟示。根據這種理論,產品的價值是由產品中所包含的勞動決定的。在這種論點引起的重大爭論中,新古典派經濟學家們致力于證明它邏輯上站不住腳。下面是他們的決定性論據。鑒于勞動不是同質的,一些產品和另一些產品相比較的話,產品的相對價值不可能用產品中包含的勞動時間來衡量。如何把勞動質量的差別、對生產過程貢獻的差別放進去呢?那可以根據這個勞動的不同質量的報酬來評定。又如何按照剩余價值理論來確定這些不同的報酬呢?那很簡單,根據所生產的產品的價值來確定。由此就提出新古典派的反駁:一方面,價值代表產品中包含的勞動;另一方面,不同質的勞動由這些產品的價值相比較來衡量。換一種說法就是:價值由勞動決定,勞動由價值來衡量。

在新古典派謀求建立一種合理的分配理論的努力中,他們以為徹底摧毀了剩余價值觀點。馬克思糾纏于李嘉圖的價值理論之中,并想找到一種關于剩余價值的科學解釋。可是,他陷入了那種原則的反復。實際上,如同我在說明我的剩余觀點時所力圖證明的那樣,無法用一種價值理論來證明對技術進步成果的占有現象。雖說馬克思以為給了這個現象一種合理的解釋,而實際沒有做到,他的論點的政治意義卻是巨大的。

馬克思非常堅持因剩余價值引起的資本積累的自然趨勢。請回想一下他對于那些為了積累而節制消費的理論、資本主義為積累做出犧牲的理論所持的諷刺性的輕蔑。我認為,這種趨勢過去是、現在仍然是中心的資本主義發展中的典型趨勢。那里提出的重大問題主要是收入分配問題及其沖突性趨勢,因為即便還有巨大的資本需要特別是社會資本的需要尚未滿足,但滿足這種需要與資本主義的進一步演進是不矛盾的。

相反,在外圍資本主義中,面對著特權消費的壓力、生產技術引起的越來越高的資本密度的要求以及人口的過快增長,積累顯然是不足的。這就提出兩個互相矛盾的要求,一是分配的要求,其特點要比中心更加尖銳得多;二是進行巨大的資本積累的要求。

互相矛盾的要求體現著一種非常嚴峻的兩難選擇。要么把上層占有的和中心榨取的剩余用于收入再分配;要么把剩余用于資本積累,舍此就不能擴大生產機器并以不斷提高的生產率吸收被忽視的階層。換句話說,在直接的收入再分配與動態的再分配之間存在著一種沖突,前者具有不穩定性、暫時性,且范圍有限,后者則是使群眾的收入持續增加的唯一形式。

應當理解列寧在面臨當時廣闊的蘇聯外圍的種種問題時的困惑。在馬克思看來,充分的資本積累應在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之中、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之前完成。列寧從一開始就看到了穩妥地解決積累問題的決定性意義。這件事輪到另一個人用強硬手段來進行。列寧同時還看出由工會獨立經營企業的必要性,正如在他的后期所表明的那樣,他對國家迅速膨脹感到擔心。與這種擔心完全相反,斯大林終于取得一種令人不可思議的權力,毫無疑問,這也是由于發達資本主義的敵視態度所促成的。

不管正統社會主義的演進情況如何,看來它已不可原諒地遠離了另一個馬克思主義觀點,即由于摧毀了資本家階級、消滅了階級斗爭,國家走向消亡。

那么,社會主義的組織形式是什么?馬克思的確沒有談到這個問題。古典派倒是更為明確:一切都將在市場規律的作用中由亞當·斯密那只看不見的手來解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阳县| 克什克腾旗| 正宁县| 阳春市| 兴仁县| 类乌齐县| 工布江达县| 吉首市| 界首市| 交口县| 永昌县| 莒南县| 沁源县| 惠东县| 正镶白旗| 曲麻莱县| 富顺县| 荥阳市| 曲周县| 江津市| 明溪县| 迭部县| 太和县| 阳东县| 保山市| 礼泉县| 浦江县| 北碚区| 板桥市| 长治市| 太和县| 成武县| 大关县| 玛沁县| 阿图什市| 万荣县| 滨海县| 濉溪县| 商丘市| 招远市| 丹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