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圍資本主義
- (阿根廷)勞爾普雷維什
- 1104字
- 2020-08-19 16:39:53
譯者前言
勞爾·普雷維什1901年4月17日生于阿根廷北部的薩爾塔。1923年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經濟系畢業后,到阿根廷國民銀行從事經濟研究工作。1930年,普雷維什出任阿根廷政府財政副國務秘書,稍后又受命組建“阿根廷共和國中央銀行”并在1935—1943年間擔任這家銀行的總經理。1943—1948年任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經濟學教授,同時還先后被聘為墨西哥、巴拉圭和委內瑞拉等國中央銀行的顧問。1949年,普雷維什到總部設在智利首都圣地亞哥的“聯合國拉丁美洲經濟委員會”工作,并在1953—1963年間擔任該機構的執行秘書。20世紀50年代后期,普雷維什受當時聯合國秘書長吳丹的委托,負責籌組“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1964年起出任貿發會議秘書長并兼任聯合國副秘書長。1970年他回到圣地亞哥任《拉美經濟委員會評論》主編。1983年阿根廷恢復文人執政,普雷維什又以80多歲高齡出任阿方辛總統的經濟顧問,直至1986年5月逝世。
普雷維什是拉丁美洲當代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他一生的活動幾乎都和當代拉美國家的發展問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他本人曾回憶說,他在青年時代是一個“十足的新古典主義者”。但是,20世紀30年代他剛開始在阿根廷經濟部門擔任公職,就遇上資本主義大蕭條給阿根廷經濟造成的嚴峻局面。嚴酷的現實迫使他逐步擺脫新古典理論,開始形成他關于“中心和外圍”的觀點,確信外圍國家必須尋找適合自身特點的發展理論,從而開始了一條漫長的求索之路。
在拉丁美洲經濟委員會工作的十多年間,普雷維什進一步以整個拉丁美洲作為研究對象,發表了大量有價值的論文(已在拉丁美洲匯編成《普雷維什在拉美經委會的著作》上、下兩卷);他提出的許多政策主張對戰后拉美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在聯合國貿發會議工作期間,普雷維什曾積極致力于改變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的斗爭。
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后,普雷維什以其主要精力從事于理論研究工作。《外圍資本主義——危機與改造》成書于20世紀70年代末,是普雷維什的代表作,比較集中地反映了他關于發展問題的理論觀點。拉美經濟學界認為,對于以“拉美經委會思想”為代表的“拉美發展理論”來說,普雷維什的理論貢獻當居首位。誠然,普雷維什在這部書中提出的觀點和主張的可行性如何,還有待于實踐的檢驗。但是,在當今世界上流派繁多的發展理論中,普雷維什的理論是有其自身的某些特色的。它對于我們研究當代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問題和創立馬克思主義的發展經濟學來說,無疑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本書是根據墨西哥經濟文化基金會1981年首次出版的西班牙文版本譯出的。由于譯者水平所限,譯文中錯誤、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敬希讀者指正。本書翻譯過程中得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高铦同志等的熱情幫助,在此謹致謝意。
蘇振興
1989年2月于拉丁美洲研究所